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县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19 浏览次数:7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联结·重读经典(19分)
  • 1. (2020·温州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卷首语

        万物有灵。趟过一条溪流,líng①听风语的秘密;透过一片树叶,细xiù②生命的气息;攀上一块岩石,chù③摸大地的心跳;化作一朵云彩,kuī④探造物的神奇……与万物沟通,感受生命的本真。

  • 2. (2020·温州模拟) 填写古诗文名句,补全导语。

    “正是江南好风景,①”,重遇故人,写尽人生况味;“②,可以为师矣”,重读名著,会有新的发现。

  • 3. (2020·温州模拟) 网课期间,小鹿重读了两部名著,提炼出“时空交替、人与物的异化、超自然力的较量、殊死的正邪搏杀”等共同点。他读的名著最有可能的一组是( )
    A . 《西游记》《海底两万里》 B . 《西游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C . 《镜花缘》《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D . 《镜花缘》《海底两万里》
  • 4. (2020·温州模拟) 小鹿打算用讽刺作品的阅读策略重读《西游记》,你认为可行吗?请从下面左图笔记中任选一种角度,参考目录(节选),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进行阐述。

    目录(节选)

    第65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第66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第67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68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69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第70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第71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 5. (2020·温州模拟) 最近小鹿参与了问卷调查(如下左图),你了解情况后打算做一张电子日历(如下右图)来激励他。“备选人物”中哪个最适合设计为电子日历的配图?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备选人物】猪八戒、尼摩船长、哈利·波特

二、探究·追寻本源(27分)
  • 6. (2020·温州模拟) 填写古诗文名句,补全导语。

    “①,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中主人公上下求索,道尽路途的艰辛与追寻的困难。而陆游在游山西村时“②“的经历,让人感受到探寻路上的扑朔迷离和豁然开朗。让我们一起追寻本源,探寻本相吧。

  • 7. (2020·温州模拟) 阅读以下组文,探究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头饰文化内涵。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小组决定探究“琮琮”①的头部纹饰——“饕餮纹”,并撰写题为《琮琮是妖兽?——饕餮纹探源》的推文,作为活动成果在班级公众号推送。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步骤:

    搜索信息→整理筛选→撰写推文→推送交流

    【注】①“琮琮”: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

    资料夹

    【资料一】

        对于一个把美食奉为时尚的国族而言,饕餮是最古老的文化象征,也是中国神系里最惊世骇俗的妖兽。饕餮的尊容,应该算是比较凶恶的。《神异经》形容它身体像牛,长着人的面孔,眼睛却藏在胳肢窝里,酷爱肉食,热衷于偷袭老弱病残或落单的旅行者,完全是一个阴险而卑劣的恶棍。在上古神话传说里,有所谓“四凶”的说法,为首的就是饕餮。

    在华夏农业文明巅峰的唐宋时代,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在大幅提升,而菜肴、香料及其烹饪方法,也进化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食物的丰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它终结了古老的饥饿模式,解放了人的饕餮本性,让一种曾经被视为罪恶的贪吃习性,变成了可以被容忍和鼓励的嗜好。于是,古代典籍里关于饕餮凶残本性的记录,被时间逐渐淡化,而饕餮就在“超级吃货”的名义下,重新回归了日常的市井生活,以一种充满喜剧色彩的方式,成为人们用来互相打趣的佐料。不仅如此,由于世人的不断鼓励,饕餮的地位逐渐上升,最终被中国人奉为食神。

    ——朱大可《饕餮是如何从妖兽变为神灵的?》(节选)

    【资料二】

        钱欢青(记者):以您多年的研究,您觉得早期中国的神灵形象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

        王青(山东大学考古系教授):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普遍流行,可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神灵崇拜是很发达的。后来又传入了中原地区,并演变成三代青铜器上装饰的饕餮纹。从兽面纹到饕餮纹,真切反映了早期中国的原始思维特点,也说明早期中国的神灵崇拜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些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到,早期中国的神灵是以艺术想象出来的兽面和饕餮为中心,将老虎、鳄鱼、蟒蛇、鸟、牛、鹿等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综合起来,赋予了它们超乎自然的神力。比如在良渚时期,兽面神灵主要是综合了鹰鸟的羽毛及鳄鱼的獠牙和足爪,到夏商时期又加入老虎的獠牙和大眼睛、蟒蛇的身躯,以及牛和鹿的弯角等,从而艺术性地创造出有名的“饕餮”大神。饕餮神灵应该就是夏商时期人们信奉的“最高神”,甲骨文中把这个大神叫作“夔”。古人相信,通过祭祀这些能沟通天地的神灵,就能实现消灾祈福的“世俗”愿望。

    ——钱欢青《王青:神灵考古与早期中国》(节选)

