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于是架起两支撸,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橫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⑤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货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⑦“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⑧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⑨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英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柏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感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泗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泗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请从“梦想、古筝、优雅、失败、口罩、烦恼”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50字)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以上文字选自《》,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位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书中,保尔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小说,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他创作的书的名字是《》。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章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
①有一人欲依附
②后贼追至
③王欲舍所携人
④遂携拯如初
王欲舍所携人
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家信
①十九岁入伍,父亲便阔别故土,位您天涯,多地辗转,却不改征程恋恋.一家人也跟着他,忽而南至深圳,忽而北迁京城,不断大腾挪.每次搬家,都要苦着母亲对家用进行取舍.哪双鞋子可丢,哪把凳子应留,哪套盘碟送人,决定权都在母亲手里。只有一样东西是例外。那是父亲保存的一麻袋家书,无论走到哪里,父亲都带着它。它带给父亲的慰藉与日俱增。
②“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父亲的数百封家书,安静地,温暖地,躺在家中某一个角落。它们褶皱,斑驳,浸渍,堆放,娓娓诉说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这些文物般的家书,皆为父亲与祖父母三方通信。
③祖父是村里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好到县里让他去写身份证--中国第一代身份证是手写的。当然,祖父还给村里人写春联,写婚联,这在深藏于丘陵之中的那个村庄里是了不得的。当父亲打起背包去军营时,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那是一个在邮局打程控电话都要排队的年代。自此,多少年军旅岁月,祖父母从未去部队探望过他们的儿子,家庭经济基础决定了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方式。写信成为祖父母那一段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
④父亲每一个星期给家里写一封信,这个频率一直保持到手机出现。十本信纸,写尽父亲青少年时代的悲欢,一页页沾满路遥《平凡的世界》式的湿漉气息。如今,父亲的人生开始踏入念旧怀旧的里程,他是那么喜欢读那些略显稚嫩的文字,翻来覆去,不厌其烦。而且似乎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心得与我交流,或勾起新的曾经以为忘记或放下的往事与我分享。我曾经把父亲的信文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它蕴含着“从哪里来,到了哪里,要往哪里去”这样玄深的人生思考与实践,也写尽这一代共和国军人的艰辛奋斗与光荣梦想.父亲听着,微笑着,不说话。很显然,父亲十分赞同和享受这个“高度”。
⑤祖父母用的“信纸”,是如此特别―一这些纸,有不规则的糊窗户纸,有香烟盒包装纸,有会计用的账本纸,有小孩田字格作业纸,还有那个年代南杂店包食品用的黄草纸......它们被祖父母写上文字,寄予他们长年漂泊在外的儿子后,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手捻这些恍若隔世的信纸,读着祖父的文字,不禁使我正襟危坐。也许是,祖父的字,横折竖钩,点提撇捺,一丝不苟。也许是,信中有太多的教和训的词调。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透过纸背,至今能嗅觉到严厉的语气,眼前会浮现戴着高度近视镜的祖父训话的样子,言笑不苟,不容置疑。袁凯在《京师得家书》中写道:“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祖父却在信中反复告诫父亲,不要念家,不要回家,不要太早成家,在部队扎下根来,改变命运,建功军营。
⑥我读祖母写给父亲的信,就时常会静静地泪流满面。这种跨代解读,因为血脉相通而没有任何困难。
⑦有一封信,祖母用的是香烟包装盒纸,香烟品牌是“大前门”。纸中有一大片污渍,她的笔就躲着这片污渍绕着写。如今,时间让这片污渍不断浸染扩大,已经吞噬大部分文字。隐约中,只见到四个字:我儿勿念。我推断,这文绉绉的四个字,是祖母从祖父那里现学现用的。因为祖母的一生,识字不过百十来个。但祖母敢于提笔,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支撑她。
⑧我合计过,祖母给父亲写每一封信,大约都只有七八十个朴素的字。朴素到封封都要告诫父亲“要听党的话”,要“相信组织”“干工作不要怕脏怕累”。所以,我有时候必须哭着读!“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七八十个朴素的字,字字牵肠挂肚,句句有泪不弹,时时催人奋斗。有时候,遇到不会写的字,祖母就会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虚心”就写“书心”,“牢记”写作“劳记”,或者干脆画一个符号来代替。这些符号,只属于祖母和父亲他们母子俩。他们约定俗成地赋予符号意义,他们毫无障碍地使用和交流.每每读到一个或者一连串符号,我时而酸楚,时而感叹,心头涌上很多复杂的情愫.我最终也不得而知上面的文字。有几封信,祖母写在黄草纸上。当年,这类黄草纸是南杂店用来包红糖的。现在,这些纸已经极度脆弱,它们安静地蛰在信封里,我都不敢打开它,害怕有一个地方再次决堤.当时,乡下人家里不会常有浆糊,更没有现在用的固体胶棒。有时候,祖母写完信,干脆用饭粒粘住封口。这些饭粒,因为祖母,因为岁月,因为与字和纸的缠绵,在我的视线里变得如此圣洁,甚至有些神秘。
⑨“凭君奠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最懂信的人,莫如游子,莫如杜牧.而之于我,感谢岁月,让我最终得以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他的思维频率与情感路径读懂世间很多东西。
2020年庚子新春,新冠病毒汹汹来袭,在这场严峻考验中,我们看到了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其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环球同此凉热,人间自有真情。在这场全球范围的共同战“疫”中,德国中学生齐唱《让世界充满爱》,来自日本的捐赠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暖人诗句;截至3月26日,我国已陆续向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并积极分享防控经验……
多少年后,再回望这个2020年初的寒假,你一定会发现,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程。面对疫情,谁都不是旁观者。疫情中,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①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