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天台县赤城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

更新时间:2020-05-29 浏览次数: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八年级学生小明将所学的几个概念关系用图示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有(   )

    ①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②某市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犯罪分子

    ③某县县长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述职报告

    ④国务院要求各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享有“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一权力的机关是( )
      A . 人民法院 B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 . 人民检察院 D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 (2) 以下做法属于践行宪法的是( )
      A . 公交车上发现有小偷正在行窃,假装没有看见 B . 县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提醒父母珍惜权利 C . 放假出去游玩,为纪念在景区刻上“到此一游” D . 为了考出理想的成绩,在英语考试中偷偷翻书
  • 4. 近年来,“网络反腐”成为一大热词,小鼠标大力量,上至副部级官员、下至深圳20亿资产的村官,一批“老虎”“苍蝇”先后被打倒。这说明( )

    ①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②保证公民的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重要保证

    ③网络反腐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唯一途径

    ④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5. 随着电商的发展,网购假货问题非常突出。在学习宪法知识时,小华建议全国人大把网购假货问题写进宪法。对此,你的正确态度是( )
    A . 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网购的法律 B . 不赞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 . 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严惩网购领域的违法犯罪 D . 赞成。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6. 国家安全日有这样一部宣传短片:你觉得它是一杯水,但它有可能是硫酸;你以为它是一杯饮料,但它其实是汽油,请遵守规定,接受安检。这一宣传片旨在强调( )
    A . 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工作 B . 威胁国家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 C . 国家安全工作有时像饮料,有时像汽油 D . 要对一切事物持质疑的态度
  •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考虑到现实的物价水平,社会相关福利也逐步提升, 2019年养老金迎来了“十五连涨”,进一步提高养老金水平的需求。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同步调整。这说明我国公民享有( )
    A . 人格尊严权 B . 物质帮助权 C . 财产所有权 D . 生命健康权
  • 8. 研究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约63%的人表示气愤,约60%的人会选择“不干了或忍气吞声”。对此,你给农民工的正确建议是( )
    A . 当地政府部门静坐抗议 B . 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 C . 用网络发泄不满以引起关注 D . 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权益
  • 9. 根据宪法规定内容,我国保密法又规定,公民或法人开办网店、论坛、博客以及上网等行为不得泄露、涉及和传播国家秘密事项。由此可见,保守国家机密是( )

    ①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③公民的一项道德义务    ④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二、非选择题
  • 10. 法律是治国之本、安邦之基。邦国需要良法、更需要我们关注社会,了解法律,敬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老师在上道德与法治课时,出了一个谜语:法律地位它最高,若论效力也难超;时时都在你身边,敢为普通法撑腰。

    材料二: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确保脱贫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

    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解决违宪问题,让宪法真正成为判断人们行为对错的是非标准和判断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普通法律法规是否“合宪”的裁判规则。

    1. (1) 材料一中的“它”指什么?材料二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体现了它的哪一原则?
    2. (2) 材料二中国务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要让宪法成为“是非标准”和“裁判规则”的原因。
  • 11.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30位救火英雄被大火无情吞噬。其中一位救火英烈代晋恺,最后一条,记录了他今年的第14次扑火,他的朋友圈动态见证了他的无数个不眠之夜。材料三:网友们的反应:
    材料二:4月1日,网名为“龙卷风等你”的尹某在网上发布侮辱四川凉山救火牺牲的30名英雄的言论,引起了公愤,他不但不听网友劝说,还说“我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的自由”。目前已被警方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1. (1) 材料一中警方刑拘尹某维护救火英雄的什么权利?代晋恺的朋友圈折射了消防队员的日常,他们一次次“身赴火场只为守卫山川安宁”体现履行哪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2. (2) 根据材料,运用行使权利的知识,评析尹某的言行。
    3. (3) 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