    【资料三】

        饕餮究竟是什么?这迄今尚无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兽面纹。是什么兽?各种说法都有。本书基本同意它是牛头纹。但此牛非凡牛,而是当时巫术宗教仪典中的圣牛。现代民俗学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调查表明,牛头作为巫术宗教仪典的主要标志,被高高挂在树梢,对该氏族部落具有极为重要的神圣意义和保护功能。所以各式各样的饕餮纹样及以它为主体的整个青铜器其他纹饰和造型、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战争越来越频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掉甚或吃掉非氏族、部落的敌人,杀俘以祭本氏族的图腾和祖先,更是当时的常礼。因之,吃人的饕餮倒恰好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准符号。神话失传,意已难解。但吃人这一基本含义,却是完全符合凶怪恐怖的饕餮形象的。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像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

        同时,由于早期宗法制与原始社会毕竟不可分割,这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好些饕餮纹饰也是如此。它们仍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李泽厚《美的历程》(节选)

    1. (1) 整理资料时,小组成员做了几条笔记。依据“资料夹”的内容,判断正误。

      ①饕餮从远古妖兽变为神灵,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关的。( )

      ②王青认为饕餮纹是从兽面纹发展而来,综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    )

      ③饕餮纹凶狠残暴的形象中透着拙朴的美,体现了人类早期艺术的稚嫩。( )

    2. (2) 筛选信息时,小组成员对下面这段文字要不要收入“资料夹”展开讨论。根据活动目的,发表你的看法。
  • 8. (2020·温州模拟) 下面是一位读者阅读推文后的留言,你赞同他的看法吗?结合以上资料,帮学习小组回复。

三、认知·重构形象(39分)
  • 9. (2020·温州模拟) 填写古诗文名句,补全导语。

    “风”在古诗中有很多具体形象:秋风、东风、长风….“终古高云簇此城,① ”,谭嗣同路过潼关,用风衬托少年豪气;“②”,杜牧经过赤壁战场,以风评点三国往事;“③”,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借风吟唱出乐观之曲。让我们读《众神》,品“樵风”,重构形象。

  • 10. (2020·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众神

    尉天

        ①灯下翻看相簿中变黄了的故乡的风景,竟然浮现了伯父的影子。

        ②伯父二十八岁就过世了,那时我还没出生。但他却一直以老人的温煦生活在我的记忆里,因为差不多从我能够在四乡走动的年岁,伯父的名字就跟我的脚步结合在一起了。

        ③每当别人看到我这稀有的姓氏,就会问起伯父的名字。随着我的回答,我便会从那些陌生人那里得到一番亲切的关心。

        ④母亲说,在伯父念中学的那段日子,村子里的生活特别艰苦。那时候,老村长隔不了几天就被吊在榆树上,只因收不齐军队要的粮草。到了青黄不接的日子,村里人没有足够的东西吃,也找不到活干,每天就三三五五地张着无神的大眼,坐在墙脚边晒太阳。伯父跟同学放假回到乡下,面对那些村人,就怂恿大家联合办一座小工厂。虽然那座工厂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但大家总有了一个可以出力的地方。有了工作,稀粥有得喝了,窝窝头有得吃了,也不必愁下田的种子了。我出生时伯父已去世,工厂也毁于兵火,但他和他朋友的名字,却一直在乡间流传着。  

        ⑤以往,我想不透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所做的一点小事有何纪念价值,因为那时我实在并不真的了解自己的故乡,更不要说青黄不接的日子了。

        ⑥现在想想,我的故乡实在是一个很落后的地方。那里所有的,除了照片上所看到的那一排灰暗的枯树,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就只是成年的风沙和不断的兵荒了。以往在学校写作文的时候,一提起故乡,总把它写成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随着年岁的长大,才渐渐体会到那些温暖的事物后面,实际上都埋藏着无数的凄楚。当我回想起一家人共用一盆水洗脸,到晚上再用这剩下的水洗脚的情况,故乡的一切便给我一种与前不同的感觉。在那里,一走进村庄,就可以看到一些陶土的水缸,缸上放着一个箩筐,筐底下铺着一层厚厚的枯草,而一层层的黄土便在草上堆成一个水洼。人们就把水注到洼里;于是一滴一滴的黄泥水就透过箩筐滴到缸里去。后来到城里念书,每次念到“更漏残”一类的句子,我就会想起那些黄泥水滴到缸里的声音。这幅景象,“大观园”里的人是永远不会懂得的,因为他们根本用不着从带有潟味的黄土中去滤制苦涩的小盐。小时候,每次经过那些水缸,总会顽皮地把水洼的水注满,用舌头去舔那种咸味,但从来没有深思过那种日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好像以“榆钱”当饭的日子所留给我的印象,只不过是爬上大榆树的兴奋而已。

        ⑦我不懂得故乡,所以就不懂得在那种没有人关怀的年代,几个少年凭着纯真和不忍之心所做的一点小事,对那些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人,有着那么深厚的意义了。

        ⑧从这些地方,我想起了中国乡间所信奉的一些神。据调查,仅仅在台北的万华一代,人们所信奉的神就有十几种之多。这些神严格说来都不是属于宗教的,他们只是某某年代的人,因为在某些地方做了某些事,那里的人由于感激便一代一代纪念下去,久而久之,便成了那个地方的守护神。如果我们想到,连京戏《法门寺》中的刘瑾,人们都不曾忘记他做的惟一善事,也许就不会奇怪民间的神那么多了。由此看来,那位香火最盛的妈祖,可能并不是一位呼风唤雨、屡现神迹的传奇人物;她应该是一位抱着纯真和不忍之心,在挨饿的和患着乌脚病的渔民盐民中奔波服务的少女吧!因为只有把人的意义扩大出来的,才是人们永远纪念不已的神。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土生土长的信仰吧!

