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励志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

更新时间:2020-05-19 浏览次数:205 类型:月考试卷
一、解答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
  • 1. (2019七上·珠海期中)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 干栏式房屋 B . 半地穴式房屋 C . 出土的稻谷 D . 铜鼎
  • 2. (2019·厦门模拟) “全球华人,同根同源,不忘初祖,爱我中华”,这是2019年3月“中华民族万姓先祖报恩祭祖活动”的一段祭文。祭文中“初祖”是指(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炎帝、黄帝 D . 尧、舜、禹
  • 3. 2019年1月,陕西刘家洼遗址对外发布的考古成果中,有刻“ 芮公 ”等字样的青铜器。 根据考古推知,刘家洼是春秋时期封国丙国的都邑。由此可以得知 (   )
    A . 墓主的身份是天子 B . 国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 C . 芮公 ”字体是甲骨文 D . 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 4. 根据如图判断,与其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5. (2017·福州模拟)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语句赞颂的伟大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 6. (2019·益阳)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 .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 7. (2019七上·闽清期中) 小张在笔记本中有以下关键词: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 . 百家争鸣 B . 商鞅变法 C . 焚书坑儒 D . 孝文帝改革
  • 8. (2019·福建) 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
    A . 延续分封制度 B . 增强地方势力 C . 恢复社会经济 D . 实行中央集权
  • 9.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弊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 . 李冰 B . 蔡伦 C . 祖冲之 D . 毕昇
  • 10. (2016·深圳) 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    )

    A . 第一手资料 B . 第二手资料 C . 实物资料 D . 影像资料
  • 11. (2017·宁德模拟)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以下属于其历史功绩的是(    )

    A .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B . 开通大运河,加强南北交流 C . 八股取士,培养奴仆 D . 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 12. (2019九下·泉州模拟) 西方人认为科举制度“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们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
    A .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B . 保证官员清正廉明 C . 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 .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 13. (2018·福建) 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    )
    A . 促进了民族交融 B . 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C . 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D . 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 14.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A . 商朝、秦朝、三国 B . 隋朝、唐朝、元朝  C . 商朝、唐朝、明朝 D . 秦朝、唐朝、十六国
  • 15. 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在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美国人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有一次,他们要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美国人竟达10万人。这主要是因为(    )
    A . 美国正遭遇经济危机 B .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C . 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 D . 苏联与美国关系友好
  • 16. (2019·福建) 罗斯福上台后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不到两年,联邦最高法院却裁定该法案违宪。由此可见,对该法案的不同处理是基于美国(    )
    A . 社会环境发生变化 B . 政治体制得到完善 C . 权力制衡逐步强化 D . 社会性质日渐转变
  • 17. 罗斯福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进攻指的是(    )
    A . 德国突袭波兰 B . 德国突袭苏联 C .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 诺曼底登陆
  • 18. 1943年,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说:“此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此役是(    )
    A . 珍珠港战 B . 德国进攻波兰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柏林战役
  • 19. 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2019九下·泉州模拟)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 B . 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中苏联对日宣战的决定,体现了强权政治 C .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说 D .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 21. 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 马歇尔计划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22. (2017·福建) 2016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某一国际组织,这被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挫折。该国际组织是(    )

    A . 三国协约 B . 北约组织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欧洲联盟
  • 23. 以下对表格所示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

    1970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

    国家.

    年份

    美国

    西欧

    日本

    1951年

    48.60

    2080

    1.60

    1970年

    37.83

    28.80

    9.50

    A . 美国所占比重增大 B .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C . 美国丧失霸主地位 D . 西欧所占比重下降
  • 24. “猛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此语是(    )
    A . 对八一九事件的认识 B .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C . 对苏联解体的反思 D .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评论
  • 25. (2019·广东)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多次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2019年5月美国宣布,将进口自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特朗普的做法(    )
    A . 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宗旨 B . 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 . 阻碍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 . 背离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正如文人学士诅咒皇帝“焚书”那样,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正是这种普遍的憎恶,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继承人,成了民众奋起造反和秦始皇去世不久秦王朝很快覆灭的原因。不过,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
    2. (2) 你同意作者“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注:①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水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

    ②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

    材料二: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爱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
    4. (4) 阅读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或启示?
  • 29. (2019九下·厦门月考) 材料论述。

    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推进打败敌人的统一的军事战略与相互协调的军事行动。之后在北非,英法美联盟取得了北非战役的胜利;在欧洲盟军击败了意大利法西斯,实现了诺曼底登陆,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在东亚,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中国摆脱了单独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孤立无援的处境。中国战场对日本的巨大牵制,美军从西太平洋上的强大反攻,以及最后苏军出兵东北,这三种力量的汇合,加速了日本的溃败和投降的进程。

    ﹣﹣摘编自罗荣渠《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

    1. (1) 指出诺曼底登陆的重大意义。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