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2020届第一中学高三5月语文模拟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5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0·滨海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是乡土中国礼尚往来的朴素观念,在一些地方却异化成一种________的“人情礼”,发人深省。

        人情味是甜的,弥足珍贵。据记载,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信使北去,于是托付他将花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带去,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今天,礼尚往来成为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婚丧嫁娶、添丁增口、上梁搬家……寻常日子里的每一次起伏,亲朋好友都会相聚一堂。推杯换盏中,品味的不是酒肉,而是难以________的人情。

        然而,人情债却是苦的、咸的、辣的、怪的。人们习惯以“我”为中心,涟漪般一圈一圈按照距离远近划分亲疏。而变味的人情交往,则仿佛这种以“我”为中心的“人情漩涡”,甚至变成一种敛财手段、简单化成一种价格,使这种“人情漩涡”越漩越大、越漩越快。“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一边渴望人间温情、一边抱怨人情寡淡,这样的现象恰恰在呼唤人情味的回归。

        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和________间划出一条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鲜明导向,反对天价人情、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化俗不易,贵在因民。”让人情债失去市场,才能让人情味重新回归。让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在新时代的风尚中________。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甚嚣尘上    磨灭    清规戒律    健步如飞 B . 甚嚣尘上    泯灭    陈规陋习    奋勇前行 C . 愈演愈烈    泯灭    清规戒律    奋勇前行 D . 愈演愈烈    磨灭    陈规陋习    健步如飞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将花托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成就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留下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B . 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将花托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C . 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成就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留下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D . 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3. (3)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出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专集,与《诗》《书》《礼》《易》《春秋》合称“六艺”。 B . 桑丘·潘沙、拉斯蒂涅、弗罗洛是依次出现在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高老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文学形象。这些名著的作者依次为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 C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红楼梦》以“情重愈斟情”的感伤和“忽喇喇似大厦倾” 的末世感提高了它的艺术容量。 D .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这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副对联盛赞的人物是柳宗元。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20·滨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

        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

        “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凡此种种,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摘自《人民日报·奏响“一带一路”的时代和声》,2016年7月27日)

        材料二:

        斯诺普科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

        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中白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十年的税减半。

        (摘自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拉近欧亚大陆》,2015年7月26日)

        材料三:

        《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37个具体指标,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2016年的评估相比,2017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则有所减少。

        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

        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至三个方面: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

        (摘自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首重能源合作》)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介绍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渊源,指出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B . 材料二说明的是“一带一路”对白俄罗斯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见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 C . 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该报告对2016、2017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 D .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
    2. (2)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则材料来源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视。 B . 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 C . 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D . 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带有预测性和前瞻性。
    3. (3) 对于上述三则材料写法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则材料的来源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它们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对事件的报道都是客观真实的。 B . “材料一”属于新闻时评,阐述了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合作、交流理念。字里行间既有热情的赞颂,又有准确的数字说明。 C . “材料二”属于新闻访谈或人物专访,引用斯诺普科夫的话,概括了“一带一路”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语言形象、生动。 D . “材料三”属于新闻报告,运用对比手法,评估了2017年“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表述严谨、有条理。
  • 3. (2020·滨海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穿过岑寂的碎片  朱以撒

        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为我神往。

        我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这些纸片总是令我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一瞥,十有八九,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

        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曾经想过,楼兰于我来说,已不是地域上的一个名称了,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一开始我不知它具体的方位,只为那种莽原气象苍凉气息吸引,心想什么时候也走去看看。后来有人告知楼兰在罗布泊附近,不由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啊!行动的信念顿时萎缩了不少。倘没有天赐的力量,是断断难以进入这神秘领地的。

        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对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原先,贯穿纸片使其排列有序的细韧皮条,经不过风雨磨洗,不知哪一日清晨呼啦啦分崩离析,这一摞摞记载楼兰心迹的奇纸本霎时如天女散花,散乱而破碎,再也无从整理。有序顿成无序,整饬变成芜杂。一些重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这里总是苍凉之至,只是死寂中蕴含无限的饱满。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

        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呀!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学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

        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在我把玩到的一些墨迹里,这时的书体,正处在隶楷若即若离的阶段,那种楷有隶意、隶含楷法的驳杂胶着状态,有味品之不厌。这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般天然动人。当然,这些笔画真的没有写好,读起来直让我皱眉头,不像是专门训练过的书手所为。深目高鼻的楼兰人,此时还没有学会含蓄呢。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太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这时的江南名士,已经能写得一手流畅婉转的好字,楼兰人的字迹却都处在未完成的品相里,似乎等着后人去弥补。可是我感到了字里行间充溢的宗教神秘的气息。佛教进入中原,首先要途经此地,是这里的人过早地皈依了吗?这真是一个饶有深味的问题:有技巧的人足以达到完美,却全然写不出如此韵致,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

