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通州区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21 浏览次数:21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 1. 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如图③处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古人类遗址,在遗址处,发现有碳化稻谷、耒耜、猪纹陶器、木结构水井等。据此判断,这一遗址的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 2. 有一座工程,它在岷江江中,鱼嘴堤坝将江水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用于分洪,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流入渠道灌概农田。这一工程(    )
    A . 兼具防洪、灌概等多种功效 B . 连接了长江、珠江水系 C . 能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D . 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建筑群
  • 3. 记笔记是整理知识要点的有效方法。如图笔记横线上内容应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景帝 C . 汉武帝 D . 光武帝
  • 4. 与如图示意图中①表示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

    A . 度量衡的统一 B .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 汉化措施的推行 D . 科举制度的开创
  • 5.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注意主题和子目之间的联系。如图子目对应的主题是(    )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6.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句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农业生产(    )
    A . 要顺应天时地利 B . 要扩大垦田面积 C . 要改进生产工具 D . 要发展商品生产
  • 7. 诗歌既抒发作者情怀,也反映社会现象。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反映的是(    )

    诗句一: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 8. 如图两幅图分别是三国和隋唐时期的灌概工具,前者使用人力,后者使用水流动力,由此体现出唐朝(    )

    A .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B . 商业贸易的繁荣 C . 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D . 都城长安规模的宏伟
  • 9. 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如图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 . 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 . 北宋从事海外贸易 D . 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
  • 10. 宋代科学著作《梦溪笔谈》描述某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项技术有利于(    )
    A . 人类文化的传播 B . 航海技术的发展 C . 作战方式的变化 D . 海陆交通的畅通
  • 11. 如图是博物馆所藏三枚印章,它们所管理的共同区域是今(    )
    A . 东北地区 B . 新疆 C . 西藏 D . 台湾
  • 12. 180年前的一场列强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 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写道“拯救中国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下列选项属于孙中山为此“责任”作出的努力是(    )

    ①组建兴中会        ②发表《革命军》

    ③阐发三民主义      ④领导辛亥革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如图的手抄报是为纪念中国近代史上一划时代大事。这一史事标志着(    )

    A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15. 1919年,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 . 鲁迅 B . 胡适 C . 李大钊 D . 蔡元培
  • 16. 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的历史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如图示意》,中国共产党在②处地点的事迹是(    )

    A . 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B . 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C . 历史转折,走向成熟 D . 战略转移,打开局面
  • 17. 下表是世界主要反法西斯国家战争贡献简表,据此可知中国抗日战争(    )

    项目

    总数

    中国

    美国

    英国

    苏联

    军民伤亡总数(万人)

    9000余

    3500余

    100余

    120余

    2700余

    持续作战时间(年)

    14

    14

    3

    6

    4

    A . 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 . 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奠定基础 C .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D .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
  • 18. 观察历史示意图、提取历史信息,利于形成符合当时的历史情景想象,请判断如图所指的史事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9.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随后得到联合国推广,同时期,屠呦呦发现青蒿素,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反映了我国(    )
    A . 国防力量不断加强 B . 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C . 文学艺术突出发展 D . 航天技术取得成就
  • 20. 某历史小组收集了如图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 祖国统一 B . 民族团结 C . 外交成就 D . 军队建设
  • 21. 某世界史著作指出,15世纪,世界历史进入大航海时代。其中,改变历史进程的是欧洲人进行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材料中“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是指(    )
    A . 手工工场兴趣 B . 文艺复兴开始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早期殖民掠夺
  • 22. 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世界史的重要文献,其中①处可填(    )

    第一类:《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查士丁法典》

    第二类:《神曲》《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三类:《权利法案》①《人权宣言》

    A . 《独立宣言》 B . 《人口原理》 C . 《联合国家宣言》 D . 《阿拉木图宣言》
  • 23. 诗人歌德曾这样称颂法国大革命的意义,从此时此地,世界开始了一个新纪元。这说明法国大革命(    )
    A . 改变中世纪欧洲的整体面貌 B . 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新型政体 C . 创立近代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 . 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 24. 下表是欧洲城市人口统计表,可用于研究(    )

    项目

    伦敦

    巴黎

    柏林

    维也纳

    1846年

    250万人

    100万人

    37.8万人

    40多万人

    1880年

    390万人

    190万人

    100万人

    70万人

    A . 城市规模扩大 B . 大众教育普及 C . 贫富差距加剧 D . 环境污染治理
  • 25. 如图为1882年刊登的漫画,其反映了物种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学说。这一学说打破了上帝造物的神话。与之相关的人物为(    )

