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09 浏览次数:2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现象中,不能够反映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 触碰含羞草叶片后会合拢 B . 秋天部分植物会出现落叶 C . 机器人能够完成复杂的工作 D . 流感病毒能快速复制繁殖后代
  • 2. 下列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 B . 对焦时,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C . 要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D . 观察时,若目镜用10×,物镜用40×,则放大倍数为400倍
  • 3. 如图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中,可避免玻片内出现气泡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19·青岛) 图甲、 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乙相比, 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 . 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 . 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 . 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 5.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B . 细胞能够持续生长,体积不断地增大 C . 细胞分化时,染色体能进行自我复制 D . 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中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 6. (2018·湛江模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关于黄鹂和柳树描述正确的是(  )
    A .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 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结构相同 C .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 . 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柳树则是上皮组织
  • 7.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战国策•燕策二》中的一著名寓言,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鹬、蚌、渔翁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
    A . 捕食关系 B . 竞争关系 C . 捕食关系与竞争关系 D . 合作关系
  • 8. 下图是大豆生长、发育的过程简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⑤组成的是大豆种子的胚 B . ⑤所指的结构是胚乳 C . ⑥是由②发育来的 D . 大豆的主根是由③发育来的
  • 9. (2019·威海)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国很多地区都在清明时节春耕播种,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A . 充足的光照 B . 充足的空气 C . 一定的水分 D . 适宜的温度
  • 10. (2020七上·霍林郭勒期末) 根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A . 根冠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D . 成熟区
  • 11. (2017·邵阳模拟)

    下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 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 . 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C . 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 . 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 12. 移栽小树木苗时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需带土移栽 B . 烈日下移栽 C . 保留所有的叶片移栽 D . 移栽后应立即大量施肥
  • 13.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暗处理的目的是(  )
    A . 消耗氧气 B . 溶解叶绿素 C . 设置对照 D . 消耗或运走淀粉
  • 14. (2018·禹州模拟) 2018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绿色会把我们的家园装扮的更加美丽,下列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目的(  )
    A .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 . 为人类提充足的木材 C . 调节气候 D . 净化空气
  • 15. (2019·昆明) 常吃柑橘可有效防治坏血病,原因是其含有丰富的(    )
    A . 淀粉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C
  • 16. (2019·齐齐哈尔) 馒头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物质分别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
    A . 口腔、胃 B . 小肠、胃 C . 小肠、小肠 D . 口腔、小肠
  • 17. “味蕾上的健康”,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绿色有机蔬菜能够长期食用 B . 可食用野外采摘的不认识的蘑菇 C . 尽量少吃或避免吃油炸、油煎食品 D . 购买包装食品时应注意识别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 18. (2018·湘西) 急性阑尾炎患者,血常规检查时,超出正常值的是(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红蛋白
  • 19. (2019七下·阜阳期中) 某人因伤失血过多,需进行输血,伤者血型为O型,则应给这位伤者输入的血液的血型为(    )
    A . O型 B . B型 C . AB型 D . A型
  • 20. (2018九下·海淀期末)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来源于( )
    A . 肺泡 B . 血液 C . 心脏 D . 细胞
  • 21.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 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绿体 C . 所需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D . 环境温度高低与呼吸作用无关
  • 22. (2020七下·公安期末)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滤过形成的液体是(  )
    A . 尿液 B . 原尿 C . 尿素 D . 血浆
  • 23. (2019七下·平遥期末)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组成 B .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C .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D . 神经元具有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 24. 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 . 杯弓蛇影 B . 飞蛾扑火 C . 画饼充饥 D . 谈虎色变
  • 25. 下列有关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晶状体曲度过小 B . 眼球前后径过短 C .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D . 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 26. (2017·临沭模拟) 人体激素分泌失调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导致侏儒症 B . 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 C . 成人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 D . 幼年时期缺乏甲状激素导致呆小症
  • 27. (2019·益阳) 下列人类活动中,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过度放牧③植树造林④盲目引入外来物种 ⑤发展生态农业⑥围湖造田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⑤ D . ④⑤⑥
  • 28. (2017八下·汽开区期中) 鸟卵的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部分是(  )

    A . 胚盘 B . 卵黄 C . 卵白 D . 系带
  • 29. (2018·禹州模拟) 病毒、细菌和许多真菌在生物圈中“无影无踪”又分布广泛,人类对它们“爱恨交加”。下列关于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 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C . 病毒、细菌和真菌都能进行分裂生殖 D . 病毒的结晶体、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都能在空气中飘散
  • 30. (2019·鞍山) 男性正常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    )
    A . X B . Y C . X或Y D . X Y
  • 31. 如图所示基因组成中,最可能是生殖细胞的是(  )
    A . B . C . D .
  • 32. 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 .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C .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 . 单位越小,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 33. (2017八下·腾冲期中) 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 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B . 双眼皮的父母生出的单眼皮孩子 C . 经过训练能学说人类语言的鹦鹉 D . 小花生品种因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
  • 3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古猿) B .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之一是从简单到复杂 C . 越古老的地层里,出现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D .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35. (2016八上·平顶山期中) 下列各类植物中,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A . 藻类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被子植物 D . 苔藓植物
  • 36. 下列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男孩早于女孩 B . 出现第二性征 C . 性器官迅速发育 D . 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
  • 37. (2015·成都) 制作酸奶时所使用的微生物是( )