        ⑨就凭着这种意识,在那些贫瘠的乡村里,很多人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却在那块土地上植下了他们的信仰,一代一代地在挣扎中生活下去,用血汗和眼泪培育出他们的果实。但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由于他们将生活游离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上,所以便渐渐地失去了这种信仰。因此,他们便常常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责怪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去做的事,于是不自觉地便流露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类的感伤。在这种感伤之中,他们虽然梦想着自己的生命有开花的一天,却不知如何播下自己的种子;即使从很小的时候,便有计划地留下自己的照片,保存用过的物品,以便长大成名之后,好送到博物馆去,结果也不一定能达到目标。想到这些,我好像渐渐懂得我的伯父和他那些朋友的故事了。

    (选自《岁月》,有删改)

    1. (1) 对于伯父和他朋友的故事,“我”经历了从“想不透”到“懂得”的心理变化过程。阅读文章,补全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起先:①,“我”对此“想不透”。

      然后:回忆故乡的点滴,使“我”明白了伯父等人行为的意义

      接着:思考中国乡间神灵众多的原因,使“我”理解了② 。

      最终:③,“我”真正懂得了伯父和他朋友们的故事。

    2. (2) 文章第⑥段,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结合具体内容,简析其作用。
    3. (3) 作者在文章最后两段用大量笔墨进行议论,其中不乏精警语句。结合语境,理解第⑧段画线句的含义。

      只有把人的意义扩大出来的,才是人们永远纪念不已的神

    4. (4) 根据文中“我”的情感脉络,结合具体内容,探究标题“众神”的意蕴。
  • 11. (2020·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甲】

        汉太尉郑弘,少贫贱,以采薪为业,尝于山中得一遗箭,羽簇异常,心甚怪之。顷之,有人觅箭,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故若邪溪风至今犹然,呼为郑公风也。亦名樵风。

    (孔灵符《会稽记》)

    【乙】

        邪溪之东,又有寒溪。溪之北有郑公泉,泉方数丈,冬温夏凉,汉太尉郑弘宿居潭侧,因以名泉。弘少以苦节自居,恒躬采伐,用贸粮膳。每出入溪津,常感神风送之,虽凭舟自运,无杖楫之劳。村人贪藉风势,常依随往还。有淹留者,徒辈相谓,汝不欲及郑风邪?其感致如此。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

    【注解】①若邪溪:即邪溪、若耶溪。②藉:凭借、利用。③淹留:停留、滞留。

    1. (1) 根据对文句的理解,从例句中选择与划线词意思相同的选项。

      序号

      文言司

      例句一

      例句二

      选择

      心甚

      A.固以之矣(《陈涉世家》)

      B.技亦灵矣哉(《核舟记》)

      数丈

      A.七百里(《愚公移山》)

      B.欲行,转视积薪后(《狼》)

      因以

      A.有仙则(《陋室铭》)

      B.之者谁(《醉翁亭记》)


    2. (2) 根据文章内容,完善关于“樵风”的百度词条。

       

      原名:若耶溪风

      别名:郑公风、郑风

      来源:李贤注《后汉书》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

      特点:①

      释义:②

    3. (3) 【甲】【乙】文段都以郑弘的姓氏称呼“若耶溪风”。结合文段内容,联系下面这句话,推究产生这些别名的原因。

      由此看来,那位香火最盛的妈祖,可能并不是一位呼风唤雨、屡现神迹的传奇人物;她应该是一位抱着纯真和不忍之心,在挨饿的和患着乌脚病的渔民盐民中奔波服务的少女吧!——尉天骢《众神》

  • 12. (2020·温州模拟) 下面这首律诗尾联用了“樵风”典故,有何妙处?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怀别越中友人

    (宋)释文珦

    白首苍山里,生涯旧已空。别离人易远,江海意无穷。

    夜月悲新蛩,秋烟落断鸿。遥思来往处,朝暮有樵风。

四、转化·重塑自我(65分)
  • 13. (2020·温州模拟) 根据要求作文。

    天塌了,人去补/水来了,人去治/山高了,人去移/

    灾来了,人去挡/病来了,人去救/苦来了,人去爱……

    《众神》中的伯父和他的朋友们,都是这样的人。

    钟南山说:“中国人的神,从来都是人,从来都是自己。”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自拟题目,完成写作。

    任务一请你在中考动员会上做一次演讲,撰写演讲稿。

    任务二根据中国神话故事的阅读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任务三自选文体,向校报“抗击疫情”专版投稿。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