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题三

更新时间:2017-05-31 浏览次数:23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一下·长安期中) 17、18世纪后,英国迅速崛起。最主要原因是英国(  )

    A .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 B . 是“地理大发现”的最早发起者 C . 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竞争 D . 是早期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
  • 2. 小丽同学在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她绘制了以下表格,下表中①②③处应填(  )

    时间

    阶段特征

    重大事件

    15——16世纪

    雏形开始出现

    16—18世纪中期

    进一步拓展

    早期殖民扩张

    19世纪中后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A . ①21世纪初、②基本形成、③新航路开辟 B . ①19世纪末、②进一步形成、③文艺复兴 C . ①20世纪初、②开始形成、③洋务运动 D .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②基本形成、③新航路开辟
  • 3. (2019高二下·桃江期中)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誉为“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因为(  )

    A . 标志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 . 证明了神创说的合理性 C . 否定了神创说,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D . 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 4. (2017高二上·阳东月考) 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业贸易发展起来。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A . 西班牙 B . 葡萄牙 C . 荷兰 D . 英国
  • 5. (2019高二下·桃江期中) 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倡导“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的主张。这一主张(  )

    A .   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 B . 标志着路德完全抛弃了基督教信仰 C . 挑战了教皇权威,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D . 标志着理性主义的巅峰
  • 6. (2019高二下·桃江期中) 2017年元月教育部发文要求落实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始于(  )

    A . 华北事变 B . 卢沟桥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7. “八一长歌九州同,军魂不倒战旗红。南昌内外枪炮响,华夏东西立世雄。”与此诗直接相关的起义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武昌起义 D . 五四运动
  • 8.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三大 C . 八七会议 D . 遵义会议
  • 9.

    下图反映了英国输入原棉量的变化,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 B . 垄断组织的推动 C . 棉纺织业中工厂制的普遍建立 D . 圈地运动导致原棉产量急剧下降
  • 10.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 . 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 . 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 . 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 11. (2017高二下·临沂期中)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谈到:“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这实际上强调了(  )

    A . 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B . “闭关自守”给我们带来了困难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必要性 D . “人家封锁”给我们带来了困难
  • 12. (2017高二下·临沂期中) 英国一位学者在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改革时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学者的意图在于强调中国的改革(  )

    A . 要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 . 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C . 要发挥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 . 使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浪潮
  • 13. (2017高二下·临沂期中)

    下图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表》(其中,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 . 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B .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基本完成 C . 我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 . 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 14. (2017高二下·临沂期中) 从1950年起,我国对煤炭、钢材、木材、冰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由中央统一调拨。“一五”期间,统配物资由112种增至1231种,部管物资由115种增至301种。这表明(  )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 .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 . 物资供应不断丰富 C .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 . 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 15.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 . 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 . 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 . 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 .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16. “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是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刚刚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过渡性建国方案。这个可能为各抗日党派共同接受的切实可行的民主建国方案,最终未能实现。该方案“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日民族矛盾持续上升 B . 民主党派坚持和平建国 C . 国共两党政治理念分歧 D . 美国扶蒋反共战略影响
  • 17. 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由此可见孙中山主张(  )

    A .   联合无产阶级革命 B .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 . 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D . 实现国内民族平等
  • 18.

    下图中的中外两幅名画的共同点是(  )

    A . 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B . 运用了现代主义的艺术创作 C . 表达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D . 强调表现个性和主观感受
  • 19. 美国当今的全球扩张战略有着全新的形式,在其新保守主义论调的背后,仍然是垄断军工集团、垄断金融财阀的增殖冲动,只是它们需要的不是土地,不是直接的原料形式或财富形式,而是自由稳定平等的原料产地、海外市场、金融体系。这表明(  )

    A . 美国全球扩张动力源于资本扩张 B . 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 . 新保守主义的实质是推行自由主义 D . 利益追逐多元化增强了美国势力
  • 20. 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体现了(  )

    A . 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 B . 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合作的精神 C . 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 D .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 21.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分类细致,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商周时期靑铜制造业发达(  ) B . 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 . 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D . 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22.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A .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 .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 23. (2023高二上·南山期中)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 .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 24.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 . 体现三省分权制 B .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 .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 分化相权加强皇权
二、材料分析题
  • 25.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水圳

