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尾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7-17 浏览次数:213 类型:高考模拟
一、<b>选择题</b>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动不居的特性正是谋事要“生于虑”的深刻背景。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一再警醒世人,“虑之不远,其忧即至。”荀子说得也很通俗,“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虽然今天的时空环境同先贤们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并无二致。在________的当今时代,要想掌握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________。对于改革开放来讲,更是如此。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特别是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这种关键时刻,更应有超强的远见意识,能对未来的发展态势________,而不能“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寅吃卯粮。唯有怀以________的洞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万物中站稳脚跟、求得先机。

    1.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充满了先人智慧的这句谚语,告诫人们不要忘却了远景期待,而只盯着眼前的事物 B . 充满了先人智慧的这句谚语,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远景期待 C . 这句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远景期待 D . 这句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人们不要忘却了远景期待,而只盯着眼前的事物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千变万化    居安思危    洞若观火    深思熟虑 B . 瞬息万变    未雨绸缪    洞若观火    深谋远虑 C . 瞬息万变    居安思危    明察秋毫    深谋远虑 D . 千变万化    未雨绸缪    明察秋毫    深思熟虑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本身就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不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 B . 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 C . 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 D . 它本身就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
二、<b>现代文阅读</b>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曲唱”是由中国戏曲传承者和戏曲爱好者在舞台空间之外进行的一种戏曲唱段演唱形式。这种表演方式代代相传,逐渐成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千百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演出传统。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特别标明“良家子弟有通于音律者,又生当太平之盛,乐雍熙之治,欲返古感今,以饰太平。所扮者,隋谓之康衢戏,唐谓之梨园乐,宋谓之华林戏,元谓之升平乐”,由此可见,这种由普通人扮演的戏曲样式,与由戏曲艺人在勾栏做场演出的“娼戏”,有着判若渭泾的差别,分别代表了传统社会中的普通人和艺人群体对于戏曲艺术不同的接受方式和传承形态。

        不论是哪个群体,他们传习的艺术核心内容实际都是以戏曲剧目为基础的曲牌、唱段和音乐等。也正是因为有曲唱群体的传承,戏曲艺术不但可以在戏场庙台进行整台大戏的表演,以供观众酣畅淋漓地观看听赏,也可以供戏迷票友在戏场庙台之外的生活空间中自唱自赏。可以说,前者是由戏曲艺人进行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艺术实践行为,后者则主要是由普通群体进行的艺术体验行为。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些戏曲剧种的曲唱群体颇具专业水准,有很多业余曲唱的传承者“下海”成为职业艺人,这充分说明“曲唱”是中国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一种极为传统有效的传承方式。

        戏曲曲唱是以唱段演唱、传习作为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特点自然反映着戏曲声腔与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具体而言,一是曲唱唱段具有普及性,其传唱的内容基本都是适合大众欣赏、自我娱乐的唱腔唱段,不论是一段曲牌,还是一段板腔,都集大成地展现了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文学成就。戏以曲传,一段流传甚广的曲唱就是一部作品最成功的段落,汇集了创腔者、词作者的艺术智慧。二是曲唱唱段具有代表性,鲜明地展示着戏曲行当、流派乃至剧种的基本特色,脍炙人口的唱段几乎等同于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的认同,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象是通过杰出的戏曲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得以彰显的,而这些艺术成就正凝聚在曲唱唱段中。三是曲唱唱段具有可流播性,这主要在于其词文唱腔的契合度高,使得曲调流畅且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自然能够满足观听者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对普通歌唱者而言,在适合的音域范围内展示简便、流畅的唱腔,是艺术欣赏与接受的重要条件。正基于此,“曲唱”当然会成为评价戏曲创作取得成功与否的一个市场标准,也自然会成为戏曲创作是否走向契合民众需求的一个艺术标准。

        当前戏曲创作需要重视“曲唱”对戏曲传承传播的作用。在当前的戏曲发展中,戏曲市场是衡量剧种生命活力的重要标准,戏曲曲唱作为市场接受的重要方式,实际也为戏曲创作和传承提出更多的要求,能够传承创作适合观众曲唱的唱腔曲文是戏曲音乐创作的重要努力方向。

