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 | 次 | 入射光子的能量/eV | 相对光强 | 光电流大小/mA |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V |
第 一 组 | 1 2 3 | 4.0 4.0 4.0 | 弱 中 强 | 29 43. 60 | 0.9 0.9 0.9 |
第 二 组 | 4 5 6 | 6.0 6.0 6.0 | 弱 中 强 | 27 40 55 | 2.9 2.9 2.9 |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点,钢球的(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在确定y轴时(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y轴与重锤线平行。
b. 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如图2所示,在轨迹上取A、B、C三点,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1和y2 , 则 (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a.①②两条曲线不同是 (选填E或R)的改变造成的;
b.电容器有时需要快速充电,有时需要均匀充电。依据a中的结论,说明实现这两种充电方式的途径。
“恒流源” |
⑵中电源 |
|
电源两端电压 |
|
|
通过电源的电流 |
|
|
a.设雨滴的密度为p,推导雨滴下落趋近的最大速度 与半径r的关系式;
b.示意图中画出了半径为 的雨滴在空气中无初速下落的v-t图线,其中对应半径为 的雨滴(选填①、②);若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雨滴无初速下落的v-t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