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或变化 | 结论 |
A | 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 产生大量浮渣 | 井水为硬水 |
B |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 质量减少 | 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C | 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 火焰熄灭 | 瓶中气体为CO2 |
D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移近火焰点火 | 无爆鸣声 | H2一定是纯净的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2.0 | 3.0 | 2.0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x | 2.4 | 5.4 |
①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②E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HNO3;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②图乙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丙),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 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方案Ⅰ |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 猜想成立 |
方案Ⅱ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 木条,淀粉碘化钾试纸为色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拓展应用】
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 溶解、 、 洗涤干燥。步骤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g |
40.0 |
80.0 |
120.0 |
160.0 |
产生CO2的总质量/g |
2.2 |
m |
5.5 |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