    九曲弯弯系画廊,穿村绕户世无双。

    民居自得西溪富,孕育儿孙百代昌。

    ——吴浪风《皖南古村落宏村揽胜》

    材料二

    徽商在鼎盛时期散布于全国各地,以致有“遍地徽”之说。徽商保持着聚族而居、立祠祭祖的习俗。族长不仅是宗族的首领,又是商人组织的头目。徽商有的从事长途贩运,有的落户异乡就地从事交易活动。明初,朝廷在延边驻兵,为解决军粮问题,号召商人输粮于边,率先响应。清乾隆年间,徽商吴鹏翔贩运川米沿江东下,恰逢汉阳灾荒,他低价抛售川米帮当地百姓度过难关。徽商赚钱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输资回乡办教育,让后代读书。在他们的资助下,书院众多,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学术更加繁荣。

    ——摘编自何定俊等《徽商历史作用初探》

    1. (1) 据材料一指出宏村的“水圳”体现的设计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宏村“水圳”的作用。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宏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徽商的经营特点有哪些?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周公把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后经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展完善,强调仁、礼,以教化为方式,逐步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战国至西汉,《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缮论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另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到此,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性,揭示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和追求的生燕的。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否定神性,强调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美国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德育思想的不同。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颜元,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颜元认为,“令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经济臣”,若“令天下之学校皆无才无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庸碌臣”,因此,在其主持的漳南书院里,教学内容包含天文、地理、数学、兵法、水学、火学、工学等自然科学。颜元强调“习行”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躬行实践,帷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颜元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注重劳动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

    材料二

    1869年,汤顿委员会(英国四大皇家委员会之一)把文法学校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实行寄宿制,以升学为目的,为上层资产阶级服务。第二类培养军队、医务、法律、文官、工程和商业方面的人才,课程包括拉丁文、英语、政治、经济学、数学、科学,学生离校年龄为16岁。第三类为下层阶级而设,课程包括拉丁文或一门外语、英语、历史、初等教学、地理和科学,学生离校年龄为14岁。

    ——摘编自刘新科《外国教育史》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元和汤顿委员会关于学校教育的主张。

    2. (2)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颜元和汤顿委员会关于学校教育的主张形成的社会背景并对这两种主张进行简要评价。

  • 28. 材料西汉末年,匈奴攻入西域,在西域“敛税重刻”,使“诸国不堪命”,莎车、鄯善等十八国“遣使入侍”“愿请都护”。东汉明帝派出大军出塞,大败北匈奴,班超屡立战功。战后,他又奉命出使西域诸国。班超率36名随从,首先抵达鄯善。鄯善王对班超使团先热情后冷淡。原来是匈奴使者也到达鄯善活动,使鄯善王莫知所从。班超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夜袭匈奴使团,一举而歼。这次行动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同匈奴的关系,重新和东汉交好。到公元94年,西域南北道终于再次畅通。班超壮年出使,70岁才返回洛阳。

    班超在西域时,欧亚大陆上几个大帝国同时并存,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往来,那是在所难免的,德国学者斯坦因认为班超对西域的经营使“帝国的声威在全塔里木盆地又树立起来了”。

    ——根据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班超成功出使西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班超经营西域的意义。

  • 29. 材料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五月,正在试行雇役法的开封府东明县县民,因反对雇役法中“既规定四等以下户无须输役钱,又规定各县输钱总户数”的不合理条文,爆发了上访事件,而本应安抚百姓的东明县县令贾蕃似乎并不惧怕事件的升级,反而遣令百姓入京上访。一时间“千百人诣开封府,诉超升户等出助役钱事”

    事件爆发后,宋神宗手批付中书:“民之不愿出钱者仍旧供役”,但厉行变法的司农寺截留了宋神宗的手批,并要求府界提点亲自下各县规范役钱的计征程序;此外,在新颁布的募役法敕书中加入了大量解释法令宗旨与预期效果的宣传文字,还把试行时所得的减轻民众负担的数据也加入到法令当中,最后,东明县民上访事件超出政争的范畴而成为变法君臣完善雇役法的契机。

    ——黄敏捷《北宋熙宁四年东明县民上访事件与变法君臣的危机处置》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明县民上访事件爆发的原因及变法派的应对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法派处置东明县民上访事件的意义。

  •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秦设监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汉武帝在各州设刺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城。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制起过较好的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立接、有效的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2. (2) 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