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6-08 浏览次数:102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2高一上·长春月考) 中国古代宗族的宗规里往往包含: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睦族里、训诫子孙等原则,并对一些严重触犯宗规的行为在宗祠内当全体族人之面公开处置。这反映出古代宗规(    )

    A . 扰乱了社会秩序 B . 取代了法律制度 C . 传承了伦理观念 D . 保证了家族团结
  • 2.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

    A . 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B . 加强中央政府权威 C . 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D . 增强区域文化认同
  • 3. (2019高一下·海南期中) 秦、汉、唐都有过大规模迁徙富豪,使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的事情。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不立田制”。据此可知,宋代(    )

    A . 土地私有权的完整性得到承认 B . 土地租佃关系不断衰退 C . 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受到抑制 D . 人身依附关系更加强化
  • 4.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17,18世纪中西文明有较大规模的交流,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这表明当时(    )

    A . 中国文明处于优势地位 B . 中国文明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C . 文明交流具有对等特点 D . 文明交流推动双方社会转型
  • 5.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汉阳铁厂创办时,负责提供设备的英方曾提出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的要求,但张之洞却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份可也。”结果由于设备与铁质不符,造成大量浪费。这说明(    )

    A . 外国资本主义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B . 洋务企业还不具备近代工业特征 C . 张之洞思想观念落后于同时代的国人 D . 洋务派仍然受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 6.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不敢轻易废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 B . 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 C . 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 D . 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
  • 7.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下图所示香烟在1931年底的上海风靡一时,就趄不吸烟的人也买几包回去留作纪念。这反映当时(    )

    A . 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B . 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C . 香烟消费成为社会风尚 D . 海成为全国抗战中心
  • 8.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上海后,坐镇上海的陈云将华北贸易总公可改组为11个专业公司。各专业公司均按经济区划和交通要道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公司,统—调度资金和干部。上海的这一试验(    )

    A . 根本上改变了制造业的私营性质 B . 使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建立 C . 造成上海经济的混乱与无序局面 D . 为全国性经济体制调整提供经验
  • 9.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有学者统计,在民主的雅典,没有一个真正的贫穷的公民能够成为民主政治的领袖,几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出自富人阶层。这说明雅典(    )

    A .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 贫民无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C . 民主实际上还是精英政治 D . 公民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
  • 10.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下图所示政体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B . 封建统治被推翻 C . 内阁权力不断膨胀 D . 历史传统的惯性
  • 11.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1921〜1929年10月,苏联(俄)共收到2670份承租申请。其中1921〜1927年苏联(俄)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到1928年,共有68家租让企业在苏联从事经营活动。1927〜1930年租让企业的产值占苏联工业总产值的0.6%。这表明( )

    A . 租让制取得显著成效 B . 外国公司对租让制仍心存疑虑 C . 苏联积极推行租让制 D . 租让制促进苏联社会制度变革
  • 12. (2017高三上·淮南月考)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    )

    A .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B . 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 C . 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 D . 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
二、非选择题
  • 13.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茶的原产地在中国长江上游地区。早在公元前1世纪王褒《僮约》中便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广雅》记载了荆巴间采茶制茶的过程,并早就认识到茶醒酒、提神的功能。唐代时茶的栽培大大扩展,其中以蜀中的蒙顶茶最为有名,茶业也从中国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宋代时,福建茶的地位上升,蜀茶的地位相对下降。宋在江准地位设置六个榷场、十三个山场管理茶务。元代产茶区较大,但总体上以江浙行省茶品最好。明清以来南方地区的茶业更加发达,今天安徽黄山毛峰、浙江狮峰龙井、江苏碧螺春等茶在当时都已享有盛名。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近代以来,为打破中国垄断国际茶叶市场的局面,英国积极支持其殖民地印度试种茶叶,使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英国还通过对中国茶叶多征税等方式,造成了华茶在英国市场的不平等竞争。19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印度茶叶通过铁路、轮船廉价运至目的地,中国茶叶主要靠人力挑运,然后再通过河流辗转运至通商口岸。印度茶业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紧跟市场需求,而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出口任由外国洋行长期把持。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两国茶叶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走向衰落的原因。

  • 14.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

    陆事务不干预政策。

    1957年,“欧共体”诞生。

    1959年,英国与欧洲六国组成“小自由贸易区”,对抗欧洲一体化进程,后解散。

    上世纪60年代,英国三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但两次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

    1973年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1973年10月,受石油危机影响,英国国内疑欧情绪抬头。

    1975年,英国就是否继续留欧举行公投,最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

    2002年,欧元进入流通领域,英国迄今没有加入欧元区。

    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英国国内疑欧力量再度上升。

    2016年6月,英国“脱欧”进行公投,多数投票者赞成脱离欧盟

    ——摘编自新华社《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15.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制凡鞫重囚大案,必须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审,谓之三法司会审。洪武时确定会官审录制度,令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通政司、詹事府等部门的官员到场审录,以后形成制度化。另外,刑科给事中还把握了死囚的终审环节,对于已经判处死刑的罪囚,行刑前还须经刑科最终复核。在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府、县由知府、知县负责审理案件,但要受到监察机关的严密监督。总之,从中央到地方一切重大要案的审判,台谏官都要参与,“凡有疑狱,必力争不已”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刑审制度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刑审制度。

  • 16.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伊拉克虽然在1921年就宣布独立,脱离了英国的委任统治,但英国通过为期25年的《英伊同盟条约》继续对伊拉克进行控制。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鼓舞下,伊拉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共产党,库尔德民主党等反帝反封建政治力量迅速活跃起来,在军队中也仿效纳赛尔,建立起若干个“自由军官组织”。1958年7月14日爱国军人在复兴党、伊拉克共产党等党派和广大群众支持下发动起义。

        新政权成立后,宣布废除封建君主制,释放政治犯,实行民主政治。对外奉行反帝反封建政策,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7月15日宣布推出巴格达条约,接着又退出英镑区,封闭和没收巴格达条约组织在伊拉克的弹药装备,收回了英国在伊拉克的空军基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拉克“7.14革命”爆发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拉克“7.14革命”的影响。

  • 17. (2017高三下·武邑模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攉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明史•郑和传》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