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网上阅卷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7-06-12 浏览次数:98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 1. (2017·镇江模拟)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 2. (2017·镇江模拟) 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

    A . 采纳晁错“削藩”建议 B . 颁布“推恩令”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推行行省制度
  • 3. (2017·镇江模拟) 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乐,不乐战争。”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 . 岳飞抗金 B . 澶渊之盟 C . 宋夏和议 D . 宋金和议
  • 4. (2017·镇江模拟)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材料中作者认为(    )

    A . 八股取士方法笨拙 B . 秦朝焚书方法巧妙 C . 秦明做法本质一致 D . 明制便于选拔人才
  • 5. (2017·镇江模拟)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 . 邓世昌 B . 林则徐 C . 关天培 D . 聂士成
  • 6. (2023八上·仁化期末) 由于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李鸿章等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李鸿章等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    )

    A . 缓和与西方关系 B .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 . 维护清朝的统治 D .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 7. (2019·邹城模拟)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职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中描述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国民革命运动
  • 8. (2017·镇江模拟)

    如图是1936年12月30日《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  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从标题可以看出该报道对西安事变的观点是(    )

    A . 肯定 B . 随意 C . 反对 D . 中立
  • 9. (2017·镇江模拟)

    观察如图所示战争态势图,你认为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役是(    )

    A . 平津战役 B . 辽沈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0. (2017·镇江模拟)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崇敬的心情”。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某次会议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 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全国人民第一次代表大会
  • 11. (2017·镇江模拟) 作家莫言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得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

    A . 五四运动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文革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 12. (2018九下·姜堰月考) 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

    A .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 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 . 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 13. (2017·镇江模拟) 在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一期,介绍了翻译家许渊冲,“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认为他翻译的《西厢记》在艺术性和吸引力方面,可以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媲美。”莎士比亚时代的作品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

    A . 民主科学 B . 人文主义 C . 三民主义 D . 理性主义
  • 14. (2017·镇江模拟)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说:“18世纪伏尔泰等人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设计的国家政体是(    )

    ①封建君主专制         ②君主立宪制          ③民主共和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 15. (2017·镇江模拟) 19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总统这样说:“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期望它停止分裂”。材料中这位美国总统希望(    )

    A . 美国取得独立 B . 解放黑人奴隶 C . 维护美国统一 D . 成立联邦政府
  • 16. (2017·镇江模拟)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以下不属于日本人亲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是(    )

    A . 殖产兴业 B . 建立常备军 C . 提倡文明开化 D . 废藩置县
  • 17. (2017·镇江模拟)

    如图是19世纪中后期,欧洲教会讽刺达尔文的漫画,下列最符合该漫画主题的是(    )

    A . 攻击《物种起源》中的观点 B . 讽刺其经常野外考察 C . 指责其行为荒诞不经 D . 赞扬其从事神学理论研究
  • 18. (2017·镇江模拟)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抛弃临时政府的历史事件是(    )

    A . 1861年改革 B . 十月革命 C . 巴黎公社 D . 二月革命
  • 19. (2017·镇江模拟) 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根据乔治•泰勒的这一“裙边理论”,美国最有可能流行长裙的时期是(    )

    A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B . 经济大危机时期 C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 . 20世纪90年代
  • 20. (2017·镇江模拟) 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与这段材料描述有关的是(    )

    A . 自由主义政策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新经济政策 D . 苏联计划经济政策
  • 21. (2017九上·裕安月考)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其登陆地点可在下列哪一图中标注出来(    )

    A . B . C . D .
  • 22. (2017·镇江模拟)

    如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年平均增长率比较表,找出图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指出在这一时期该国家经济增长的外在因素(    )

    A . 民主改革 B . 重视教育 C . 加入欧盟 D . 美国扶持
  • 23. (2017·镇江模拟) 500多年前,非洲沦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500多年后“黑暗大陆”初显曙光,殖民统治纷纷瓦解,其标志性的事件是( )

    A . 埃及获得独立 B . 出现“非洲独立年” C . 纳米比亚独立 D . 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
  • 24. (2018九下·惠民开学考)

    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反映的主题是(    )

    A . 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 B . 殖民地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 C .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D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二、非选择题
  • 25. (2017·镇江模拟) 历史事件的认识需要多角度,多方面,这样才能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令侵略者想不到的是,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最终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

    ──人民日报社论《勿忘国耻共襄复兴》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英美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这一事件”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 (2) 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补充说明。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英美宣战的理由及这么说的目的。在材料三中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原因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历史结论应如何形成?

  • 26. (2017·镇江模拟) 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下

    材料三: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000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质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四:“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下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

    2. (2) 材料二中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 (4) 材料四反映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5.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国后我国在农村的不同政策产生的不同效果谈谈自己的认识。

  • 27. (2017·镇江模拟)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两个重要的国家,两国的历史及两国关系耐人寻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9世纪,欧洲的法国人、德国人先后在思想界点燃了引领人类进步的思想火炬,产生过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理论成果。

    ──来自网络

    材料二:在欧洲大陆,法国和德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积怨甚深,结下了“世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德两国分别加入协约国和同盟国阵营作战。在巴黎和会上,法国坚决要德国支付巨额赔偿,以弥补战争对法国造成的损失。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向英法等国家发动进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国就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斩落马下,步伐整齐的德国军人浩浩荡荡地穿过巴黎凯旋门。

    ──《法德两国关系变化发展》

    材料三:法德和解,是在二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下,法德两国为恢复和发展各自经济,重建西欧,摆脱大国控制和防止新的战争悲剧重演而作出的共同努力,……早在1949年11月,阿登纳(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曾经两次呼吁德法和解。……“舒曼计划”提出后,阿登纳迅速表示“由衷地赞同”。

    ──吴友法《德国史探研》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17﹣19世纪法、德两国产生的伟大思想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指出法、德两国的“世仇”在20世纪有哪些表现?

    3. (3) 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促使法、德两国和解的因素。

    4.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法德关系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 促成这一变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8. (2017·镇江模拟)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

    ──《世界知识之窗》

    材料二:第三次浪潮

    ──来自网络

    材料三:《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人民网》

    请回答:

    1. (1) 经济全球化第一次浪潮从1500年前后开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

    2. (2) 据材料二,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 (3) 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政策)?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