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1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9·开江模拟) 下列划线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è)       愧(nǎn)      不屑置辨      世外桃源 B . (lì)临      (mán)怨      气冲斗牛      颠沛流离 C . (bàn)     蛮(hèng)     弹精竭虑      咄咄逼人 D . (è)       (wó)旋       怪诞不经      郑重其事
  • 2. (2019·开江模拟)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典咏流传》以唱古诗的崭新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可置疑的作用。 B . 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让亚欧各国息息相通 , 共同繁荣。 C . 修缮一新的开江橄榄大道车水马龙,各种戛然而止的拥堵现象一扫而光。 D . 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 , 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
  • 3. (2019·开江模拟)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春节上演的电影《流浪地球》,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纷纷为导演的前瞻意识点赞。 B . 甘棠镇一年一度的“火龙”盛会,点燃开江人民歌舞升平。 C .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D . 2019年3月12日,昆山“反杀”案被写入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作为正当防卫典型案例公开发布。
  • 4. (2019·开江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辩论是“智商”的交锋,也是“情商”的考验。站在辩论场上进行唇枪舌战时,既要耳聪目明、能言善辩,也要保持良好的仪态风度 B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文中的纪年历法,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就是俗称的“阳历”。 C .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当友人怒骂“非人哉”时,七岁的陈元方回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是针锋相对的应对典型。 D . “宋词”是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二、现代文阅读
  • 5. (2019·开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A)

        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如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对生产流水线工人的替代、智能化信息系统对手工作业的替代等。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B)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认为:AI(人工智能)技术会升级换代,进入2.0时代。它将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发,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另一个关于A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潘云鹤认为,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

        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对他的印象如何。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选自《读者》有删改)

    (C)

        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机器排斥人工”。比如,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最普通的研究人员平均年薪都有50万美元,如此令人羡慕的岗位也存在被替代的可能。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互联网逐漸成为唯一的信息平台,信息看似变得多而自由,但其实由于人工智能的原因,垄断我们所要获得的信息也就变得容易了。此外,人工智能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2016年的围棋人机对弈中,谷歌设计开发的阿法狗与韩国的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而在此期间,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

    (选自微信公众号“失飞的纸飞机”有删改)

    1. (1) 下列对三则材料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 B . 通过“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可以断言,未来学生的文化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会大大提高。 C . 目前,在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包括最普通研究人员在内的大部分岗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D .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别人无法掌控我们需要的信息,信息量将更加丰富,信息使用更加自由。
    2. (2) 下列有关“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成本的降低。 B . AI(人工智能)技术会升级换代,进入2.0时代。它将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 C . 人脑和电脑直接联合工作,形成了“脑机混合”增强版智能,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无限提高。 D . “双刃剑”是指人工智能有利也有弊。人工智能发展的危害就是有可能影响就业(机器排斥人工)、垄断信息、运行成本高企。
    3. (3) 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到那个时候”指30年后,起限制作用,明确了具体时间和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 . 本选文重点说明“人工智能”发展的美好前景。 C . AI的能力无可估量,也许有一天,人类会被“AI”完全控制,世界将变得更为秩序井然。 D . “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6. (2019·开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轮廓

    袁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之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有时,纸条里面还会包着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父亲识字不多,我记得他总是把“风平浪静”写成“风平浪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特殊情谊。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眯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窸窣声,和父亲迟重的呼吸声……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一双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了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是走下床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

        ⑥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筋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自杀的念头。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联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想死的念头。

        ⑦接近联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学校提供的晚自习教室里作考前冲刺,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选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父亲必定是不愿吵到其他正在看书的同学;我体会了他的心意,便悄悄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⑧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而心里渴望着时光永远停止,或是快速跨过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白色保丽龙的盒子掀开,然后为我撕开卫生竹筷子的封套。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摊子后面是宏光钟表行,隔壁是间杂货铺,杂货铺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包包的干鱿鱼和紫菜,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围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卫生纸放在我前面备用,他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令我终生感激。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辞,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

        ⑨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想起那个卖蒸饺的老人坐在圆凳上,被一团团白色水汽模糊了脸孔的形象;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两眼茫茫的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保丽龙盒子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胶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 , 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那天晚上,是个寒冷的夏夜,父亲和我相对无语,临走前,他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

        ⑩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幕。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

        ⑪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远不可再有绝望的念头,要好好活下去。

    (有删改)

    1. (1) 文中叙述了那些事例来体现“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2. (2) 理解下列划线词的语境含义。

      ①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

      ②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3. (3) 第③段为什么要详细描述了父亲夜里来“我”房间的情景?
    4. (4) 试对文中第⑨段划线句子“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作简要赏析。
    5. (5) 文章标题为“父亲的轮廓”,可是文中无一处“轮廓”出现,作者这样拟题是不是已经离题了?
  • 7. (2019·开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报答别人和促进自己

