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静安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02 浏览次数:29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20分)
二、填空题(20分)
  • 21. 请你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编号填空:A 一氧化碳;B 活性炭;C 氢气;D 氦气;E 二氧化硫。

      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是;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2. (2) 1mol氢气中约含有个氢原子。
    3. (3) 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利用CO2和NH3生产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 CO(NH22+X,则X的化学式为
  • 22.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和节约。
    1. (1) A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
    2. (2)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从宏观上观察:如图B所示,试管甲和乙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3. (3) 在如图C的空白处画出反应的微观过程。
  • 23. 图1 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2. (2) 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3. (3) t1℃时,把5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4. (4) 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写一种)。
    5. (5) 取固体a进行如图2实验,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烧杯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三、简答题(20分)
  • 24. 某废气中可能含有CO2、CO、H2O的一种或几种,按如图所示缓缓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进行检验。(浓硫酸起干燥作用)

    1. (1) 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B的作用是
    3. (3) 仅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
    4. (4) 如果D处黑色粉末变红,则说明废气中含有,D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 25.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a;b
    2. (2) 小华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后通入到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E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 使石蕊试液变红

    3. (3) 采用装置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用D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选填“c”或“d”)进。
    4. (4)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I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II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 26. 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沉淀是碳酸钙    B.清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C.清液中一定没有氯化氢

      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