        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斯文赫定这个也许会让人不愉快的名字。20世纪初,这个具有探险血统的人就来到罗布泊附近的荒漠上,发现了遗弃千年的楼兰遗址,挖掘的序幕就此拉开。华尔纳动了点科学的脑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专门用来粘走那些活灵活现的鲜艳壁画;还有一位叫范莱考克的德国人更绝,跑到荒无人烟的高昌故城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硬是用犀利的狐尾锯,把壁画连土锯了下来,然后装箱运走。

        这类事情在那个时节委实太多。如今风沙越来越沉重地覆盖在楼兰遗址上,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着力剥蚀着突兀处,料想在不久,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却将茫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

        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它们尽管是残片,却必将长存,就像楼兰上空的长风和楼兰身体上的沙丘一样长存。这些碎片有自身的特性,获得朴素的色调和质地,尤其是时日赋予了它们长存的生命力,已不惧怕世俗利侵入了。

        我慢慢地走近楼兰,当然是心路历程接近了。楼兰在我心目中破碎万端,和碎片的纸本一个模样。其实,认识一个世界要达到周全是不可能的。面面俱到,反而什么都达不到,什么都肤浅之至。

        从史料的完整性要求来衡量,碎片使人怜爱不已,但它的物质价值已抵不上完好者。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借残象以会意,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碎片才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洗尽了绚丽的色彩,蕴涵着久远的苍烟落照,一身的素朴憨厚,一看就知道穿越了千年岑寂。凝视这些碎片,感伤的潮水还是不由自主地侵袭过来。

    1. (1) “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这一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2)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

    3. (3) 作者笔下的“碎片的楼兰”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把它们概括出来。
    4. (4) 本文以“穿过岑寂的碎片”为题目,有何好处?
    5. (5) 对本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散文的立意并不在于为早已消失的楼兰古国立史,而是借助这些历史的残片驰思骋想,从而突显作者的文化关怀和审美情趣。 B . 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运用比拟与比喻手法,突出了楼兰纸片的残破与久远。 C . 文章运用了时空顺序的结构方式,以精神漫游的方式,在古籍残片上营造出浓浓的历史氛围,从而给人以美感和启迪。 D . “楼兰人迷蒙的背景”中“迷蒙”一语用得恰切,既符合楼兰的地域特征,也反映了楼兰的历史久远,并与“楼兰残纸”暗合。 E . 文章通过楼兰书法与魏晋名流书法的对比,突出了魏晋书法技巧的完美,并表达了作者对楼兰书法欠缺婉转流畅的惋惜之意。
三、文言文阅读
  • 4. (2020·滨海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疫论》原序

    吴又可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尝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居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 , 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症,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谬称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

        崇祯辛巳 , 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阖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有不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 , 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

        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亡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不幸如此?余虽固陋,静心穷理, 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 , 并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以高明者正之。

        (节选自吴又可《温疫论》,有删改)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鹿马分      攸:通“悠”,深,远 B . 未有不者      殆:懈怠 C . 十四日必      瘳:痊愈 D . 高明者正之  俟:等待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因立论济天下万世     请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B . 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   其闻道亦先乎吾 C . 况温疫多伤寒百倍     青,取之于蓝,而青 D . 何生民不幸如此       夫晋,何厌
    3.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 .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 .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 .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4. (4) 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 . 按,小篆字形 ,形声字,本义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意思不同。 C . 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 . 格,文中为“纠正”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匡、稽”等。
    5.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之病,后世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 B . 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疾病的异同,凸显了研究瘟病的紧迫性。 C . 崇祯辛巳年间,瘟疫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 D . 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染到人的身上,立言救世。
    6. (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居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

      ②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

      ③余虽固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

    7. (7) 吴又可为什么认为瘟疫患者“乃死于古册之遗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诗歌鉴赏
  • 5. (2020·滨海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家傲

    苏轼

    临水纵横回晚鞚 , 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释】①鞚,有嚼口的马笼头。②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水纵横回晚鞚”,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此句凸显了词人豪迈英武的气势。 B . “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 C . “尊前舞雪狂歌送”,“舞雪”形容舞姿回旋,这里把物比作人,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D . “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饰,护卫前呼后拥,场面壮观。
    2. (2) “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3. (3) 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五、情景默写
  • 6. (2020·滨海模拟) 名句名篇默写
    1. (1)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阐释竭尽心力去做一件事的重要性。
    2.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知来者之可追”两句写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可以把握。
    3. (3) 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比喻论证“学习应当专一”这一观点的句子“,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 (4)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5. (5) 在《诗经•氓》中,男子在与女子结婚之前,求助神灵,验证良缘的句子是 “尔卜尔筮,”表明婚后一切顺利,与下文人物命运形成巨大反差。
    6. (6) 李白《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六、名著阅读
  • 7. (2020·滨海模拟) 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时谈到“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塑造人物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请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鲁迅先生的评价和作品内容简要阐明你对他(她)的理解。
  • 8. (2020·滨海模拟)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8》

    1. (1) 请根据这两则的内容概括孔子关于“孝”的主要观点。
    2. (2) 请联系实际谈谈孔子孝道的现代价值。
七、材料作文
  • 9. (2020·滨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天津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