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19-12-14 浏览次数:2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B . 我深深地怀念我的父亲!在他逝世即将十周年之际,写下这篇文章,以示缅怀之情。 C . 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D . 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制裁“中兴通讯”、发动中美贸易战、打击叙利亚政府等举措,其实是他们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作祟。
  • 2.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够全面、准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梳理案例发现,虽然官员“造假”的内容和手段五花八门,但目的都是千方百计地捞取利益,保全自己。(在“通过”前面加上主语“我们”或“调查组”之类) B . 展望未来,亚洲再次站到了引领历史发展的前列,我们长于斯,生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把“长于斯”和“生于斯”调换位置) C . 学校对面的小商店有卖文具、矿泉水、凉茶、果汁等饮料出售,一下课那里就会聚集很多同学。(“卖”和“出售”重复,删去其中一个) D . 在星期四开展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环境保护专家给我们讲了有关许多环境保护的知识。(把“许多”移到“知识”前)
二、句子默写
  • 3. 按要求默写古诗词。
    1. (1)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 (2) ,贫贱不能移,。(《孟子》二则)
    3. (3)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4) 《卖炭翁》中揭示了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5. (5) 请将王维的《使至塞上》补充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三、字词书写
  • 4.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这顶cù xīn()的花轿就停在陆家的廊檐下。
    2. (2) 他在这其间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甚至觉得mí màn()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
    3. (3) 他们在qián pū hòu jì()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4. (4)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bù kě míng zhuàng ()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四、综合性学习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自2月18日在央视开播以来,被赞为文化清流节目的《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以声传情,享受文字魅力的理念也在观众中传播。节目组还专门在一些城市设立了配备有专业录音和摄像设备的朗读亭,鼓励大家进去朗读心爱的文字。近日,朗读亭来到了广州,从省立中山图书馆,到沙西步行街、广州购书中心、海心沙,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让路过的市民在小小的空间里独处,回想哪一段文字影响了生命的成长,表达感情。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 (2) 如果你来到了朗读亭,你会选择读什么?仿照划线例句,写出相应的内容,使之构成排比。

      选择是一个人生重塑的过程。我读《我与地坛》:身残志坚的史铁生,选择了坚强,我读《文化苦旅》:风尘仆仆的余秋雨,选择了思考。一个个选择,一次次阅读,不断完善和滋养我们的生命。

五、课内阅读
  • 6.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不以千里也(

      ②一食尽粟一石(

      ③策之不以其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 (3) 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说明只要有伯乐,就可以成为千里马。 B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了千里马的可悲命运,从反面表明了中心论点。 C . 选文结尾“其真不知马也”一句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D . 选文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愤慨之情。
六、课外阅读
  • 7.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靖郭君将城薛

        靖郭君将城薛 , 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时阴 , 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注释)①城薛:修筑薛地的城墙。②谏:规劝。③谒者:主管传达通报的官吏。④臣请烹:我情愿受烹刑。⑤阴:庇护,荫庇。⑥奚:何。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无为客/北巫峡 B . 靖郭君见之/势利导 C . 臣不敢以死为戏/肉食者 D . 犹之无也/满招损,谦受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网 不 能 止 钩 不 能 牵 荡 而 失 水 则 蝼 蚁 得 意 焉。

    3. (3) 请你依据选文具体分析齐国门客进谏的智慧。
七、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梅桑榆《宽容与智慧》,完成下列小题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读了几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因为一个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或是损害过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计较,须有宽宏的度量,而一个人的度量是宽宏还是狭小,不但取决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即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有的人度量宽宏,是天性使然,这种人毕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够宽容他人,则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权衡之后而做出的抉择。

        ②韩信为贫民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后来他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被刘邦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并未忘记那个逼自己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的人,但韩信不是要他的脑袋,而是任他为中尉,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耐至此。”

        ③韩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的权衡,而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时的韩信已经封王,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贫民。此时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出来。而他以德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大众的赞扬,赢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韩信,自然会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

        ④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然而,韩安国此举,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巩固,若是一上任就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

