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流出人口 |
19世纪初 | 14.5万 |
19世纪50年代 | 260万 |
19世纪中﹣20世纪初 | 每年近100万 |
材料一:在白银的跨大陆流动大潮中,中国和欧洲的金银比价差距是一个主要动力。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早年是1:3甚至更低,明初大概是1:6~1:5,随后1:8~1:7,直到清代仍高于欧洲,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1:10,甚至更高(按照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1934年的数据,1643~1650年金银比价为1:15.45)。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根据学者德科民(De Comyn)的计算,1571~1821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银子共计4亿比索,其他中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注入中国。白银的注入,不仅使元之后历朝帝一屡次禁银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使得中国经济加速货币化,无意间进入全球化搅拌之中。
——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倍。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虽然得不到有关全球化状况的统计数字,但据一位经济学家估计,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生活水平是欧洲宗主国生活水平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更加准确的说,我们知道,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中其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工资却略略增长了5%,从而使生活水平提高了35%以上。西欧其他国家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之间展开货币战、贸易战,使危机一发不可控制。各国货币金融缺乏一种协调机制,各国只根据本国经济决定货币政策,从来没有在国际货币制度和规则方面进行过合作和协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矛盾越来越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与贸易战有关。
——摘编自据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自1923年创刊以来,从未停止过对大洋彼岸的中国的关注,很多中国人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一张张面孔串起一段段历史,《时代周刊》封面与国际大时代一起流转变幻,直接折射出美国立场与视角下的百年中国变迁。
时间 |
封面人物 |
主题特征 |
1924年~1949年 |
蒋介石(9次)、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溥仪、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陈诚、毛泽东。 |
既多但专,重笔描绘蒋中正 |
1949年~1977年 |
毛泽东(8次)、周恩来(5次)、刘少奇、林彪、蒋介石、李富春、罗瑞卿、陈毅、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尼克松中国之旅、邓小平。 |
悲观审视,遥望红色的中国 |
1978年~1998年 |
邓小平(6次),邓小平与卡特,邓小平与毛泽东,普通中国人,中国老妇女,中国驻香港警察,江泽民。 |
喜忧参半,几度垂青邓小平 |
1999年~2019年 |
毛泽东,温家宝,习近平,成龙,周润发,周杰伦,周星驰,韩寒,李彦宏,姚明,刘翔,郭晶晶。 |
情绪复杂,多维视角绘东方 |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时期,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并对该态度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概述和评价准确,逻辑清晰。)
材料一:《1787年宪法》及修正案
时间 |
文献 |
内容 |
1787年 |
1787年宪法 |
众议院人数及直接税税額,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 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 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 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再加上所有其他 人口的五分之三。 |
1869年 |
第15条宪法修正草案 |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与担任公职权,不得因种 族、肤色、出生地、信仰或以前是奴隶而被任何 州加以拒绝和限制。 |
1870年 |
第15条宪法修正案 |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 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和限制。 |
材料二:1870年2月,美国第15条宪法修正案在国会获批准。废奴主义者威廉•格里森赞美它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行动,能与这个了不起的、静悄悄的、突然将四百万人从拍卖场转移到投票箱前的修正案相比。”但共和党激进派亨利•亚当斯评论说,第15条宪法修正案“更突出的特点在于它过大于功”。
﹣﹣摘编自梅祖蓉《公民权与政治权利的伸张与妥协》
材料:与俄国达成外交谅解的可能性一直诱惑着巴黎的官员们,因为自一战爆发后在一场战争中由两线齐头并进对抗德国的情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恢复战前的法俄联盟的障碍甚至比阻碍法意修好的因素更可怕:站在法国立场上,一直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站在俄国立场上,它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这就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作为1919年和平解决的主要受益方,法国通过对东欧国家予以财政支持和政治保护,有力地维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而那些东欧国家也从同盟国的失败中捞取了很大利益。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
﹣﹣摘编自(美)科勒著《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材料 武曌以一女流称帝,是史无前创的事。这国然由于她本人具有非常的才力和野心,同时又有兵权的凭借,但除此以外,她还遇到一个特殊的时会。假如在以儒家思想盛行蔚成风气的时代中,武曌的称帝野心是难以实现的。此外武曌又在政治上扶起一个新兴阶级,用以代替唐初的功臣集团。唐初的功臣集团分子,大半是西魏、北周和隋的统治阶级的后裔,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因此唐初关东江左的人士,在政治上甚受屏抑。武曌乃扶持他们,以与旧功臣集团对抗,作为发展她的政治野心的资本。她以皇后握政后,便以“进士科”的考试吸收新进人物,渐而造成一种新兴的统治阶纵。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