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本 | 至汉口 | 至宁波 | 至天津 | |
改组前 | 4两 | 4两 | 2.5元 | 6钱 |
改组后 | 1.5两或2两 | 2两 | 1元或0.5元 | 3钱或4钱 |
对表1中运费变化的推论最准确的是( )
时间 | 教师数量 | 学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1:10万) | 主要成就 |
1870年 | 1500 | 约35 | 1900年,柏林大学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数学学科、化学、生物等学科世界一流。1901-1920年,全球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60人,德国有19人,几乎全与大学直接相关。 |
1880年 | 1800 | 约40 | |
1900年 | 2700 | 约60 | |
1905年 | 3000 | 约70 |
对表2解读正确的是( )
材料一:1536年,英国颁布《亨利济贫法》,但直到19世纪,英国贫困问题持续恶化。政府虽然坚持自由主义的治理思想,但在促进就业、为工人尤其是童工提供受教育等方面进行立法,乡绅和工商业公司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学增《转型时期英国社会贫困及其治理》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曾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和农会,希望借此对贫苦农民发放农业贷款,以缓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困境。但是,贷款基本被处于乡村权力中心的士绅、地主、富农等截留,经办的金融机构也将贷款倾向于富裕群体。
——摘编自曾耀荣《近代乡村社会的贫困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贷款》
材料三: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立场。新中国始终重视反贫困工作,并实现了从“帮扶物质”到“扶志扶智”、从“漫灌”到“滴灌”、从“零散”到“体制”等多方面转变,近年更利用“互联网+”创新了工作。民族地区经历了从比学赶帮到对口支援、合作的过程。中西部地区也探索出了合理协调扶贫开发和保护环境的路径。这些巨大成就和显著经验,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摘编自谭清华《中国贫困治理七十年——扶贫政策创新视域》
材料: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停滞,更不是“僵化衰落的封建社会”,反而有多方面、较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较高水平的“帝制农商”社会体系。这一社会的基本演进趋势是,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但没有西欧那种全面、彻底的改变,与西方有交集,但不同步,仍然在中国传统的轨道上运行。
——摘编自赵轶峰《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赞成、质疑等皆可,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材料:乾隆时期,有大臣建议改革科举,甚至提出应“别思遴选真才之道”。近代以后,李鸿章、郑观应等主张改八股、停武举,并开考洋务科目、重视学堂。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废八股、试策论的主张。《申报》、《万国公报》等社会传媒持续参与。1901 年开始,袁世凯、张之洞等人逐渐争取到慈禧同意废除科举。在日俄战争的压力下,1905 年,张之洞等人抓住反对变革的军机大臣王文韶离职的机会,联合奏请迅速废科举、大兴学校。同日,清政府予以批准,并通过临时加开特科、进入学校等措施安排了大批旧科举人员。
——摘编自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
材料: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该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对于领海的宽度,近代以来出现过许多不同的主张。16世纪,西班牙等国采用以目力所及的地平线作为领海界限的视野说。17世纪,荷兰、英国等国家以在岸上拥有的实际力量来决定海上行使控制权的范围。18世纪,英美等国主张缩小领海宽度至事海里。在1982年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大多数国家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摘编自刘中民《领海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国际关系分析》
材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之际,一生仕途坎坷,生活困顿。杜甫的作品被后世誉为“诗史”。杜甫的“诗圣”典范地位是在宋明时期形成的,当时的文人弘扬杜诗“绪密而思深”的创作特点,褒扬他在困境仍坚守“忠君爱国,感事忧时”的君子之心。在东亚汉文学区域内,杜诗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各区域成为不同类型的文学典范。杜诗传入较早,但地位大体在13世纪以后才上升。朝鲜王室着重于其“忠义感慨,忧世愤激”的一面;日本在学者、僧人的宣传下而有了短暂繁荣。日朝对杜甫、杜诗的评价,总体是“拾宋人之余唾”。
——摘编自张伯伟《典范之形成:东亚文学中的杜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