    A . 瓦特 B . 牛顿 C . 巴尔扎克 D . 达尔文
  • 26. 1921年初,列宁主张实施下列经济政策,说明他准备(    )

    农民足额缴纳粮食税后,可自由支配剩余农产品

    将一部分油田和森林资源租让给外国资本

    小规模企业的经营获得了许可

    A .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开启国家近代化 B . 调动生产者积极性,促进经济的恢复 C . 高度集中全国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化 D . 建设集体农庄,促进农业集体化
  • 27.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下列各项可收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包的有(    )

    ①图片:《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②地图:《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视频:《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投降仪式》

    ④论文:《有关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国际联盟调处的几个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8. 如图示意图整理的是20世纪后半叶的部分史事,它反映出(    )
    A . 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B . 法西斯主义被粉碎 C . 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D . 拉美人民捍卫主权
  • 29. 下表是《联合国部分行动统计表》,该材料表明联合国(    )

    1983年

    英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联合国要求美国尊重该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996年

    在联合国的努力下,各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14年

    应联合国邀请,中国派遣“蓝盔部队”,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A . 是大国操纵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B . 让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动员广大群众 C . 导致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基本形成 D . 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促进人类进步
  • 30. 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万隆会议倡导亚非合作        ②杜鲁门主张“遏制共产主义”

    ③美国轰炸南联盟              ④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5分)
  • 31. 复兴•改革•自信

    材料一:

    ①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③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材料二:

    1978年,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

    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这一做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成为全国推广的农业生产制度。

    材料三: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党和国军作出兴办经济特区战略部署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支持深圳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材料四:“判断(改革开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国事统计局数据(部分)

    序号

    项目

    1978年

    2018年

    1

    国内生产总值

    3654亿元

    91928.1亿元

    2

    人均国民收入

    190美元

    4073.43美元

    3

    外汇储备

    1.67亿美元

    30727亿美元

    4

    经济总量世界排位

    第10名

    第2名

    5

    医院个数

    9293个

    33009个

    6

    人均寿命

    67.77岁

    77岁

    7

    城镇人口总人口比例

    17.9%

    59.58%

    8

    普通高等学校数

    598所

    2663所

    材料五: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曾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即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小可能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 (1) 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图,说出其反映的史事名称;并结合所学,说出该史事产生的历史意义。(仿照示例完成,不得选用示例内容)

      示例:①,开国大典。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全国推广的农业生产制度”的名称及其作用。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把如图示意图补充完整;并说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作用。

      我国对外开放过程:

    4. (4) 有学者称“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你的理由。
    5. (5) 阅读材料五,说出其中“全面小康”指的是什么。谈谈你对此的启示。
  • 32. 公共卫生与医疗技术的进步

    材料一:

    中国古代医药学成就

    ①《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主张辫明症状时,分析阴、阳,辨明虚实;阐述了汗、吐等治疗“八法”。

    ②东汉医生华佗发明“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再进行手术。

    ③唐高宗时颁行《新修本草》,比外国最早的药典早835年。

    ④明代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这本药物学著作被翻译成法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材料二:1946年英国政府通过《国民医疗服务法》规定:全国医院收归国有;实行免费医疗,费用由国家支付;按地区建立中心医院,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制度有助于改善国民健康。至1970年,英国男性平均寿命增长了25岁。1983年全英国只有923人死于传染病。

    ﹣﹣摘编自《英国通史》

    材料三:历年世界卫生日的口号(部分):

    序号

    年份

    口号

    1990年

    环境与健康

    1996年

    创建卫生城市为了美好生活

    1998年

    母亲安全

    2005年

    珍爱每一位母亲和儿童

    2008年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

    2010年

    城市化与健康

          

          

     

    材料四: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于今年3月5日表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只有卫生部门介入的应对方式是错误的。各国需从领导层开始,协调卫生、外交、信息等多部门工作。世卫组织专家指出,中国经验表明,发现病例、跟踪密切接触者、动员全社会力量等措施能够有效防控疫情。

    ﹣﹣摘编自环球网

    1. (1) 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写序号)

      示例:③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中药学成就,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提出辨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达到利用麻醉药施行较大手术的外科治疗水平。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2)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英国《国民医疗服务法》的主要内容;指出医疗保障制度推行对英国的作用。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世界卫生日口号反映出的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要求仿照示例,完成表格。(序号不重复)

      示例:

      序号

      发展与挑战

      城市与卫生

      序号

      发展与挑战

      序号

      发展与挑战

      妇幼与安全

       

