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泗阳县经济开发区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17-07-19 浏览次数:647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友好团结的是(    )

    A . 秦兵马俑遗址 B .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C . 敦煌莫高窟 D . 大昭寺会盟碑
  • 2.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雄浑、语言锤炼。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 . 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 . 所受的教育不同 C . 仕途不同 D . 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 3. 学完隋唐史后,有几位同学对隋唐的历史进行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符合的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C . 中华社会的开放与革新 D . 中华帝国的衰落
  • 4.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光武中兴
  • 5. 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隋朝  ④唐朝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 6. (2016七下·眉县期中) 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中宗 D . 唐玄宗
  • 7. 唐玄宗统治前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能穿越时光,来到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B . 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C . 农民在长安的坊里面出售农产品 D . 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农田
  • 8.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A . 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 . 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C . 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 . 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 9. (2016七下·眉县期中)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 10. 有人说:“秦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纵观历史,秦朝最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 . 西汉 B . 隋朝 C . 西晋 D . 东汉
  • 11.

    下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

    A . 灌溉田地 B . 耕种田地 C . 鼓风冶铁 D . 纺织丝绸
  • 12. 2009年5月23日至28日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的主题是“盛世中国,诗意长安”,它令我们联想到我国诗歌的鼎盛时代是(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3.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 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隋朝灭亡 B . 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隋朝灭亡 C . ①隋朝灭亡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 . ①建立隋朝  ②隋朝灭亡  ③灭亡陈朝
  • 14. 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并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    )

    A . 唐高祖 B . 武则天 C . 唐玄宗 D . 唐太宗
  • 15. (2017七下·临沭期中)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戒贤 D . 戒日王
  • 16.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了内奸,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

    A . 安史之乱 B . 八王之乱 C . 七国之乱 D . 玄武门事变
  • 17. 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这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军 B . 黄巢起义 C . 钟相、杨幺起义军 D . 李自成起义军
  • 18.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    )

    A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 .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C . 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 D . 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
  • 19. 《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 澶渊之盟 B . 玄武门事变 C . 黄巢起义 D . 陈桥驿兵变
  • 20. (2017七下·顺德月考) 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

    A . 孝亲观念浓厚 B . 重文轻武政策 C . 颜值备受推崇 D . 选官注重才学
二、<b >综合题</b>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1. (1) 材料一的“太祖”指何人?其“得天下”是在哪一年?

    2. (2) 材料二反映宋朝统治者推行一种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统治者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3. (3) 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强化中央集权?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仇敌。”

    材料二: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材料三: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请回答:

    1. (1) 上述材料表明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是怎样的?

    2. (2)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3. (3) 材料三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三件事例。

    4. (4) 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说说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 23.

    请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 (1) 下图描述的是(水利工程的名称)?

    2. (2) 请说出该运河的起止和中心点的具体名称(地名)

      A.;B.;中心:

    3. (3) 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

      D.;E.;F.

    4. (4) 关于对大运河的开凿,历史上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就是因为开凿大运河使得强大而繁荣的隋朝走向了灭亡。也有人说,大运河工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你如何评价大运河,谈谈你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