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辽源市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17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妈祖的神化,与福建当地民众从事的产业           。宋朝时期,福建的沿海港口已经得到了陆续开发,对外经济交流日益扩大。苏东坡在奏折《论高丽进奉状》里就说:“福建一路,多以海商为业,凡沿海地区,争相以舟船贩货。”当地海上贸易的兴盛程度可见一斑。但古代科技落后,航海多要历尽鲸波之险,碰到风浪,商人和水手往往要祈求上天神明保佑。因此,能够拯救海难的妈祖自然倍受人们尊敬。南宋廖鹏飞于绍兴二十年创作了《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记载,里面记载了湄洲神女保佑过往船只在汹涌波涛中安然无恙的故事。于是,附近民众纷纷           , 建了涵江圣墩神女祠,这便是最早的妈祖分庙。妈祖显灵的传说         

        且越传越神、越传越远,从莆田传遍了全福建,又从福建传到了两广、两浙等地。(    )。

        几十年后,宋朝遣往高丽的使团,回国时发生了一件险情,此事促成了妈祖从民间信仰到官方信仰的升格。到了明朝,虽然明太祖为了防止倭寇入侵,实行海禁政策,但他和明成祖也先后册封妈祖。由于运河漕运和往来台湾,实行海禁的清朝也是对妈祖          。据统计,清廷对妈祖的褒封次数最多、间隔最密、等级最高,共15次褒封妈祖。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息息相关    仗义疏财    风行一时    情有独钟 B . 休戚相关    慷慨解囊    不胫而走    青睐有加 C . 休戚相关    仗义疏财    风行一时    情有独钟 D . 息息相关    慷慨解囊    不胫而走    青睐有加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南宋廖鹏飞于绍兴二十年创作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记载。 B . 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南宋廖鹏飞于绍兴二十年创作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 C . 南宋廖鹏飞于绍兴二十年创作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现存关于妈祖的最早的文献。 D . 绍兴二十年南宋廖鹏飞创作了《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记载。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妈祖传说到达之处,就是福建商船到达之处。 B . 福建商船到达之处,妈祖传说也随之到达该地。 C . 妈祖传说也随着福建商船而到达各处。 D . 福建商船不断把妈祖传说传到各处。
  • 2.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寥若辰星  饮鸩止渴  炙手可热  陈词烂调 B . 金榜题名  貌和神离  忧柔寡断  谈笑风声 C . 卑躬屈膝  文过是非  礼尚往来  众口铄金 D . 仗义直言  事得其反  委曲求全  声名雀起
  • 3.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选出都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的一组( )

    ①《六国论》     ②《师说》       ③《伶官传序》    ④《卖油翁》

    ⑤《前赤壁赋》       ⑥《阿房宫赋》      ⑦《过秦论》      ⑧《游褒禅山记》

    ⑨《岳阳楼记》   ⑩《黔之驴》

    A . ①③④⑥⑨ B . ②④⑥⑧⑩ C . ①③⑤⑦⑨ D . ①②③⑧⑩
  • 4. 下列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上相似的一项是( )
    A .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 .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 .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5.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单于愈益降之   均之二策 B . 故燕王欲结于君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 . 以勇气闻于诸侯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D . 不如因而厚遇之    君因我降
  • 6.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们的一些优秀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日臻成熟。

    ②剧坛上除田汉、洪深、欧阳予倩、丁西林等,又涌现出曹禺、夏衍、于伶等著名剧作家。

    ③曹禺1934年发表了震动剧坛的《雷雨》,翌年又创作了《日出》。

    ④这个阶段戏剧创作队伍更加扩大,作品质量普遍提高。

    ⑤曹禺这两个剧本和不久后完成的《原野》,不仅显示了剧作家向更深的社会题材开掘的努力,也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新阶段的到来。

    ⑥通过家庭的悲剧或社会的悲剧,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透视了旧中国上层社会的腐朽与罪恶,下层人民的痛苦与悲惨。

