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师大武冈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

更新时间:2019-11-15 浏览次数:16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2. 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 . 氧气具有可燃性 C .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用作电光源    D . 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 3.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D . 实验室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 4.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 . 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着 C . 原子的质量一定小于分子的质量    D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5. (2018九上·深圳期中)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A . 不放出氧气    B . 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 .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 . 放出的氧气不纯
  • 6. (2017九上·扬州月考)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先放置酒精灯,后固定试管 C . 先将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口,后开始加热 D .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 7. (2019九上·江门月考)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8. (2016九上·昆明期中)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①④③⑥⑤   C . ①②④③⑥⑤   D . ①②④③⑤⑥
  • 9. (2018九上·龙岩月考) 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A . 木炭 B . 铁丝 C . 红磷 D . 蜡烛
  • 10.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B . 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 C . 用烧杯量得95.0mL蒸馏水 D . 用托盘天平称得3.36g锌
  • 11. 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  )
    A . 21︰79    B . 1︰5    C . 1︰6    D . 1︰2
  • 12. (2017九上·扬州月考)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17九上·江都月考)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89.0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61.0mL,则实际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大于28mL B . 28mL C . 小于28mL D . 无法判断
  •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 .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 C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 D . 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 15. 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 . 物质的运动状态    D . 物质的制取与用途。
  • 16. 下列描述的不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铁生锈    B .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水的沸点100℃    D . 酒精燃烧
  • 17.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铜+氧气 氧化铜    B . 一氧化碳+氧化铜 铜+二氧化碳 C .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D . 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 18.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 . ①或②    B . ②或③    C . ①或④    D . ③或④
  • 19. (2018九上·揭西月考)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飘尘    B . 二氧化硫    C . 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氮
  • 20. (2018九上·揭西月考)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氨气    B . 氯化钠    C . 铁    D . 金刚石
  • 21. (2016九上·毕节期中) 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棉线 D .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 2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洁净的空气 B . C . 可口可乐饮料 D . 医用碘酒
二、多选题
  • 23. 实验室用稀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为药品制取氧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三、填空题
  • 24.                 
    1. (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A氧气;B硫;C水;D氮气.

    2. (2) 现有物质:①氮气;②氧气;③氦气,将相关物质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是;

      B.用于急救病人的是;

      C.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四、推断题
  • 25. A,B在常温下是液体,A与黑色固体物质甲混合可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和B,白色固体D与黑色固体甲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生成C,同时得到白色固体E,暗紫色固体H加热可得到C和甲及另一种物质F,红色固体G在C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回答:
    1. (1) 黑色固体物质甲的名称是;
    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D生成C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G在C中燃烧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 (3) A转化成B的反应类型是.
五、实验题
  • 26.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

    1. (1) 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 (3) 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原因是
    4. (4) 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
  • 27. 据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的目的是。该方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3. (3) 如果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端通入(填b或c)。若在F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端通入(填b或c)。
六、科学探究题
  • 28. 实验探究: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Ⅰ.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产生的气体是

    ②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①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②滤渣质量等于ag

    红砖粉末的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Ⅲ.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

    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