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 | 出处 |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 | 《史记·吴王濞列传》 |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 | 《淮南子·诠言训》 |
“时吴王亦有铜山铸钱,故有吴钱,微重,文字肉好,与汉钱不异。” | 《西京杂记·卷三》 |
政治重心 | 经济重心 | |
秦汉帝国 | 北方 | 北方 |
隋唐帝国 | 北方 | 向南方转移 |
材料一
唐代以前的城市,大都具有很浓的政治军事色彩,魏晋时期的名城如洛阳、江陵等首先也是政治中心。先秦以来的城市城郭制也能说明这一点,“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与郭,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古代城市的政治和军事性质。唐代前期,城市的政治军事色彩也很浓。前期的国际都会长安和洛阳,一个是都城,一个是陪都,而后期兴起的扬州和益州。则有“扬一益二”之称,体现了唐后期综合性城市的兴起。
——摘编自肖建乐、孙德华《唐代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
州级城市在宋代发展较快,尤其在沿海、沿江出现了一批较大的城市,这些都与草市息息相关。宋代州军在最多时达351个,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如信阳军在南宋时还不如江淅“州军一草市”,岭南的一些偏僻的州军也很落后。这与当地商品经济落后,草市不发达有关。
——摘编自周宝珠《试论草市在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
明清时代,像北京,作为首都。它是根据“王制”的需要来兴建宫殿、住宅、街道的。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市镇,则并非如此,它们完全是因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市镇的建设也是无计划的,只是根据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在某一地方集中了某种工商业,所以其分布(布局)也不是遵“王制”的。
——摘编自方如金、赵瑶丹《明清市镇经济的特点与影响——以江浙地区为例》
材料
朝代 |
特点 |
中央 |
地方 |
秦 |
传承开创 |
皇帝、三公九卿 |
郡县制 |
汉 |
汉承秦制 |
中朝、尚书台、外朝 |
郡国、州、郡县 |
隋 |
承前启后 |
三省六部制 |
州、县二级 |
唐 |
发展完善 |
三省六部制 |
道、州、县三级 |
宋 |
进一步加强 |
二府、三司、参事 |
路、州、县 |
元 |
有新发展 |
一省二院 |
行省制 |
明 |
空前加强 |
废丞相设内阁 |
废行省设三司 |
清 |
发展顶峰 |
康设南书房 雍设军机处 |
——摘编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摘编自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从西汉到隋唐的一千余年间,儒家学者偏重名物制度、章句训诂,讲求的是师承家法,对经义本身却无多少争论。反映在察举和科举的各种通经考试上,只是墨义、注疏,不允许对义理内涵作自由发挥。………从北宋中期起,唐代以来主要以诗赋、帖经、墨义取士的做法受到了抨击,经义考试逐渐在科举中取得了重要地位。当时的经义考试,既可承袭旧说,又可自为立说。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顾(炎武)王(夫之)两先生,是讲程朱理学的。黄(宗羲)先生是讲陆王之学的。他们读书都极博,考证都极精,而且都留意于经世致用,制行又都极谨严,和向来空疏、迂阔、猖狂的人,刚刚一个相反。……反观国内,则朝政日非,民生日困,风俗薄恶,寇盗纵横,在此都觉得相沿的治法,有破产的倾向。稍一深思熟虑,自知政治上、社会上都须加一个根本的改造。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