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1-31 浏览次数:4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9·松北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éng)戒    竹(gāo)     望眼欲(chuān) B . (1éi)弱       (jié)据       冥思(xiá)想 C . (qǐ)祷        (guō)噪     不可(míng)状 D . (hè)       怂(yǒng)    腐草为(yíng)
  • 2. (2019·松北模拟)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轨电车具有缓解道路拥堵、降低环境污染的现象。(将“现象”改为“特点”) B . 习总书记对意大利总统马塔雷说,中方愿同意方发扬和传承合作精神。(将“发扬”和“传承”互换位置) C . 赛凡科幻空间所出品的首批模型,两天时间全部售馨卖光。(删除“全部”) D .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不再发生,哈尔滨民警大队及时采取安全整顿措施。(删除“防止”或“不”)
  • 3. (2019·松北模拟) 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岗——挖秘密通道(《红岩》) B . 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 C . 张飞——酒醉失徐州(《三国演义》) D . 李逵——大闹忠义堂(《水浒传》)
  • 4. (2019·松北模拟)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此行的地点、目的。 B . 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 . 颈联描绘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奇特大胆。 D .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 5. (2019·松北模拟) 下面的情境,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新期间,你去给外婆拜年,外婆像往年一样,给你200元压岁钱。你认为自己大了,不应该再要外婆的钱了。你怎样和外婆说呢?

    A . 外婆,我都多大了,您还拿这点钱糊弄我呀! B . 外婆,我大了,不应该再要您的钱了,您自己留着,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C . 外婆,来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告诉我,不能拿您的钱了。 D . 爸爸妈妈已经给我压岁钱了,您的这点钱就自己留着吧!
  • 6. (2019·松北模拟)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不寒而栗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前者则是让生命个体崩溃,后者则是让世界崩塌。________________可以救,________________是救不了的。

    A . 不是善良的人落井下石,而是恶人作恶;沦陷的人性;沦陷的人 B . 不是恶人作恶,而是善良的人落井下石;论陷的人性;论陷的人 C . 不是善良的人落井下石,而是恶人作恶;沦陷的人;沦陷的人性 D . 不是恶人作恶,而是善良的人落井下石;沦陷的人;沦陷的人性
二、句子默写
  • 7. (2019·松北模拟) 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 (1)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 (3) 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4)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 (5)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6)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7. (7) 其岸势犬牙差互,。(柳宗元《小石潭记》)
三、文言文阅读
  • 8. (2019·松北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黑公移山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 (1) 解释文中划线字。

      ①指:

      ②固: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 (3) 请用原文语句填空。

      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邻人之遗男也“”,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

四、现代文阅读
  • 9. (2019·松北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太空垃圾对航天器构成潜在威胁

        ①随着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发射航天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太空垃圾也相应增多,专家估计,目前,地球轨道上直径超过1厘米的太空垃圾数量,已超过75万件。

        ②大空垃圾的来源很多,有运载火箭的残骸、宇航员进行舱外作业时不慎丢失的工具等。退役的人造卫星,若没能坠入大气层烧毁,就会成为长期环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如果两枚航天器不幸发生碰撞,则会产生大量碎片,造成更多的垃圾。例如图09年,美国的通信卫星“铱星33号”与退役的俄军事卫星“宇宙2251号”在近地轨道上相撞,产生大量的碎片。这些碎片之间还继续相互撞击,产生更多更细小的碎片,形成级联效应。

        ③太空垃圾会破坏正在运行的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即便是极其微小的太空垃圾,也会因巨大的相对速度造成严重的破坏,它们会像子弹一样击穿卫星、空间站等昂贵的航天器。太空垃圾不断增多,会导致环绕地球的轨道被大量的太空垃圾所占据,人类将因此无法继续安全地发射新的航天器。

        ④对于依旧飞行在轨道上的垃圾,科学家则仍然在寻找对策。目前,航天大国都已经意识到绝对不能再任由太空垃圾增长下去,毕竟大型卫星、宇宙飞船、太空望远镜都是动辄上亿的金贵货。

        ⑤当然,初步的计划以及构想还是有的。一些学者提出,可以通过机器人、绳网、电磁线缆、激光等手段对付太空垃圾。欧空局就计划研发一种轨道清理卫星,携带绳网、机械臂等装置,将捕获的退役卫星一同带回大气层烧毁。这种名为欧洲离轨器的卫星,最早有望在2023年升空。另一种方案的难度则要大得多:从地面或者太空向这些垃圾发射一束激光,利用产生的光压来迫使其改变飞行轨道,最终让其坠入大气层烧毁。

