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6-30 浏览次数:354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 . 牛奶 B . 青菜   C . 豆类 D . 虾皮
  • 2. 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其主体是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绿色生活的是(   )
    A . 去超市购物,用布袋购物 B . 为了卫生,就餐时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C . 节约用纸,两面使用 D . 节约用电,教室内人走灯灭
  • 3. (2017·淮安模拟)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光合作用 B . 钢铁生锈 C . 酸雨侵蚀 D . 冰山融化
  • 4. 2016年4月6日,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的制造材料是钛﹣铝合金,发射的燃料是C2H8N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钛﹣铝合金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 C2H8N2属于有机物 C . 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 . C2H8N2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 5.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碘原子的质量是126.9g B . 碘离子(I)的核外电子数为54 C .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D . 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参加化学反应时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 6.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探究铁锈锈蚀条件 C . 探究燃烧条件  D . 探究分子运动
  • 7. 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B . 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 . 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 . 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
  • 8.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 B . 该图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C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
  • 9. 下列物质的鉴别、除杂的试验中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CO和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或闻气味

    B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观察颜色或加入水

    C

    除去生石灰中杂质石灰石

    加水或加稀盐酸

    D

    除去氧化铜中碳粉

    加稀硫酸或在空气中灼烧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和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t2℃时,15g乙加到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 . 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余乙 D . t2℃时,50g甲中加100g水得到33.3%的溶液
二、<b >非选择题</b>
  • 11. 2015年8月20日启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持续优良,PM2.5浓度水平创有观测记录以来连续5日尝试最低值.网络热议将这样的蓝天称为“阅兵蓝”,是继“APEC蓝”后北京的又一好天气.
    1. (1) 为减少煤的污染,推广使用天然气,天然气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 (2)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使用时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用以,乙硫醇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 (3) 工业利用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制取炭黑,同时得到自然界最轻的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2. 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旧干电池中的许多物质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示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2. (2) 将锌皮洗净后可用于制取氢气,则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填操作名称),得到一种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烧黑色不溶物得MnO2 . MnO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中起的是作用.
  • 13. 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1. (1) 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属于反应(填写基本类型).
    2. (2) 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填化学式).
    3. (3) 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 (4) 溶液A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原因是
  • 14. 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铜是人类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之一,某学习小组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知:(1)碱石灰可以吸收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2)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①连接好装置 ②       ③装入药品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入稀盐酸 ⑤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⑥D中黑色固体完全变成红色,停止加热,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⑦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步骤②是,如下图,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效果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2. (2) 若使制取氢气是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下列装置可选用的是

    3. (3) B装置中水的作用,C装置的作用
    4. (4) 已知:CuO样品质量为m1克,E中增重为m2克,D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为m3克,实际参加反应氢气的质量为m4克,试用m1 , m2列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若无F装置,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 (5) 请你评价实验有什么不妥之处,并说明原因
    6. (6) 利用A装置,加入其他药品,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填一种).
  • 15. 化学课学堂上要学习碱的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里吹气,如图①②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1. (1) 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①中澄清石灰水边浑浊,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原理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 (2)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③、④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③中的软塑料瓶变瘪,④中

    3. (3) 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原因是.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4. (4) 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3)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中加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 (5)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过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证明反应的发生.

    6. (6) 【应用】通过反应可以知道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若一瓶氢氧化钠长期敞口放置,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证明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先加入,①硝酸钙②氢氧化钙③硝酸钡④氢氧化钡(填写序号),出现沉淀,再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即可.
三、<b >计算题</b>
  • 16. 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50.0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滴定反应为:AgNO3+HCl═AgCl↓+HNO3 , 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1. (1) 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g;
    2. (2) 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