    江舟人

        ①路遥弟弟王天乐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路遥在电话里告诉我:“去领奖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想办法。”名满天下后尚且为钱所苦,路遥出名前遇到过多少生活上的困难,也就不难想象了。

        ②生活上有了困难,自然少不了接受别人的帮助。于是,随着《人生》破空而出,路遙名气渐长之后,一些曾帮过他的朋友,便有事没事都去找他。对此,专心于创作的路遙则一概置之不理,甚至连见一面说会话的简单要求,他也不能给予满足。随之而来的,自是充斥着“路遥忘恩负义”之类的埋怨之声。

        ③一天,实在听不过去的好友海波找到路遥,提醒他应该知恩图报。闻此,路遥点上一根烟,猛吸一口后徐徐道:“像咱这种出身的人,要想成点事,就不能报这些恩;要报恩,肯定一事无成。为什么呢?因为咱来自社会底层,每前进一步,都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那些帮助,对于当时的咱都很重要。有人给咱借钱花,有人处处抬举咱,你说这恩情大不大,是不是都该报?该报的恩这么多,咱又有多少能耐呢?除了能写几个字,打官司不如法院的人,处理纠纷不如派出所的人……那些求咱的人,以为咱面子大、分量重,一句能顶他们一万句。你说是这样吗?”也不等对方回应,他又吸上一口烟,继续道:“另外,如果咱把工夫花在这些事上,还怎么看书搞创作?创作搞不上去,像一只光叫唤不下蛋的鸡,谁还能看得起咱?这样说,绝非不讲人情,不愿报恩,而是要实事求是地报恩,脚踏实地地报恩,把报答别人和促进自己结合起来。”

        ④“所以,咱一直努力地写东西,出作品。如果写出的作品能说出他们的真处境、真感情、真担心、真期望,那么这恩就报深了:不但他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儿孙也能感觉到,历史也能感觉到。”这番极具生命智慧的话语,在令海波茅塞顿开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路遥那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

    (选自《杂文选刊》2019年2期)

    1. (1) 说说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 (2) 文章阐述了什么样的观点?请结合文意做概括。
    3. (3) 文中划线句子“如果写出的作品能说出他们的真处境、真感情、真担心、真期望,那么这恩就报深了:不但他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儿孙也能感觉到,历史也能感觉到”有什么深意?
    4. (4)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类现象的看法。

      【链接】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仍与抢劫者斗智斗勇。最终,那个19岁的抢劫者精神崩溃,瘫倒在地,而李建华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让他得到及时救治。

      一个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这样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

三、文言文阅读
  • 8. (2019·开江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威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板桥善诵》节选)

    【注】①殊:特别。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酣畅。⑥蓟匕箸:调勺和筷子。

    1. (1)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冬烈风,大雪深数尺(穷:极) B . 由卑及高,由达远(迩:近) C .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食物) D . 人而后见也(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2. (2) 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①中有足乐者                  ②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B . 于:①今诸生学太学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死(《鱼我所欲也》) C . 而:①未有问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②假诸人后见也 D . 乎:①况才之过于余者?            ②书有弗记者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乙】文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揭示所言道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 . 【甲】文强调学习须“勤且艰”,虽有理,却不能与时俱进,和今日之“乐学”相悖,我们必须抛弃。 C . 【甲】【乙】两文都善于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突出文章的主旨。 D . 【甲】【乙】两文揭示出一个共同的道理:求学者定要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化不利之客观为我所用,即使“天质之卑”亦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②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5. (5) 阅读两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今天的学习需要怎样的方法或态度。

      【链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诗歌鉴赏
  • 9. (2019·开江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 (1) 简析两诗中写景的作用。
    2. (2) 两诗一写秋景,一写春景,都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但诗歌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
五、句子默写
  • 10. (2019·开江模拟)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感情和保家卫国的强烈愿望。但是从古至今,战争从没有在人类历史的篇章中消失过。让我们吟咏古今诗中描写战争的华章,寄寓我们轻狂少年的爱国之情。

    1. (1) ,应傍战场开。
    2. (2) 不知何处吹芦管,
    3. (3) 国破山河在,
    4. (4)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5. (5) 报君黄金台上意,
六、名著阅读
  • 11. (2019·开江模拟) 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 (1)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
    2. (2) 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拋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3. (3) 阅读下面“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下列方法供参考:

      一是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①

      二是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②。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是③。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来加深理解,扩展视野。

七、命题作文
  • 12. (2019·开江模拟) 人生就是一场无限的探究之旅,我们总是在寻找世界的奥秘,获取我们想要的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有时候是为了自己,有时候是为了家人和朋友,有时候是为了国家和未来……

    同学们,让我们遨游世界,畅想未来,每天获取不同的答案,书写人生的美好!

    请以“答案,我来书写”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