    A . ③⑤⑥④②① B . ④②①③⑥⑤ C . ⑤②①④③⑥ D . ④②③①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
  • 7.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己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当今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实际上,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而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资源的掠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韧”的精神能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仍。 B .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只是因为有“韧”的精神。 C . 在“韧”的精神中,儒家思想为外向进取型的;而道家思想属内向、保守型的。 D . 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聚居,瘟疫就发生了,并随着人群移动而传播。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由自然灾害及其伴生的灾祸引发诸多文明覆灭说起,提出问题,再揭示答案。 B . 文章不仅指出“韧”的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还分析了“韧”性特质的成因。 C . 文章辩证看问题:既肯定儒家思想崇尚进取的积极作用,也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 D . 文章综合运用了引证、例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没有这种“韧”的精神,中华民族就难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因而也就难以安然渡过各种困境,延续至今。 B .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合,推动了社会前进,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瘟疫就易发生。 C .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这与中国道家“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观点截然不同。 D . 在当今时代,要想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可以借鉴道家思想。
  • 8.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守正,即正本清源、传承发扬;创新,即适应时代、积极进步。守正创新是对中医药自信的深刻阐释,也是对中医药发展道路的最佳指引。创新的方向和依归离不开对守正的坚持;守正的活力和根基也离不开不断创新。正确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才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焕发无限生机,为健康中国提供坚强保障。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小柴胡汤源自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伤寒疫症的中医方剂,被人称道为最符合我国人文传统之方。20 世纪80年代,广药白云山光华制药在《伤寒杂病论》记载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小柴胡颗粒。传统方剂虽为良药,但苦口且煎煮费时。白云山光华在岭南医派“经方”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制药经验,对传统配方进行了改良。其将小柴胡原来的“人参方”改为“党参方”,使药品对不同体质的人群的适应性大大增加,并传承古法将药物浓缩研制出工业方“小柴胡颗粒”,既保留古法制剂功效,又便于携带、服用,且口感清甜。2000 年,白云山光华原创的小柴胡颗粒被正式收入《中国药典》。2011 年,白云山光华小柴胡制剂方法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药白云山光华制药被确认为医圣千年古方小柴胡传承企业。

    (摘编自《中医药品牌故事》)

    材料三: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的产品以中药为主,有7个产品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扬子江药业集团能在品牌建设方面始终保持竞争力,除了在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以外,主要靠对中药质量管控的重视。至今,扬子江药业集团已经连续25年开展质量月活动,提升全员质量品牌意识。近些年来,集团也致力于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改革传统中药生产工艺,解决生产能耗大、标准不可控等难题。中医药要产业化、国际化,必须有效、安全、可控,目前许多疗法和药品的“有效”和“安全”已经可以肯定,但“可控”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要想“可控”,标准化是必由之路,包括中医对疾病的诊疗,以及中药的种植、加工、炮制等,都应有相应的标准。此外,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成果,推动产业和科技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成果支撑中医药产业发展。

    (摘编自《中医药品牌故事》

    材料四:从走方郎中,到供奉御药的太医,再到遍布全国的连锁品牌,同仁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直服务予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几年,为了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和要求,同仁堂主动拥抱互联网,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人们提供全方面的健康方案,满足大家对健康的更高标准和要求。同仁堂发力大健康产业,是基于国内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变,大健康是每个人的刚需,相比于西医在被动医疗上的强势,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同仁堂致力于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创造极致的消费者体验,这恰恰是新零售的核心理念。在新零售领域,盒马鲜生、米家有品等都是典型代表,通过品类创新和消费场景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依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借助于新零售所倡导的商业模式,同仁堂成功地在传统药店服务、客户、产品、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摘编自《中医药品牌故事》

    【注释】①大健康强调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中医药工作,习总书记作出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示,其指示包含着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B . 《伤寒杂病论》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所著,用于治疗伤寒疫症的中医方剂——小柴胡汤第一次出现在该书中。 C . 目前,许多中医药疗法和药品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已经可以肯定了,但其不具备可控性,故需要进一步努力。 D . 在被动医疗上,西医表现强势,相对于此,中医药在自我健康管理,以及全面呵护生命全过程上关注度更高。
    2. (2) 针对上述材料,下列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这一宝贵的财富,正确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B . 将药物浓缩而研制出的“小柴胡颗粒”,适应不同体质的人群,口感清甜,其也被收入了《中国药典》。 C . 中医对疾病的诊疗,以及中药的种植、加工、炮制等都需要相应的标准,这样,“可控”才有可能实现。 D . 同仁堂历史悠久,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在目前,仍在不断地探索,以适应时代,满足人们的要求。
    3. (3) 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材料中各中医药企业是如何“守正创新”的。
  • 9.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邻居们

    老舍

        明先生对不识字的太太放纵儿女,和邻居吵闹,辞退仆人这些事,给她一些自由,以为是为明家露脸。明先生的头抬得很高。他有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气。他永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可是,他究竟还有点不满意。他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身里有个黑点,象水晶里包着的一个小物件。可是他没法去掉它,它长在他的心里。

        邻居是对儿姓杨的小夫妇,明先生看不起他们,总以为教书的人是穷酸,没出息的。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太很好看。他看不起教书的,可是女教书的--设若长得够样儿--多少得另眼看待一点。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几倍,他不能不恨。