    (摘编自李春沐《曲唱传统与戏曲传播》)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曲唱”作为戏曲唱段演唱形式代代相传,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演出传统。 B . “曲唱”与由戏曲艺人在勾栏做场演出的“娼戏”传习的艺术核心内容是一样的。 C . 因为曲唱群体的传承,戏曲就可以在戏场庙台进行整台大戏的表演供观众欣赏。 D . 流传甚广的曲唱汇集了创腔者、词作者的艺术智慧,适合大众欣赏、自我娱唱。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明确了“曲唱”的概念,引用材料追述其历史,辨析了它与“娼戏”的不同。 B . 第二段将戏曲艺人专业演唱与“曲唱”进行比较,强调二者对艺术传承同样重要。 C . 第三段分条阐述曲唱的特点,并进一步明确曲唱可作为评价戏曲创作的重要标准。 D .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了曲唱在当前的重要意义,给戏曲音乐创作指出了方向。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很多人在业余时间学习曲唱,可见古人对于戏曲的热爱和对戏曲艺人社会地位的尊重。 B . 曲唱唱段一般是大众喜闻乐唱的,它能表现某个戏曲行当、流派乃至剧种的基本特色。 C . 曲唱唱段的词文唱腔契合度高,能够满足观听者的审美需求,曲唱唱段就可以流播。 D . 当前戏曲发展中,只要传承创作适合观众曲唱的唱腔曲文,中国戏曲就能够走向世界。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3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部长通道”上介绍,“去年,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价格相较平均零售价降幅可达56.7%”。

    这些药怎么让患者尽快用上?胡静林进一步介绍,国家医疗保障局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明确谈判药品费用不占原来医保总额预算;二是会同卫健部门明确,各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以“药占比”影响抗癌药的使用。目前看来,抗癌药落地情况是比较顺畅的,到2018年年底,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报销人数达到4.5万,报销金额2.6亿元。这种用“增量思维”,挖掘医保潜力,做大医保蛋糕的做法,拆除了抗癌药医保报销的最后一道障碍。

        今年,为了加快医保改革,中央明确要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胡静林就此表示,医保改革首先要改革管理办法,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启动2019年目录调整工作,因为涉及面比较广,涉及药品的量也比较大,预计这项工作会在9月完成。目录调整工作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充分考虑临床需求,重点考虑癌症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以及慢性疾病用药和儿童疾病用药。“目录调整,也不能只进不出,对于经过专家严格审定、不具备条件的药品也要调出目录,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进入医保,以进一步缓解用药难和用药贵问题。”胡静林说。

        随着更多抗癌药被纳入到医保报销范畴,报销力度不断加大,高价抗癌药之痛,将逐渐走入历史,这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庭之福。固然,纳入医保的抗癌药也必然会带来医保支付压力的增加,从而倒逼国家追加医保的投入,但这是保障国民生命安全与尊严必须付出的代价。继续绷紧政策落实的紧迫意识,让抗癌药的降价和普及与生命赛跑,期待医保部门再接再厉。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据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相关人员介绍,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行动以来,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6989所,其中查处违规定点医药机构1794所,拒付或追回医保基金1186万余元,同时建立起举报投诉、警示告诫等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

        2019年,黑龙江省医保部门将全面排查辖区内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医保“黑名单”制度,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行动。

        2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针对不同监管对象多发、高发的违规行为特点,聚焦重点、分类打击、对应施策。结合诚信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建立严重违规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医师和参保人员黑名单制度;探索完善黑名单向社会公开的方式方法;积极推动将医疗保障领域欺诈骗保行为纳入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发挥联合惩戒威慑力。

        《通知》还提出,要全面开展智能监控工作。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将选择若干积极性高、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各地要以此为抓手,推动全国智能监控工作取得新突破。

    (摘编自《健康报》2019年02月28日)

    材料三:

        3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医保配套措施的意见》,《意见》中指出,非中选药品2018年底价格为中选价格2倍以上的,2019年按原价格下调不低于30%为支付标准,并在2020年或2021年调整到以中选药品价格为支付标准。鼓励非中选企业主动降价,向支付标准趋同。

        试点地区医保部门根据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的采购价格、各医疗机构与企业约定的采购品种及采购数量测算带量采购药费金额。在医保基金预算中明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药品专项采购预算。医保经办机构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前,按照不低于专项采购预算的30%提前预付医疗机构,并要求医疗机构按合同规定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鼓励医保经办或采购机构与企业直接结算或预付药款。

    (摘编自《健康时报》2019年03月07日)