        ⑥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空间监视系统已经在实时监控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如果国际空间站等高价值航天器面临相撞风险,可以实施紧急变轨,避开垃圾。不过,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只有不到3万枚,与小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相比,数量微乎其微。对于10厘米以下的太空垃圾,现有监视系统依然力不从心。

    (文章选自2019年03月01日《科普时报》,内容有删改)

    1. (1) 文中介绍了哪三种太空垃圾?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2. (2)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每个横线只填一种说明方法)

      ①例如图09年,美国的通信卫星“铱星33号”与退役的俄军事卫星“宇宙2251号”在近地轨道上相撞,产生大量的碎片。

      ②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只有不到3万枚,与小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相比,数量微乎其微。

    3. (3) 太空垃圾会对航天器构成怎样的威胁?
    4. (4) 对于依旧飞行在轨道上的垃圾,科学家都有哪些计划和构想?
  • 10. (2019·松北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这就是母亲

    蒋勋

        ①一月七日,我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的快车,上了车我就放斜椅背,准备休息或看书。

        ②车快要启动前,忽然听到喧哗吵闹的声音,从七号车厢的后端入口处传来。许多乘客都被这不寻常的骚动惊扰,回头张望。

        ③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贴在身边,但是看不到人。是粗哑近于嘶吼的声音,仿佛有人趴在车门边,一声一声地叫着:“你带我去哪里呀——你带我去哪里呀——”

        ④然后,七车厢的乘务小姐神色仓皇地出现了,引导两位纠缠拉扯的乘客入座。

        ⑤车子缓缓开动了,这两位乘客终于坐定,就在我座位的斜前方。

        ⑥其中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妇人,身躯很胖,脸有点变形,她继续嘶吼咆哮着:“你要带我去哪里呀——我不要去——”她像耍赖的孩子,双脚用力踩着车厢地板,用手猛力拍打前座的椅背,吼叫:“我不要去”

        ⑦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它较远的空位上。

        ⑧我曾在公交、地铁、火车、飞机上遇到过衰老的人、肢体残障的人、失明的人、手脚抖动的帕金森症患者,但还是第一次遇到“智障”的乘客。

        ⑨我没有想过,身体有这么多艰难。智障,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艰难吧。

        ⑩我在斜后方看着这智障的妇人:肥胖得有点失去了轮廓的躯体,浓黑的眉毛,宽而扁平的额骨,张着嘴,粗重的喘息,不断四下张望的仿佛被惊吓到的眼神。

        ⑪这样不安、这样躁动、这样仓皇、这样惊恐,仿佛被围猎的野兽,无处可逃。

        ⑫我或许也被吓到了吧,便一直凝视着这智障的妇人。她忽然回过头,跟旁边一直安抚着她的另一个妇人说:“我要吃——”

        ⑬另一个妇人年龄在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很苍老,一脸皱纹,黧黑瘦削,但是身体看起来还算硬朗,脊背僵硬地挺着。她即刻从一个手提袋里拿出一包鳕鱼香丝,递给智障的妇人说:“吃啊,乖喔——”

        ⑭智障妇人迫不及待,一把扯开玻璃纸袋。一条一条像纸屑一样的鱼丝飞散开来,撒落四处,老妇人赶快俯下身去,一一拾捡,放进智障妇人的手中。

        ⑮有一些飞散在我身上,我捡起来,交给老妇人,她回头说:“谢谢。”

        ⑯我笑一笑,问她:“女儿吗?”

        ⑰她点点头。

        ⑱她的女儿把鳕鱼香丝塞进口里,大口咀嚼,鱼屑一片一片从嘴角掉落,母亲则不断为她擦拭着。

        ⑲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会不时地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满车厢的乘客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⑳母亲耐心地说:“出去走走啊,闷在家里怎么行?我们在别处旅行不是也坐火车吗?”

        ㉑一位年近八十岁的母亲,照顾一个年近五十岁的智障女儿,那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啊!作为母亲,她曾经厌烦过吗?愤恨过吗?觉得羞辱过吗?想要逃避过吗?