        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杨家的葡萄。界墙很矮,孩子们不断的过去偷花草。对此,杨先生始终不愿说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可明家始终没来。杨太太决定找明太太去。

        杨太太很客气:“明太太吧?我姓杨。”

        明太太准知道杨太太是干什么来的,而且从心里头厌恶她:“啊,我早知道。”

        杨太太所受的教育使她红了脸,而想不出再说什么。可是她必须说点什么。“没什么,小孩们,没多大关系,拿了点葡萄。”

        “是吗?”明太太的音调是音乐的:“小孩们都爱葡萄,好玩。我并不许他们吃,拿着玩。”

        “我们的葡萄,”杨太太的脸渐渐白起来,“不容易,三年才结果!”

        “我说的也是你们的葡萄呀,酸的;我只许他们拿着玩。你们的葡萄泄气,才结那么一点!”

        “小孩呀,”杨太太想起教育的理论,“都淘气。不过,杨先生和我都爱花草。”

        “明先生和我也爱花草。”

        “假如你们的花草被别人家的孩子偷去呢?”

        “谁敢呢?”

        “你们的孩子偷了别人家的呢?”

        “偷了你们的,是不是?你们顶好搬家呀,别在这儿住哇。我们的孩子就是爱拿葡萄玩。”

        杨太太没法再说什么了,嘴唇哆嗦着回了家。作为最新式中国人的杨先生不便于当面交涉,客客气气的写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嘱咐孩子们不要再来糟蹋花草。

        信是杨家仆人送过去的,被明太太窝回去了。

        下午,老妈子拿进一封信来。杨先生接过一看,门牌写对了,可是给明先生的。他忽然想到扣下这封信,可是马上觉得那不是好人应干的事。告诉老妈子把信送到邻家去。

        “拿回去吧,我们不看这个!”

        “给明先生的!”老妈子说。

        “是呀,我们先生没那么大工夫看你们的信!”

        “是送错了的,不是我们的!”

        “送错了的?”明太太翻了翻眼,马上有了主意:“叫你们先生给收着吧。当是我看不出来呢,不用打算诈我!”拍的一声,门关上了。

        怎么处置这封信呢?私藏别人的信件?拆开看看?是不光明的。想来想去,杨先生决定给外加一个信封,改上门牌号数,扔在邮筒里。第二天早晨,夫妇忙着去上学,忘了那封信。

        下学回来,刚要吃饭,听见明家闹起来了。饭后,杨家的老妈子知道了消息:明先生打太太是为一封信,要紧的信。杨先生想必定就是他所存着的那封信了。既是要紧的信,为什么不挂号,而且马马虎虎写错了门牌呢?混蛋应受惩罚。他想起那些葡萄来……第二天早晨把那封送错的信和劝告明家管束孩子的信一齐发了,他不希望明先生悔过,只教明混蛋看看读书人是怎样的客气与和蔼,是君子就够了。

        明先生见着了写信的人,知道了信的内容:他和一个朋友借着外国人的光儿私运了一些货物,被那个洋人晓得了。所以他担心,命令太太去索要那封信。明太太宁肯挨打也不肯去,这太难堪了,就诬说杨家不给。明先生的气不打一处来,就凭个穷酸教书的敢跟我斗气。哼!他向孩子们发了命令。

        邮差下午四点多送来了信。明先生看完,心中说不出是难受还是痛快。痛快的是,他看明白了那封写错了门牌的信,杨先生没有拆开;难过的是另一封,使他更讨厌那个穷酸,他觉得只有穷酸才能那样客气,客气得讨厌。

        路上,杨先生满心痛快:既然把那封信送回了原主,而且客气的劝告了邻居,这必能感动了明先生。

        一进家门,他楞了,院中的花草好似垃圾箱忽然疯了,一院子满是破烂儿。他知道这是谁作的。怎么办呢?他想要冷静的找主意,可冷静不了,他的那点野蛮的血沸腾起来。扯下衣服,捡起两三块半大的砖头,隔着墙向明家的窗子扔了去。听着玻璃的碎裂,他心里痛快。他似乎忽然由文明人变成野蛮人,觉出自己的力量与胆气,象赤裸裸的洗澡时那样舒服,无拘无束的领略着一点新的生活味道。他等着明先生来找他打架。

        明先生不想过来,因为他觉得杨先生不那么讨厌了。看着破碎玻璃,虽不高兴,可也不十分不舒服。他开始想到嘱告孩子们不要再去偷花。可一想起杨太太,又不能不恨杨先生;可是恨与讨厌,他现在觉出来,是不十分相同的。“恨”有那么一点佩服的气味在里头。