    4. (4)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经验。
  • 33. 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一:在银行设立以前,中国最上层信贷的转让,是由钱庄经手的。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打破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但当时中国货币制度极不统一,商民倍感不便,所以有兑钱业的产生。起初规模比较小,有些只是商人沿街设摊或摆桌子兑换钱,…后来因贸易发达,交易数量增多,进而成立较大的信用机构,不但替商民估定并兑换钱币,而且吸收存款。后来又发展了利用存款来做放款、发行钱票的业务。

    ﹣﹣摘选自刘建生等著《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

    材料二: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放款分类百分比(单位:%)

    行业

    年份

    国内工业、交通

    国内商业

    外国洋行

    钱庄

    帝国主义在华银行

    合计

    1897年下半年

    36

    34

    12

    14

    4

    100

    1898年下半年

    26

    25

    38

    11

    0

    100

    1899年下半年

    45

    40

    15

    0

    0

    100

    ——摘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

    材料三:英国银行的国际化由来已久……1830﹣1914年是英国银行国际化扩张的黄金时代,英国银行在全球市场尤其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遍布全球的机构网络。到1913年英国拥有海外银行28个,下辖海外分行1334个。

    ——摘自孙伯银《银行国际化崛起之路》

    材料四:19世纪后半期日本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时间

    主要举措

    1868年

    明治政府在东京设立商法司,促进第一批具有银行性质的汇兑机构产生

    1872年

    明治政府颁布《国立银行条例》,开设商业银行

    1873年

    建立国立银行,发行纸币,作为振兴产业的基金

    1876年

    三井银行建立,成为政府的经济支柱

    ——摘编自白钦先等编著《各国金融体制比较》(第3版),尹翔硕等著《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

    材料五: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于2014年。前副行长保罗表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金砖国家多次重申支持开放经济,提倡国际合作,这意味着金砖国家不会以任何方式助长冲突﹣﹣包括贸易冲突、政治冲突,而是努力促成合作,努力维护金砖国家过去十几年间取得的合作成果。”

    ﹣﹣摘编自新浪新闻《对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前副行长的采访》

    1. (1) 根据材料一,列出钱庄的主要业务有哪些。并说出钱庄产生的背景。
    2. (2) 阅读材料二,指出中国通商银行三年中持续大比例放款的行业有哪些。结合所学,说出中国通商银行成立的背景。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1830﹣1914年英国银行发展的原因。
    4. (4) 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说出日本银行产生时的历史背景事件。归纳银行的发展给日本带来的作用。
    5. (5) 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国际影响。
  • 34. 某历史社团开展大运河考察活动

    【手绘示意图】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黄河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不同水系之间的水陆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文献探究】

    材料二:元代定都北京,为巩固国军统治和对南方粮食、货物的需求,先后开通了会通河、济州河和通惠河等河道,对隋朝大运河进行裁弯取直,改进后的大运河会长1794公里,较隋朝大运河缩短了约700公里。

    ﹣﹣摘自景萌《大运河历史演变及运河古桥分析》

    【实地考察】

    材料三:2014年中国大运河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北京段的两处遗产、两处河道。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部分>

    ①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

    ②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的杰出成就。

    ③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

    考察地点

    简介

    地点一:澄清主闸、澄清中闸

    为调节水位落差,元代在通惠河什刹海段,设直澄清上闸与澄清中闸,通过在两闸间放水、充水、调节水位,提高运河航运效率。这标志我国水利工程技术已达到相当高水平。

    元代运河上的闸与桥不分离,澄清上闸即万宁桥,如今万宁桥依然保留交通功能,见证川流不息的车流和行人。

    地点二:通惠河通州段

    元、明、清三代京城的粮食、古建木材等经大运河通惠河进京。

    清末漕运废弃后,此段河道就用作北京城内排水行洪的水道。现部分河道已改为北京城市景观河道,通州区将疏挖整治通惠河河道、完善绿化工程,未来将打造国际化滨水景观岸线。

    示例:澄清上闸、澄清中闸的复闸技术,证明了我国古代先进的水利技术。

    【活动延伸】

    材料四:北京市提出构建“一河、两道、三区”的大运河文化站发展格局,“一河”即以大运河北京段为轴钱,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两退”即全线滨河绿道和重点游船通航河道。“三臣”即运河文化展示区、运河生态景观区和疏解整治提升!

    ﹣﹣原载2019年12月5日新华网

    1. (1) 依据材料一,将手绘地图补充完整;并说出隋朝大运河的特点。

      特点:①;②

    2. (2) 依据材料二,说出元朝运河对比隋朝大运坷的变化;指出元朝运河开通的目的。
    3. (3) 结合材料三,任选1条评委会评价,从大运河北京段遗址、河道考察中,为其找出证据。
    4. (4) 依据材料四,针对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出合理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