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高考模拟检测(...

更新时间:2020-03-09 浏览次数:331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公元前706年,随国大夫季梁与随君论述治国之道:“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夫民,神之王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这表明春秋时期(    )
    A . 奴隶制几经风波后重新稳定 B . 开始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C . 社会发展逐渐陷入停滞之中 D . 天命神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 2.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西汉初年,谋士贾谊提出两方面治国措施:其一日:割地定制,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地尽而止”;其二曰:定礼制,对同姓王在制度、名号、衣、器物等方面提出具体礼制来标示其等级尊卑。这些措施(    )
    A . 希望重建西周制度 B . 意图放弃无为而治 C . 意在加强中央权威 D . 利于诸侯巩固统治
  • 3. (2020高二下·泰安期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说的是科举制,这一制度创立于隋唐,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曾有人对唐朝进士出身情况做出了如下统计,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

    A . 依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B . 兼顾寒素、小姓,扩大选拔范围 C . 沿袭以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D . 杜绝了世代公卿、门阀恩荫现象
  • 4. (2020高二下·鹿泉月考) 中国古代的多数地主选择了租佃方式,“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佃农有了一定的承退佃自由,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这说明租佃方式(    )
    A . 逐步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B . 损害了地主利益 C . 有利于新生产方式出现 D . 巩固了小农经济
  • 5.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    )
    A . 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 B . 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C . 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弛 D . 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
  • 6.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1914年至1919年,孙中山总结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言论中多有封建军阀的窃夺与背叛,而到1920年至1925年期间,孙中山在反思时,则更多的将之归结为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妥协,以及缺真正的革命理论和目标,孙中山之所以做出这的改变是由于(    )
    A . 继承了他一贯的思想原则,对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刻 B . 国内安稳的环境有利于他进行理论的、系统的总结 C . 他的革命思想受到了冲击,促使他发生了关键转变 D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极大影响了他的思想
  • 7. (2022·潮州二模) 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
    A . 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 . 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C .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 . 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 8. (2020·延边模拟) 2019年11月5日—10日,习近平出席并宣告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这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同时,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达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这表明( )
    A . 中国旨在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 B . 中国崛起并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 C . 中国进口贸易量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D . 中国政府成功化解了国际贸易壁垒
  • 9.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在马克思看来、(罗马)法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定社会关系相互关联。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法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如此,法便成为一定生产关系这个“真实”表面的“面具”,只能含蓄的反映“事实”。这表明他认为(    )
    A . 罗马法是凌驾社会具体存在形态下的产物 B . 罗马法在特定社会阶段,可维系社会稳定 C . 罗马法具有时代性,并体现一定阶级属性 D . 罗马法可随时代发展完善,实现其约束力
  • 10. (2020高三下·大庆开学考) 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美国在18世纪70年代的10年中,各州“选举宣誓对代表的训令、群众大会、委员会及协会出现,都从立法机关的大门外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压力,增加了对于政治决策的影响。”这种情况被称为“抗议的政治”,这表明美国(    )
    A . 掌握政权的保守派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B . 人民群众为美国取得丰硕的民主成果做出了贡献 C . 人民群众在革命期间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极大重视 D . 人民群众有权参与制定美国各州法律及训令
  • 11. (2023高二下·迪庆月考) 20世纪5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指标占同期世界总量的比率。此表反映出(    )

    美国

    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

    GNP

    36.3%

    15.5%

    工业生产

    48.7%

    24.7%

    出口

    22%

    18.6%

    黄金储备

    49.6%

    11.5%

    A . 美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B . 欧洲一体化制约了各自经济增长的速度 C . 日本借助马歇尔计划援助经济获得发展 D . 美、日本、西欧三足鼎立格局初步形成
  • 12.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1939年9月,“波兰战役”爆发,德国侵占波兰。次年,德国将这场侵略战拍成故事片《火的洗礼》,并在进攻挪威时放映,以打击对方斗志;而英国则将这部电影更名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放映,丘吉尔还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罗斯福和斯大林,这说明(    )
    A . 电影伴随着战争凸显宣传作用 B . 这时东西方文化存在严重对立 C . 历史影片能客观还原事实真相 D . 立场差异影响电影的使用功能
二、材料分析题
  • 13.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作家凡尔纳以空想的方式将当时的科技成果神奇化,大胆猜测、热情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并对种种社会弊端进行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刺,生前其作“光是无插图小型本便销售了约160万部”。七八十年代,明治文坛掀起“凡尔纳翻译热”,作品热度仅次于莎士比亚,成为中国作家“改译”的基础。1902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创办《新小说》杂志,将《海底旅行》归类为“科学小说”进行连载,并亲译介绍西方少年探索冒险、同舟共济精神的《十五小豪杰》。同年4月,赴日留学的鲁迅订阅了该杂志,翌年秋译成《月界旅行》,讲述三名探险家乘坐空心炮弹飞往月球的故事。鲁迅译本重“科普”而轻“幻想”,“不适于我国人者”多有删节与调整;采用章回体,加入对偶的破题诗,但正文“掺用文言俗语”,随处可见“自由、人民、进步、法则、研究、发明”等新词汇。鲁迅认为:“(读者)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摘编自(日)山田敬三《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纳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中国作家译介凡尔纳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 14.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4年,沙俄设立地方自治局以管理地方性经济事务。财产资格和阶级出身的限制确保贵族在民选机构中占绝对优势,但农民和城镇市民亦是机构的基本成分构成。地方自治改革之初,初等教育经费由农村公社承担,教室简陋,教师大多由识字的农民或退役士兵担任。90年代,地方自治局开始提供大量低息贷款和无偿资助用于学校及配套设施如附属夜间收容所和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多地承担教师工资、购置学习用品和取暖、照明、修缮校舍、雇佣更夫等开支;设立学校管理局进行调查和教育统计工作促使更多的人获得初等教育。当然,地方自治局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土地税,导致与土地息息相关的农民对这些举措仍态度“冷漢”,令自治局人士大为光火。

    ——摘编自张广翔、李青《19—20世纪初俄国地方自治局兴学之举》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90年代沙俄初等教育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90年代沙俄初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 15.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申纪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建国初期,她挨家挨户动员妇女下地但效果欠佳,于是在村里改革工分制度,首倡男女同工同酬,被《人民日报》详细报道,这原则最终写入五四宪法。1971年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时,地坚辞不干;不得不去妇联工作时,提出了“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要住房、不定级别、不坐专车、不脱离农村”的要求。改革开放后,她根据西沟村的历史与现状,在“个人口粮田都放了”的同时,两万多亩山林仍属集体所有,并先后办起了铁合金厂、纪兰饮料公司等村办企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地始终代表基层农民说话,“贫困问题、三农问题、修路问题、土地问题等等,年年说”。作为全国劳模,她曾在各地巡回演讲数百场,她坚持“做不到还不如不说”,言行致、始终如一。

    ——摘编自畅引婷《共和国见证者的生命足迹》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申纪兰对新中国建设做出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申纪兰等劳动模范体现的时代精神。
三、论述题
  • 16.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カ所能专制。入仕得官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高,“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吾人反治国史,见中国有君主,无立宪,以谓是必“君主专制”。何以必削足适履,谓人类历史演变,万逃不出西洋学者此等分类之外?然则中国社会,自秦以下,其进步何在?曰:亦在于经济地域之逐渐扩大,文化传播之逐次普及与夫政治机会之逐渐平等而已。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针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不能照抄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