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24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 1. “北京人遗址出土近10万件石器,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A .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B . 过群居生活 C . 使用石器,会使用火 D . 能够直立行走
  • 2.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下列可作为研究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状况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 书籍《半坡仰韶文化谈》 B . 河姆渡人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C . 纪录片《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半坡居民半地穴网形房屋复原图
  • 3. 绘制年代尺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时空观念”。小张同学借助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到以下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 . ②是由大禹建立D C .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③开始 D . ①②③都处于封建社会
  • 4. 有学者指出:“(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五十三人,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进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 巩固了西周疆土 B . 确立了等级制度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 促进了民族交融
  • 5. 历史地图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王室衰微.春秋争霸 B . 七雄并立.鹿死谁手 C . 大浪淘沙,分久必合 D . 烽火连天,民不聊生
  • 6. 我国考古学家在许多战国时期墓穴的考古中发现了许多青铜器。仔细观察图一和图二,可以推测春秋战国时期( )

    A . 青铜器普遍使用于日常生活 B . 青铜制造水平超过前代 C . 达官显贵喜欢用青铜器陪葬 D . 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
  • 7. “____说太守赛神仙,____岷丰枯只等闲。布鱼嘴巧分水,世依宝瓶好耕田,界堰飞沙循天道,遗业赓续是人寰。产嘏绵延越千载,赞歌悠长唱不完。”这首藏头诗寓意深长,它赞美了( )
    A . 秦长城 B . 秦灵渠 C . 郑国渠 D . 都江堰
  • 8.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实践中,体现了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A . 主张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 B .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C .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 D . 创立儒家思想
  • 9. (2019·益阳)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 .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 10. 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是( )
    A . 武王伐纣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楚汉之争 D . 黄巾起义
  • 11.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建立初期)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
    A . 休养生息 B . 重农抑商 C . 严刑峻法 D . 重文轻武
  • 12. 历史漫画能简明地反映一定的历史现象。

    右图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州牧割据 B . 朋党之争 C .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D .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 13. “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后,不仅改变了世界文化面貌,还引起了传播媒介的技术的变革。”据此可知,造纸术的改进( )
    A . 促进世界文明进步 B . 推动文学绘画发展 C . 促进书法艺术进步 D . 提高大汉王朝国威
  • 14. 历史解释是以史实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春秋时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 B . 东汉刘秀统治时期形成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C . 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 15. 孙武曾说过:“兵者,诡道也”,可见对战争胜负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不仅是实力。以下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 16. (2021七上·朝阳期末)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9年的中国局势的是(    ) 
    A . B . C . D .
  •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大多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白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仍然创造J出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祖冲之——网周率 B . 贾思勰——《女史箴图》 C . 顾恺之——《兰亭集序》 D . 王羲之——《齐民要术》
  • 18. 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
    A . 环保意识的增强 B . 生产技术的进步 C .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 自然条件的优越
  • 19. 根据右图目录提供的关键词,你认为最恰当的单元主题是( )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20.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灭六国②西汉建立③东晋灭亡④文景之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第21-23题各16分,第24题12分,共60分)
  • 2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这种双向融合的现象,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

    ——摘编白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材料二春秋时期,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于是,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此外,本来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战国时,不断扩大的华夏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为秦汉“天下为一”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田旭东、周苏平《春秋》等

    材料三右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的历史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3. (3) 根据材料三“示意图”,指出人口迁徙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徙带来的积极影响。
    4. (4)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 22. 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郴州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庆祝这一活动开幕拟举办

    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专题展活动。

    展区一:地理篇

    展区二:人物篇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摘自《汉书》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

    类拔萃的人物也。——摘自翦伯赞(历史学家)

    展区三:文物篇

    1. (1) 写出展区一《丝绸之路路线图》中字母A代表的丝绸之路起点地名。根据展区一《海上丝绸之路》材料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
    2. (2) 依据展区二材料中“凿空”通往西域之路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3. (3) 展区三所示是某小组搜集到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请为文物展出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写出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作用。
    4. (4) 通过上述专题展,请以丝绸之路为例,概括中外文明交流的特点。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摘编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

    ——摘编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暴动,导致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反复.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 (1) 材料一中“卒定变法之令”中的“变法”指的是哪次变法?根据材料概括变法的内容。
    2. (2) 材料二中“魏主”指谁?材料反映了“魏主”改革的哪一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同答,孝文帝改革产生的明显的副作用是什么?改革又有何积极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改革对我国当今社会改革的启示。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汉时期历史大事记(部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格①②处的相应内容。
    2. (2)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