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0-04-10 浏览次数:2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以下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 位移、质量、速度 B . 速度变化量、加速度、力 C . 路程、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D . 时间、瞬时速率、平均速率
  • 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有质量的一点 B . 篮球赛上裁判看运动员是否犯规,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 . 研究一辆火车通过罗湖桥所需时间,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D . 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 3. 下列关于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B . 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C .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 D . 同一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
  • 4.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下落L时,速度为v;当它下落2L时,它的速度为(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滑索借助高度差从高处向下滑行,它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刺激性和娱乐性的游乐项目.若忽略空气阻力,在人坐上吊具(包括滑车和吊带)后,刚刚开始的缓慢下滑阶段,下列有关以人和吊具作为整体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6. 汽车刹车过程可以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刹车3s后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 B . 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之比为 C . 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D . 这连续三个1s内的速度改变量之比为
  • 7. 如图所示,一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木块紧靠着竖直墙放置在水平面上,在木块斜面上放一个光滑球,球的一侧靠在竖直墙上,木块原来处于静止.若在光滑球的最高点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木块仍处于静止,则木块对地面的压力FN和摩擦力Ff的变化情况是(   )

    A . FN增大,Ff增大 B . FN增大,Ff不变 C . FN增大,Ff减小 D . FN不变,Ff增大
  • 8.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车分别单独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刹车直至停下来的v-t图象.当出现大雾、雾霾、冰雪、暴雨等恶劣天气时,能见度常常不足100m.假设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两辆汽车(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在此单行道上,某时刻前方发生交通事故,两车司机同时听到的事故警笛声,且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还是发生了碰撞,由此可知(   )

    A . 刹车过程中乙车的加速度是甲车加速度的2倍 B . 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 C . 两车相撞可能发生在乙车停止后 D . 两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可以大于100m
  • 9. 三个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 的相同轻弹簧p、q用细线连接如图,其中a质量为2kg,b、c质量均为1kg,a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a、b间绳子松弛,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轻弹簧和细线的重量都忽略不计,取g= 10m/s2)(   )

    A . 4cm B . 8cm C . 10cm D . 12cm
  • 10. 如图,一物块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可看成质点,木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但未知,则(   )

    A . θ越大,F越大 B . θ越小,F越大 C . F的最小值一定比木块重力小 D . F的最小值可能等于木块重力大小
二、多选题
  • 11. 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时44分,空中护旗梯队护旗而来,拉开70周年国庆大阅兵空中分列式的序幕.如图所示,20架直升机,汇成巨大的“70”字样,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70年光辉历程.整个阅兵活动按阅兵式、分列式2个步骤进行,总时长约80分钟.对于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10时44分”指的是时刻 B . “80分钟”指的是时刻 C . 飞行员看到天安门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D .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 12. 如图是一个平坦的圆形场地,三个人都从A出发到达B:甲沿弦AB,乙沿圆弧ACB,丙沿圆弧ADB.若甲、乙经历的时间相等且是丙经历时间的一半,圆弧ACB对应的圆心角为120°,则(   )

    A . 甲的路程最短 B . 三人位移相同 C . 三人平均速度相等 D . 乙、丙的平均速率相等
  • 13.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从顶端到底端所用时间为 B . 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加速度是 C .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 D . 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
  •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圆形容器静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为圆心.有一原长为2R,劲度系数为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圆心 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 B .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C . 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mg D . 地面对容器支持力大小为Mg
  • 15. 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四个小球完全相同且均处于静止状态,绳子在A、E、M、P处固定在地板或墙上,B、C、D、Q处是有绳子绕过的定滑轮,G处小球与大半圆球接触,大半圆球的球心F在定滑轮C的正下方且CG= CF,N处是结点,L处的杆通过铰链连在墙上,O处的杆直接固定在墙上.若小球、定滑轮大小不计,弹簧秤、绳、杆和滑轮的重力均不计,绳与滑轮、小球与大半圆球、杆与铰链间的摩擦均不计,在图甲、乙、丙、丁四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 , 则 (   )

    A . F1 =F4 B . F3=F4 C . F3=4F2 D . F1= F2
  • 16. 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初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0 , 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x-v(位置—速度)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则(   )

    A . 质点甲的加速度大小a1=1m/s2 B . 质点乙的初速度为v0=6m/s,加速度大小a2=1m/s2 C . 图线中横坐标a= m/s,纵坐标b=16m D . 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同时到达同一位置
三、实验题
  • 17.                         
    1. (1) 图甲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可以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D.为减小作图误差,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②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N.

    2. (2)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用直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B . 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 . 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D . 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 18.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1. (1) 计算出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2) 计算加速度a=(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9. 一辆汽车以v0=8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某一时刻开始刹车,刹车后经2秒速度变为4m/s,求:
    1. (1)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 (2) 刹车后前进7米所用的时间;
    3. (3) 刹车后5秒内前进的距离.
  • 20. 屋檐上每间隔一定时间滴出一滴水,当第5滴水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水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取g = 10m/s2),试求:

    1. (1) 相临两滴水的时间间隔;
    2. (2) 此时第2滴水距离地面的高度.
  • 21. 如图所示,一半球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从半球顶部沿半径方向竖直向下开一光滑小孔,孔上端固定在半球体上有一光滑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着质量为m1、m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2悬于空中,m1与半球的球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成 角,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若已知m1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0.8,cos =0.6

    1. (1) 假设题中 ,当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为多少时,半球体对m1的摩擦力为零?此时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为多少?
    2. (2) 假设题中 ,要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求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的取值范围.
    3. (3) 假设题中 ,要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求m1与半球的球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所成 角的取值范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