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领略明理正直的德性纯真 ② 看到他们命中注定的幸运
③ 感受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 ④ 发现师夷长技的开放精神
|
② 藻井蕴涵的传统思想,能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无穷的审美意味
③ 要对传统思想进行革命性地批判,不谈藻井原本的象征意义
④ 可以把藻井样式用于现代设计中,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①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② 当人民群众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就以崭新的姿态,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③ 我国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管理国家事务,迸发出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④ 民主共和制为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人民因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①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更加务实有力
③ 宪法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根本法律依据
④ 法律制度是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① 科技部向国务院报送《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
② 国务院办事机构向各有关方面和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
③ 国务院办事机构赴地方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
④ 司法部会同科技部根据形势变化,对草案作出修改完善
① 对大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私家团与跟团游是互补商品
② 随着消费者收入提高,旅行社报出的优惠价是竞争关键
③ 旅行社可能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比以往更加注重投入
④ 旅行社可利用境外属地资源,提升服务品质来获得收入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在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 )
① 灵活用工有助于解决某些企业降本增效的难题
② 中央国有企业应使用自有员工,确保人才为我所有
③ 灵活用工可以缓解某些行业冷热不均的用工现象
④ 企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使得社会分工愈加精细
① 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
② 企业兼并、企业破产导致一部分人员失业,会使就业弹性系数上升
③ 如果社会投资趋势是从中小企业转向大企业,通常就业减少,但就业弹性系数不变
④ 在经济增长条件下,消费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就业弹性系数更高,创造的就业增量也更大
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线索。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索。
因政策措施不协调不配套不完善给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带来困扰的问题线索。
改进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通过登录中国政府网、下载国务院客户端或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直接向国务院反映问题。
“互联网+督查”建设是否就是一个数字技术应用的问题?运用政治学知识加以阐释。
民企扶贫的高光时刻
尹女士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投资近亿元,至少带动12个行政村5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羊繁育扶贫产业,带动3个乡镇1000多户贫困农民依靠产业稳定脱贫。在东乡族自治县,尹女士投资3800多万元,建成日产6万袋黑木耳菌棒加工及种植扶贫产业园。她说,这里的很多姐妹没读过书,只能做家庭妇女,我要为她们创造工作岗位。
在东乡县迎来2019年第一场雪的时候,西南的四川盆地正秋意盎然。秋风一起,山城重庆热辣辣的火锅也渐入佳境。食客们或许不会想到,那些新鲜蔬菜、特色肉类会与扶贫挂钩。
搭建起消费扶贫桥梁的,是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餐饮商会会长严女士。在严女士的带动下,该市工商联餐饮商会1900多家会员企业用以购代捐、以购代扶的消费扶贫方式,尽可能地采购贫困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这几年共计10亿元以上。
尹女士、严女士,她们只是中国民营企业扶贫大军中的代表。来自全国工商联台账信息系统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民营企业达到8.81万家,精准帮扶10.27万个村;产业投入753.71亿元,公益投入139.1亿元,安置就业66.15万人,技能培训94.1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16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许多方俗谚语虽浅近易懂,但不失深刻。例如,用“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比喻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人人都能理解的大白话儿比抽象复杂的政治语言更易深入人心。“先甜后苦如割骨,先苦后甜如过年”与家训的直陈训诫相比,方俗谚语的形象比喻与回环反复更让人印象深刻。“树怕根烂,人怕无志”“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嫌少”则是对学习者的提醒、告诫和劝谏。
有些负面俗语混杂在谚语中,影响了谚语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与群众的认可度。如俗语“无利不起早”“看人下菜碟”“人靠衣裳,马靠鞍”常被当作谚语使用,甚至成了庸俗的处世哲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方俗谚语仍然停留在口耳相传的层面,甚至走向消失。目前,我国方言志、地方志中所收录的方俗谚语的数量严重不足。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来谈谈对方俗谚语的思考。
有些人在观察社会时,看不到中国社会生活中有深层价值的东西,“有眼不识荆山玉”。一个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足以安放每一位有志者的理想: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城乡鸿沟的跨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这确实是一个既能感受个人命运浮沉,又能思考中华民族复兴大势的时代。
“认识不只是眼睛与事物的相遇。”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