        ⑤从韩信、韩安国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

    1. (1) 下列不能证明“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诸葛亮鞠躬尽瘁以“恢复汉室以报先帝之恩”,后主刘禅听信谗言几疑孔明。孔明毫不计较,照干大事不误。 B . 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礼让邻居,把院墙后移三尺。两家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C . 大钢琴家李斯特,原谅假冒他的学生之名的姑娘,并收她为徒弟。 D .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2. (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信得势后不杀羞辱他的屠夫之子,有力地证明“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说法。 B . 第④段列举韩安国善待曾侮辱自己的田甲事例论证“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的中心论点。 C . 本文材料列举视角独特,“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证明中心论点。 D . 尾段乃结论,重申中心论点。文章的几个部分环环相扣,层次井然。
    3. (3) 琳琳和小文竞选学生会主席,小文在背后捣鬼说琳琳的短处。琳琳一笑了之,最后获得职位。请你联系本文的观点,说说阅读本文后的启示。
  • 9.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风 筝

    王安忆

        ①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②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③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

        ④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1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1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1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只能跳脚了。

        ⑤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⑥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时候,我已年过二十,大局已定,身无所长,半路出家学的大提琴终不成器。妈妈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之后,我闲来无事,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⑦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⑧然后,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一头栽了下来,不过,风筝自己也无须有什么怨言了。

        ⑨长大以后,说话行事,人家总夸:"你爸爸妈妈教养得好。"有所不满,总说:"给你爸爸妈妈宠坏了。"似乎,对于我们,自己是一点功绩也没有的。或许也对。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老师总说:"和你姐姐一点不像。"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每周上3次英语课。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做着搏斗,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倒是这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写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

        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摘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 (1) 通读选文,概括和妈妈有关的故事情节。
    2. (2)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①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着我们。

      ②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3. (3) “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请结合你的理解与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4. (4) 文章的标题是“风筝”,有人认为文中没有写到风筝,不如把它改成“我和母亲二三事”,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
八、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经历是人生的财富,正如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有益的尝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尝试不成功,也能给你生活的启迪。

    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5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九、名著阅读
  • 1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由于战马和皇家御马每天都被带到我的跟前,经过时间的考验它们已经不再胆怯,一直走到我的脚边也不会惊吓。我把手放在地下,骑手们就纵马从上面跃过去;其中有一名猎手是皇帝的狩猎队的,骑一匹高大的骏马从我穿着鞋子的脚面跳了过去。这确是惊人的一跳。

        一天,我有幸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国王大大开心了一回。我请求他吩咐人给我弄几根两英尺长的棍子来,像普通手杖一样粗细的就行。皇帝就命令他负责森林的官员前去照办。第二天清晨,六个伐木工人驾着六辆马车回来了,每辆车都由八匹马拉着。我从车上取下九根木棍并把它们牢牢地插在地上,摆成一个二点五平方英尺的四边形。然后,我又取四根木棍,横绑在四边形的四角,离地高约两英尺。接着我把手帕平铺在九根直立的木棍上并绑紧,四面绷紧就像鼓面一样。那四根横绑的木棍高出手帕约五英寸当作四边的栏杆。这活干完之后,我就请皇帝让一支由二十四人组成的精骑兵上这块平台来操演。皇帝同意了我的这一建议,我就用手将这些马一匹匹拿起来放到手帕上,马上骑着全副武装的军官,准备操练。他们一站整齐就马上分成两队,进行小规模的军事演习,一时钝箭齐发,刀剑出鞘,跑的跑,追的追,攻的攻,退的退,总之表现出了我从未见过的严明的军事纪律。由于四根横木的保护,他们没有从平台上跌下来。皇帝高兴至极,命令这个游戏几天内反复表演。竟然有一次他让我把他举到平台上去发号施令。他甚至费尽口舌说动皇后,让我把她连人带轿同时举到平台不到两码的高处,从那里她得以饱览操练的全景。也算我运气好,几次表演都没有什么不幸的事故发生。只有一次,一位队长骑的一匹性情暴烈的马用蹄子乱踢,在手帕上踹出了一个洞,马腿一滑,人仰马翻。但我马上就将人马都救起来了,一手遮住洞,一手像原先送他们上台时那样将人马放回到地上。失足马的左肩押扭伤了,骑手则什么事也没有。我尽量将手帕补好,不过我再也不相信这手帕有多坚牢,能经得起这种危险的游戏了。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2) 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小人国国王的性格特点。
    3. (3) 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是《格列佛游记》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请结合选文或整部小说分析这一艺术特色的具体表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