    1. (1)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家医疗保障局为让癌症患者能尽快用上纳入医保的降价抗癌药,采用“增量思维”、挖掘医保潜力、做大医保蛋糕的做法,成效显著。 B . 因为要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临床需求、重大疾病用药等问题,胡静林强调要首先改革医保管理办法,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C . 国家医疗保障局针对骗取医疗保险金等行为,要求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医保严重违规黑名单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开展医保智能监控工作。 D . 今年3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意见》,鼓励非中选企业降价,要求试点地区医保部门要明确医保基金中的试点药品专项采购预算。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抗癌药纳入医保是惠及民生之事,是对国民生命安全和尊严的保障,但也一定会加大国家医保支付压力,这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应对。 B . 癌症患者的福音已经到来,伴随着更多抗癌药被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且报销力度不断加大,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并成为历史。 C . 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广、深化,在减轻患者负担、部分患者得到救助的同时,必然会导致许多医疗保障领域欺诈骗保行为的高发。 D . 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意见》,对于试点地区医保部门提出了关于药品采购预算使用的要求,最终目的是降低制药企业的财务成本。
    3. (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一说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医疗保障部门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沙海一苗树

    梁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阴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阴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1月14日20版)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点出绿色对沙漠的重要性,从沙漠的浩瀚无垠落笔,描写官井村生存环境的险恶,再呈现“一苗树”变成一片绿洲的过程,结尾照应开头、点题。 B . 作者擅长使用数字,收效奇佳:“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揭示柳树成长过程;由“一苗”到“万苗”“万亩”“万头”揭示官井村三十年的巨变。 C . 文章叙事以第一人称“我”贯穿全文,所见所感真实可信,四五六段又穿插运用第三人称“他”,借村主任、老人二儿子之口叙说治沙情况,自然得体。 D . 文章写世界第九大沙漠,从一苗树变为辽阔的绿色原野,村民由活不下去,变为人均收入两万元,意在表现只要坚持不懈、积少成多就能成功的哲理。
    2. (2) 几十年的时间,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并不是高林树一个人的功劳,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请结合全文简要解析。
    3. (3) 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简要分析。
三、<b>文言文阅读</b>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蔡毅中,字宏甫,光山人。毅中五岁通《孝经》。父问:“读书何为?”对曰:“欲为圣贤耳。”万历二十九年第进士 , 改庶吉士,授检讨。大学士沈鲤于毅中为乡先达,与首辅沈一贯不相能。温纯参政河南,器毅中于诸生。至是为都御史,疏侵一贯。一贯疑出毅中手,为鲤地,衔之,遂用计典,镌秩去。起麻城丞。屡迁国子祭酒,擢礼部右侍郎,仍领祭酒事。杨涟劾魏忠贤得严旨,毅中率其属抗疏言:“学校者,天下公议所从出也。臣正与诸生讲‘为君难’一书,忽接杨涟劾忠贤疏,合监师生千有余人,无不鼓掌称庆。乃皇上不下其奏于九卿,而谓一切朝政皆亲裁,以奸珰为忠,代之受过,合监师生无不扪心悉叹不已也。臣惟三代以后,汉、隋、唐、宋诸君,其受权珰之害与处权珰之法,载在《通鉴》。我朝列圣受权珰之害与处权珰之法,载在实录。臣皆不必多言。但取至近至亲如武宗之处刘瑾、神宗之处冯保二事,愿皇上遵之。瑾在武宗左右,言听计从,一闻诸臣劾奏,夜半自起,擒而杀之。神宗临御方十龄,保左右扶持,尽心竭力。既而少作威福,台省劾奏,未闻举朝公疏,神祖遂不动声色而戍保于南京。今忠贤无保之功,而极瑾之恶。二十四罪,无一不当悉究。举朝群臣欲于朝罢跪以候旨忠贤遂要皇上入宫不礼群臣今又欲于视学之日群臣及太学诸生面叩陈请矣而皇上漫不经意乞将涟疏发九卿科道从公究问,即不加刘瑾之诛,而以处冯保之法惩之,则恩威并著,与神祖媲美矣。”疏入,忠贤戟手大訽。毅中乃再疏乞归,不许。已,嗾其党劾罢之。毅中有至性。四岁父病,吁天请代。公车时,闻母丧,一恸呕血数升,终丧断酒肉,不入内寝。卒,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零四)

