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3-23 浏览次数:2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 10 小题)
  • 1. (2019八上·大庆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C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 2. (2020八上·江油月考) 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 )

    A . 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 B . 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 C . 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 D . 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
  • 3. (2020·鄂州模拟) 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 身高约为160dm B .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 . 步行速度约为1m/s D .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 4. (2022八上·衡山期中) 一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 5m/s B . 10m/s C . 7m/s D . 15m/s
  • 5. (2019八上·重庆期中)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 0至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 . 0至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 . 2s至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 . 5s至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
  • 6. (2019八上·重庆期中) 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 湖中倒影 B . 日食现象 C . 海市蜃楼 D . 雨后彩虹
  • 7. (2019八上·重庆期中) 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度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2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 . 3.805cm B . 3.81cm C . 3.83cm D . 3.80cm
  • 8. (2019八上·重庆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 . 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 C . 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 D . 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 9. (2019八上·重庆期中) 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 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 . 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0. (2019八上·重庆期中)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 . 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二、填空题(共 13 小题)
三、解答题(共 2 小题)
四、 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
  • 26. (2019八上·重庆期中) 小阳用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平均速度。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3. (3) 小车通过全程 s1 的平均速度为 v1 , 通过上半段路程 s2 的平均速度为 v2 , 则 v1v2
    4. (4) 小阳还想探究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上滑到低端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他应该让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测量小车到达斜面低端所用的来比较平均速度。
  • 27. (2019八上·重庆期中) 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刚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 (1) 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 物的关系。
    2. (2) 请分析实验时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3. (3) 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的蜡烛 A 点燃,接着住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 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 A 的像为止。
    4. (4) 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刚同学移开蜡烛 B,在原蜡烛 B 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此时在蜡烛 B 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选填“有”或“没有”)蜡烛 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5. (5) 如图乙所示,是小刚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记录小刚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可靠吗?说出理由。

      答:

  • 28. (2019八上·重庆期中)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整。
    3. (3) 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选填“左”或“右”)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