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

更新时间:2019-11-27 浏览次数:3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诗人认为“桥流”,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B . C . 河岸 D . 岸上的树
  • 2. 在欣赏国庆70周年《奋斗吧中华儿女》文艺晚会时,正在洗手的小红单凭声音就知道是张杰正在演唱,她分辨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传播速度
  • 3. 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 . 凝固 B . 升华 C . 熔化 D . 凝华
  • 4. 下列实例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禁止喧哗 B . 教室安装隔音玻璃窗 C . 小区内禁止鸣笛 D . 打雷时,用手捂住耳朵
  • 5. 如图所示是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它的含义是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下列哪个温度值以上?(   )

    A . 0℃ B . 20℃ C . 40℃ D . 70℃
  • 6. 甲、乙两个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运动的速度之比是1:3,运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 . 1:3 B . 3:2 C . 2:3 D . 6:1
  • 7. 如图是测量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物理课上,王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
    A . 音色改变 B . 音调变高 C . 是老师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D . 后排同学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听到的声音大
  • 9. 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A . 浸入开水中 B .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 .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 . 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 10. 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说明真空能传声 B . 图乙说明只有固体可以传声 C . 图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D . 图丁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 17.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0.1s以上,人耳才能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如果你面向一个高墙喊话,要听到回声,则你离高墙的距离至少应大于多少米?(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 18. 一条大桥的总长是6000m,小汽车在桥上行驶时的限速为80km/h。有一辆小汽车在桥上匀速行驶,完全通过此桥用时300s。
    1. (1) 求小汽车通过此桥的速度。
    2. (2) 通过计算判断,该小汽车是否超速?
四、综合题(第19题2分,第20题3分,第21、22题各4分,第23题7分,第24题8分,共28分)
  • 19. 2016年,古巴驻美外交官声称,在房间内遭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波。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波和在野外记录的几种蟋蟀声波(橫坐标单位为0.1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蟋蟀品种 。这种蟋蟀发出的声波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见。

  • 20. 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其读数是 ℃,该体温计(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如果用酒精棉球擦拭这个体温计的玻璃泡,对其消毒,则体温计的示数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1. 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螺丝的长度是 cm。图乙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示数是 ℃。

  • 22. 小玲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 (1) 实验时,小玲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这时她应该(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2. (2) 实验装置调整好后,小玲重新进行实验,她用停表正确测量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所用的时间t1=3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2s,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平均速度是m/s。
    3. (3) 实验中,小红想采用下述方法,测量小车从A点滑到C点的过程中,通过斜面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把小车自B点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你认为她测出的平均速度值要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
  • 23.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 (1) 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

      ①使该固体受热 ;②使该固体升温 ,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

    2. (2) 下表中记录了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分钟,该物质是态。停止吸热,该物质(选填“会”或“不会”)继续熔化。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2

    3. (3) 如果实验中,该物质熔化的时间过短,不便于观察现象,请你为此提出改进方法:
    4. (4) 如果在加热10分钟后,把试管从烧杯中取出,让试管中液体的温度慢慢降低,则当温度为 ℃时,该物质会发生凝固现象。
  • 24. 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时,应选用(选填“酒精“或”煤油“)温度计来进行测量(酒精和煤油的沸点分别为78℃和140℃)
    2. (2) 实验中,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更合理。为了完成实验,除图中器材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3. (3) 加热过程中,水中气泡如图乙所示时,水(选填“没有”或“正在”)沸腾。
    4. (4) 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当时当地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5. (5) 请你利用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下面的实例:

      ①在煮饺子时,往锅里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就停止了沸腾,这是因为 (选填“水的温度低于沸点”或“水停止了吸热”)。

      ②如右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水并用酒精灯持续加热(标准大气压下),在两个试管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已知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则在对水加热的过程中,试管中的  会沸腾(选填“水”、“酒精”或“水和酒精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