    A . 酵母菌 B . 乳酸菌 C . 醋酸菌 D . 青霉菌
  • 38. (2019·安徽) 我国科学家把生长激素基因转人鲤鱼的受精卵内,培育成胖鲤鱼,这一过程中,科学家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 组织培养 B . 转基因技术 C . 发酵技术 D . 克隆技术
  • 39. 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 . 传染病 B . 损伤及中毒 C . 肥胖症 D . 癌症和心脑血管病
  • 40. 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 . 禁烟限酒,合理膳食 B . 适当锻炼,劳逸结合 C . 加班熬夜,过度紧张 D . 乐观开朗,积极进取
二、非选择题
  • 41. 某区域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和非生物部分。
    2. (2) 在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生产者是(填字母)。其制造的(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 (3)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种有毒害物质(Z)的污染,那么一段时间后体内Z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填字母)。
    4. (4) 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42. 下图中,图甲是大豆植株叶片里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①、②、A、B分别表示生理活动或物质,箭头表示物质的进出),图乙是叶片的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④]叶绿体)

    1. (1) 图甲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大豆植株吸收来的水大部分用于此项生理活动。水分是通过植物体内的输送到叶片里的。
    2. (2) 在阳光下大豆叶肉细胞中的[④]叶绿体里进行的生理活动是,释放出的气体是图甲中的[B]
    3. (3) 若图甲中大豆叶片释放的气体[B]是二氧化碳,那么生理活动[②]进行的场所是图乙中的[⑤],此生理活动称为
    4. (4) 大豆叶片里进行的各项生理活动主要受图乙中的[③]控制。
  • 43. 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表示血液中的物质,D表示某种器官,a、b表示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D后最终被分解为物质C,物质C是,将蛋白质分解成为物质C的过程叫做
    2. (2) 血液流经肺泡时完成气体交换,血液变成了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这些变化后的血液最先进入心脏的 里。
    3. (3) 当血液流过心脏时,都是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是因心房与心室之间有。若物质C经血液运送至乙细胞中,则须经过 次心脏。
    4. (4) 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 44. 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我国华南某地区现有苔藓植物约24种,蕨类植物约26种,种子植物约107科;动物中鸟类约154种、爬行类约12种,其他动物有39种。

    资料二:云南某区域内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6种,二级保护鸟类有8种。

    1. (1) 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2. (2) 图中[②]所表示的动物类群是。图中的这五类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较为复杂、高等,明显的区别是体内具有
    3. (3) 在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有一种鸟每年深秋季节都会迁徙到该地区越冬,冬天结束后又回到北方繁衍生息。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此种鸟的行为属于行为。结合资料二,你认为要保护好鸟类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45. 如图是孟德尔研究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假设控制豌豆高茎基因是D,控制豌豆矮茎基因是d,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子一代高茎豌豆自花传粉,到子二代植株中出现了矮茎豌豆。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叫做。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
    2. (2) 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的基因组成有
    3. (3) 从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随意选取其中的一株豌豆,用这株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矮茎豌豆吗?。如果出现了矮茎豌豆,那么从理论上可以得出:子二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数量的比应该接近
  • 46. 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2月18日,农业农村部接到报告,确诊南方某市内的两个养殖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截至目前,两个养殖区共存栏生猪23005头,发病1620头,死亡958头。疫情发生后,当地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和所扑杀的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同时,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调出封锁区,也禁止生猪运入封锁区。非洲猪瘟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简称:ASFV) 感染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感染死亡率高,接近100%.由于还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1. (1) 引起非洲猪瘟病的病原体是
    2. (2) 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患非洲猪瘟病的猪属于
    3. (3)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扑杀、无害化处理”属于
    4. (4) 如果研发出非洲猪瘟疫苗,就可以通过给猪注射疫苗,提高猪对该病的免疫能力。在此方法中,注入猪体内的疫苗作为,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特殊的蛋白质称为,它能够参与病毒的清除,这种免疫方式为(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 47. 实验探究

    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变化量

    1号

    天竺葵

    25

    +++

    2号

    天竺葵

    +

    3号

    天竺葵

    绿

    25

    -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1. (1) 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
    2. (2) 实验结果表明,在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有机物或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3. (3) 增设4号容器,黑暗处理(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变化量是“--”,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填“有”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3号容器中的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