        ㉒我在斜后方,陷入深思,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做得比这位母亲好。

        ㉓母亲安抚了躁动惊惶的女儿,女儿仿佛睡着了,母亲为她盖上外套。趁女儿睡着,她从手提袋里拿出像是女性刷睫毛的小圆筒,抽出沾着黑膏的小刷子,为女儿刷染头上花白的头发。车窗外夕阳的光,映照在母亲挑起的一缕一缕的发丝上,发丝由白变黑。

        ㉔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比艺术更重要的功课,比美更重要的功课。

    (选自《读者》2018·18略有改动)

    【注】蒋勋,生于1947年,男,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1. (1) 文章题目中的“母亲”,既指,又指
    2. (2) 我为什么说“智障,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艰难吧。”
    3. (3) 结合语境,分别揣摩文中⑦段和⑲段两处划线词“惊惶”的原因。

      ①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他较远的空位上。

      ②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会不时地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满车厢的乘客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4. (4) 第⑬段画线句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请你分析此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5. (5) 文章结尾说“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比艺术更重要的功课,比美更重要的功课。”请结合文章中作者流露出米的情感,说说作者要做的“生命的功课”可能是什么呢?并阐述理由。
  • 11. (2019·松北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①“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读唐代魏征所写《述怀》中的诗句,很难不被作者的格局与胸怀所感来。人生路没漫,能不能砥砺志气、激发意气,的确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发展、精神境界。

        ②古人云:“胜负之征,精神先见。”做人做事,都应该有那么一股子气。

        ③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纵观历史长河,那些经得住岁月冲刷的,往往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涤然”;那些能让后人启迪思维、浸润心灵的,大多是清正风气、嘉言懿行。从“三过家门而不入”到“鞠躬尽疼,死而后已”,从“药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吃别人嚼过的候没味道”“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抚今追昔,种种凛然意气、凌云志气、冲天豪气,长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为一代代人确定了精神坐标。

        ④有什么样的精气神,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意气风发还是颓靡消沉,局面肯定大为不同。一个人如果干事创业缺乏意气,就容易踟蹰不前、安于平庸。这样的人或是患了“守摊病”,工作力度递减,降低标准、坐吃老本:或是得了“不为病”,工作束手束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是生了“畏难病”,缺乏直面困难、解决矛盾的担当和勇气,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难题就低头。在这些人身上,暮气沉沉、缺乏朝气,做工作自然难以迸发锐气。

        ⑤“气者,人之根本也”。葆有强大的意气、志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始终拥有往前冲的力量。风沙中,焦裕禄斩钉截铁,“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浪涛里,王继才意志如钢,“我一定把岛守好,直到守不动为止”。一首经典老歌有这样几句歌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为什么革命人能永远年轻?就在于他们在拼搏中投入了情感的力量,在奋斗里保持了激情的状态,由此激荡起枕戈待旦的干劲,蓄积了舍我其谁的意气。

        ⑥“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前进路途中,我们纵然会遭遇改革的“拦路虎”、发展的“绊脚石”,但即便千难万难,也要像“站立在海中的岩石”那般,经得起海浪的冲击。坚定意志、弘扬正气,不为利益所困、不为得失计较、不为私利左右,拒绝知难而退、患得患失,警惕固守陈规、疲沓飘浮,就不会被困难所扰,才能意气风发阔步向前。

        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做改革开放过程中冲锋陷阵的“闯将”,当民族复兴进程中攻城拔寨的“尖兵”,尤其需要凛然意气、凌云志气、冲天豪气。意气常存,如朝阳始起;蹲厉风发,似蓓蕾初绽。唯如此 , 船到中流才能勇立潮头,人到半山才能愈战愈勇,凝聚起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9日有改动)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指出下面两个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每个横线只填一种论证方法)

      ①风沙中,焦裕禄斩钉截铁,“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浪涛里,王继才意志如钢,“我一定把岛守好,直到守不动为止”。

      ②前进路途中,我们纵然会遭遇改革的“拦路虎”、发展的“绊脚石”,但即使千难万难,也要像“站立在海中的岩石”那般,经得起海浪的冲击。

    3. (3) 文章第④段,列举了哪三种工作状态?
    4. (4) 结尾一段中划线词“如此”指的是什么?
五、作文
  • 12. (2019·松北模拟)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诗圣杜甫有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大诗人白居易也有诗云:“此时无声胜有声”,告诉我们在无声处体会蕴涵着的深深的情感。

    请以“于无声处品真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一个小伙子准备去打猎,他带着猎枪、弹药和准备用来装猎物的袋子。出门前家人都劝他把弹药先装好,可是他不理会,说看见了猎物后再装也来得及。说完就出发了。小伙子来到一个湖边,看到一大群野鸭正在湖面上嬉戏。他高兴极了,心想着要是一枪打去,至少也能打中七八只。于是他赶紧往猎枪里填装弹药,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只野鸭发现了他并发出一声叫喊,所有的野鸭都扑腾着飞了起来,朝着树林深处跑去了。等到小伙子拾起装好弹药的猎枪开始追的时候,鸭群早就不见了踪影。他想再我点别的猎物,可是什么也没发现。最后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双手空空地回到家中。

    要求:①所写文章的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