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城东分校2019-2020学年七...

更新时间:2020-06-08 浏览次数:20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 1. (2020七下·东台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①斑lán  ②妇rú皆知   ③选pìn   ④   ⑤   ⑥商zhuó

    ⑦无xiá   ⑧颠pèi流离   ⑨山   ⑩   11    12 呜

  • 2. (2020七下·东台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liú chàng,意蕴悠长A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wǎn zhuǎn悠扬;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选择。唯有靠精心准备才能chù pèng到梦想的影子,越是黑暗时,越是不能熄灭生命的灯,越要点亮人生的光芒,越应该_B(脚踏实地/勤学不辍)地追逐梦想。

    1.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 (2) A处应该填的标点是:
    3. (3) 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横线上。

      B处的词语是:

    4. (4) 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 3. (2020七下·东台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B .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 , 而且一反既往了。 C .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 .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 4. (2020七下·东台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的是(    )
    A . 从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工人们无论遇到什么样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的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 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 5. (2020七下·东台月考)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品围绕祥子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B . 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 . 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也拒绝了和小福子再组家庭。 D . 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沦落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 6. (2020七下·东台月考) 名句默写。
    1. (1) 桃李不言,
    2. (2) ,可笑不自量。
    3. (3) 皮之不存,
    4. (4) ,吾将上下而求索。
    5. (5) 不患人之不己知,
    6. (6) 见贤思齐焉,
    7. (7) ,寒光照铁衣。
    8. (8)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9. (9)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哪两句诗:
  • 7. (2020七下·南通月考) 阅读下面名著节选,完成各小题。

        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1. (1) 上面这则材料选自先生(作者)的代表作,材料中的“他”有一个外号是
    2. (2) 他悲惨的一生中一直有一个的愿望,可是穷其一生也没能如愿。(人名)的死,让他彻底堕落。
    3. (3) 黑暗的旧社会让一个正直好强的青年人堕落成了城市垃圾。如果,你在北平的街头遇到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他,你打算对他说点什么呢?
二、阅读理解(45分)
  • 8. (2020七下·东台月考)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 (1) 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树阴满地、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心情。
    2. (2) 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妙处。
  • 9. (2020七下·东台月考)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 (1)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鲁肃过寻阳若孤

      非复吴下阿蒙④恐已

      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 (3)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 10. (2020七下·东台月考) 阅读《老山界》的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②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③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④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⑤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⑥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⑦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⑧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 (1)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 (2) 选文第①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3. (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 (4) “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5. (5) 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这个“坚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的?
  • 11. (2020七下·东台月考)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于先生

        ①于先生的眼睛很亮,但他喜欢眯着。于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曾对他的眯眼习惯做过解释。于先生从前是公社的公安员 , 公安员要经常“凝视”生活,他就顺理成章地养成了这个不好也不坏的习惯。“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于先生凝视着我们,开始了他的作文课。

        ②于先生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于先生教我们写作,常常要我们在文章的末段用抒情手法。“啊——”于先生把头往后一仰,胸脯挺起,两臂像扇子一样张开——却又停住了,然后改变一个姿势,俯身在讲台上,竖了一根手指(往往是右手的食指,因为用红笔批作文,他的食指往往是红的)在嘴前,于先生悄声道:“抒情,是的——抒情是味精,要使文章有韵味,一定要抒情。”于先生教我们写作,他自己也写,于先生的文章发表得很多。于先生一发表文章,总要拿到班上读给我们听。于先生要读自己的文章,神色有点诡秘,又有点羞涩。于先生的稿费领到不少,我听我们班一位姓黄的同学说(黄同学是教工子弟,家住于先生隔壁),于先生一领稿费,就要他老婆炒个鸡蛋给他补脑子。所以每次于先生一掏他的上衣口袋找稿子,我心里就想,今晚于先生肯定又有炒鸡蛋吃了。于先生读他自己的文章时,我们静悄悄的,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出了一声“啊——”。为什么知道于先生要念末段了呢?因为于先生在念末段前,总会稍稍停顿一下,清一清嗓子再念。后来我们和于先生之间渐渐有了默契,于先生读末段前的那十几秒时间,于先生用来清嗓子,而我们则用来酝酿发“啊”声的情绪。“啊——”我们喊一声,于先生笑了起来。

        ③于先生教作文教出了名气,十年前,于先生的一批弟子曾经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及县、校、年段等各种各样的学生作文竞赛奖。于先生把我们从初一带到初三,我们班学习园地里,总是贴满了作文奖状和一页页在风中哗哗作响的范文。于先生的弟子可以冠“于家军”的美名。我虽不是“于家军”中的人,但我当年是真心为“于家军”感到骄傲的。于先生也曾表扬过我的作文。我记得是一篇《学校的一天》,开头我这样写景:“校园操场边有一排合欢树,它们大概是因为‘合欢’,才紧紧地长在一起吧?”于先生在这句话下面给打了一条醒目的波浪线,还把文章拿到班上读给大家听。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④于先生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应该算那位姓赵的女生,她是我们那一代少年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于先生还宠爱过一位姓潘的山区孩子,潘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玩手指,常常十指叉在一起捏得满手嘎吱嘎吱响。赵同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潘同学后来好像落第,此后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当年于先生的作文弟子们,是否还记得于先生那时的眯眼动作,感叹词“啊”,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波浪线。

        ⑤至于于先生,我是前日刚刚遇上的。人胖了些,穿一套漂亮的西装,还是喜欢凝视人,而且让我快乐的,是他还记得我。我问于先生的近况,他告诉我,在台湾街买了店面,做水暖设备的生意。我替于先生高兴。于先生有了钱,这是好事。

    【注释】①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负责公社的治安和调解工作。

    1. (1)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于先生是怎样的人。
    2. (2) 品味下列句中两处加下划线副词,说说其妙处。

      爱用又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3. (3) “凝视”这个词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三、写作(40分)
  • 12. (2020七下·东台月考) 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有我,亲情多了一丝温暖,友情多了一份关爱,旅途多了一处风景......

    请以《因为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