    【注】①珰:指宦官。汉代宦官侍中、中常侍等的帽子上有黄金珰的装饰品。

    1.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举朝群臣欲于朝罢/跪以候旨/忠贤遂要皇上入宫/不礼群臣/今又欲于视学之日/群臣及太学诸生面叩陈请矣/而皇上漫不经意/ B . 举朝群臣欲于朝罢/跪以候旨/忠贤遂要皇上/入宫不礼群臣/今又欲于视学之日/群臣及太学诸生面叩/陈请矣/而皇上漫不经意/ C . 举朝群臣欲于朝/罢跪以候旨/忠贤遂要皇上入宫/不礼群臣/今又欲于视学之日/群臣及太学诸生面叩/陈请矣/而皇上漫不经意/ D . 举朝群臣欲于朝/罢跪以候旨/忠贤遂要皇上/入宫不礼群臣/今又欲于视学之日/群臣及太学诸生面叩/陈请矣/而皇上漫不经意/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孝经》是儒家的伦理著作,它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B .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之中,对通过了最高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的称呼。 C . “抗疏”是指中国古代臣下向皇帝写奏章,上书直言,表达对皇帝的不满与反抗。 D . “公车”最早指的是为赴京应试的举人服务的皇家公车,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蔡毅中喜好读书,立志极为高远。他五岁时就已经通读《孝经》,虽然年龄很小,但他却向父亲表示了想当圣贤的想法。 B . 蔡毅中敢于直言,不惧得罪君王。他批评皇上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奏疏扣留,不交给九卿处理,是将奸恶的太监当作忠良。 C . 蔡毅中坚持正义,不畏朝中权奸。他列举奸珰刘瑾、冯保的各种罪行,声援杨涟弹劾魏忠贤,要求皇帝对魏忠贤严加惩处。 D . 蔡毅中天性至纯,极为孝敬父母。年少时,父亲生病,他请求上天代父亲承受病痛;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他悲伤至吐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取至近至亲如武宗之处刘瑾、神宗之处冯保二事,愿皇上遵之。

      ②毅中乃再疏乞归,不许。已,嗾其党劾罢之。

四、<b>诗歌鉴赏</b>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题目概括性强,将诗人的行程、月夜拜访“斛斯山人”、留宿、置酒等备述于中。 B . “美酒聊共挥”一句中“挥”字生动传神,写出诗人与友人举杯畅饮潇洒自如的情态。 C . 全诗按时间顺序来写,从“暮”到“河星稀”,结尾写与友人同醉同乐,共销万古愁。 D . 全诗写景色彩鲜明,叙事细腻生动,写人神采飞扬,融情于景、于事,又直抒胸臆。
    2. (2) 古人评价李白这首诗说“此篇逼真渊明遗韵”。这首诗与陶渊明的诗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五、<b>情景默写</b>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在被人“替余以蕙纕”又“申之以揽茝”时,发出了“”的呐喊,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理想高尚情操的追求与坚持。
    2. (2)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 (3) 李煜的词《虞美人》中“”两句,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比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更夸张。
六、<b>语言表达</b>
  • 8. 下面是我国南方某地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的生产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述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注】蚕沙:又作“蚕砂”,是蚕的粪便,可以作鱼的饵料。

  • 9. 下面是某校学生会生活部拟写的《学生会文明就餐倡议书》原稿中的部分内容,有5处用语不够准确、简明、得体,请指出来并修改。

    请同学们按时到食堂就餐,排队打饭;提倡节约,杜绝浪费,饭菜要吃完;吃完了以后,要自觉将餐具放到指定位置,把餐桌收拾干净。为了自己的生命,严禁在校门口、路边和食堂以外的地方购买、偷吃存在卫生隐患的“三无食品”。

七、<b>材料作文</b>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60年5月24日夜,中国登山队四名队员为了赶在印度人前面,不顾天色已晚,连夜从海拔8700米处冲击珠穆朗玛峰顶。可是队员刘连满体力不支,处在半昏迷状态,队友王富洲、屈银华、贡布等三人只好把他安置在避风处,给他留下最后的十几块奶糖和一瓶氧气。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极度缺氧和零下30度的环境下,终于在5月25日凌晨4时20分,将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之巅。

    三名队员返程路上找到了刘连满,他头天晚上冒着牺牲性命的危险,关掉了自己的氧气,把队友留给他的一瓶氧气保存下来,现在再分给队友使大家都能活着走回大本营。

    当年他们成功登顶,不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为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划分争取到了有利条件。他们感人的事迹和精神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