        第二天是星期日,杨先生在院中收拾花草,明先生在屋里修补窗户。世界上仿佛很平安,人类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葡萄事件”和“信件事件”在因果上不关联,但带动了两家人情绪的发展,人物个性得到充分展现,构成颇具喜剧色彩的情节。 B . 明先生认为杨先生穷酸,杨先生认为明先生混蛋,他们各自猜测着对方,自觉优越,作者从有限视角来叙述,让读者觉得分外可笑,同时也很可悲。 C . 小说通过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明太太自私、霸道、蛮不讲理、嫉妒心强而又自作聪明,市侩兼泼妇的形象。 D . 小人物、小事件、小篇幅,合乎老舍短篇小说“集中”“紧凑”的要求,最精巧的是人与事的配合,时合时分地推动着小说的发展。
    2. (2) 杨先生在“葡萄”和“信件”两件事中发生了心理变化,请据此分析其形象特征。
    3. (3) 老舍是文化型的伟大的小说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北京的市民社会,小说情节出人意料,结尾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的主旨。
三、文言文阅读
  • 10.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班超为人有大志,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 ,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 , 遣使西域。超发于阗诸国兵击莎车,而龟兹王救之。超召议曰:“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于阗从是而东,长史亦于此西归,可须夜鼓声而发。”龟兹王闻之大喜,自以万骑于西界遮超,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微于阗。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鸡鸣 , 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大获其马畜财物。莎车退降,自是威震西域。永元二年,月氏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超众少,皆大恐。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谢遂前攻超,不下,又钞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将尽,必从龟兹求救,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贲金银珠玉以赂龟兹。超伏兵遮击,尽杀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建初六年,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焉。明年,下诏曰:“往者匈奴独擅西域,寇盗河西,永平之末,城门昼闭。先帝重元元之命,惮兵役之兴,故使军司马班超安集于阗以西。超遂逾葱领,迄县度;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改立其王,而绥其人。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仇。其封超为定远侯,邑千户。”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书奏,帝感其言,乃征超还。

    (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 B . 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 C . 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 D . 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骞,汉武帝时奉命出使西域,因军功被封为“博望侯”,开辟了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 B . 假司马:官名。汉官名凡加“假”者,均副貳之意。文中此处是说班超被任命为“代理司马”。 C . 鸡鸣:天明之前。以“天干”来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1-3时,与四更、丁夜相对应。 D . 元元:即黎民百姓。古代关于百姓的称呼还有布衣、黔首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班超家境贫寒,却自小有大志。他虽曾以受雇抄书为生,长久劳苦,但他却不愿长期埋首笔墨间,而是希望效法傅介子、张骞在异域立功,万里封侯。 B . 班超智谋百出,常能以弱胜强。他以诱敌之计击败莎车龟兹联军,又能料敌于先,降服月氏,威震西域。到建初六年,西域五十余国都向汉朝称臣纳贡。 C . 班超功勋卓著,被封为定远侯。他通过改立国王,招降那里的百姓的方式来稳定西域,前后共用二十二年时间。西域各国在他的镇抚之下,没有不服从。 D . 班超久在异域,年老思念故土。他晚年给皇帝上疏称害怕自己年老体衰,倏忽死亡,孤魂漂泊在外,他称不敢奢望能到酒泉郡,但只愿活着进入玉门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超伏兵遮击,尽杀之。

      ②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

四、诗歌鉴赏
  • 11.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释】巃嵷:山势高峻的样子。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 . 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 . 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 . 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 (2) 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五、句子默写
    1. (1) 此情可待成追忆,
    2.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 (3) 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
    4. (4) 问君西游何时还?
    5.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6. (6) 吾所以为此者,
    7. (7) 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8. (8) 故木受绳则直,
    9. (9) ,血色罗裙翻酒污。
    10. (10)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六、材料作文
  • 13. (2020高一下·辽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座头鲸,世界上最美的生物之一,体型庞大,鳍宽如翼,它从水中腾跃而起,如鲲鹏展翅般的身影,是大海上最优美的身姿。座头鲸的一生,并非整日沉潜深海,而是在漫长的迁徙中度过,它穿越海洋时发出的低沉悠远的鲸吟,是汪洋中最动听的歌声。预感到自己生命即将终结时,它会找一片安静的海域悄然离去。然而,它庞大的身躯慢慢沉入深海,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哺育暗界众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态系统,成为茫茫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生物学家赋予这个过程一个浪漫的名字——“鲸落”。

    你是为鲸跃鲸吟而耳目震撼,还是为鲸落鲸魂而感动不已,抑或是为鲸辉煌庄严的一生而叹为观止?请谈谈你的思考与感触。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