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八上·石林月考) 有人这样比喻: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人类非常渺小 B . 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 C . 个人离不开社会 D . 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人
  • 2. (2019八上·石林月考) 2018年暑假期间,某中学八年级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使学生越来越贪玩

    A . ①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3. (2021八上·德惠月考) 爱因斯坦曾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都还在领受的东西。”这句话体现了(   )
    A . 每个人都要了解社会 B . 人类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 C . 物质生活比精神生活重要 D .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 4. (2019八上·石林月考)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不断的社会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 )

    ①知识技能不断丰富     ②能力不断提高
    ③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④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2019八上·石林月考) 2017年10月30日,据教育部消息,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实施。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你不赞同的有(   )

    ①小明:“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②小刚:“中学生年龄小,社 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

    ③小兰:“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让我们开阔视野、培养能力。”

    ④小杰:“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活动。”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
  • 6. (2023八上·东莞月考) 下列属于热心公益事业、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是(    )

    ①小李经常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②小东积极向“希望工程”捐款,帮助失学儿童

    ③小宁迷恋网络游戏,经常带同学去网吧

    ④小华向市政府提出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7. (2019八上·石林月考) 我们是社区的公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说明(   )

    ①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②不同的社会身份,具有不同的责任

    ③角色不同,人的身份也不同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具有不同身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8. (2019八上·石林月考) 新学期第一节课,小明同学“晒”起了自己暑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外出时,我看到一些公共自行车上有灰尘,便连续几天到小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擦拭公共自行车,另外,还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你对这份寒假作业的看法是(    )

    ①能缓解平时的学习压力,避免产生厌学情绪

    ②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④有利于养成参与公益活动、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9. (2023八上·确山月考)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   )

    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②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③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

    ④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0. (2021八上·德惠月考)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我与小区王大爷的关系,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以确定为(   )
    A . 血缘关系 B . 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 D . 亲属关系
  • 11. (2020八上·河源月考) 青少年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周末到敬老院当义工

    ②为贫困地区学生捐献课外读物

    ③利用体育课完成数学作业

    ④让成绩差的同学抄自己的作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1八上·渭南月考) “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也慢,人与人的交往可能要走遍万水千山;现在的生活很快,车马邮件也快,动动手指便与世界相连……”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网络以其迅猛之势占领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以下运用网络的说法或行为可取的有(   )

    ①发现有微博传播谣言,举报了该微博 

    ②把同学的照片做丑化处理发到网上 

    ③网络有利有弊,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拒绝诱惑 

    ④网络不是德外之地,也不是法外之地,要文明上网,遵守道德与法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2019八上·石林月考) 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网上购物、阅读、教学、发布政府信息等网络的力量已经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表明(   )
    A . 对网络不应有任何限制 B . 网络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他人 C . 网络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D . 网络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14. (2019八上·石林月考)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这说明(   )
    A .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时空的界限 B . 网络为文化建设搭建了新平台 C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的活カ D . 在网络时代,容易出现虚假信息
  • 15. (2019八上·石林月考) 网络就像一块硬币,懂得利用网络的人,会把大多数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不会利用网络的人,则一天到晚只顾着聊天、打游戏。这表明(   )
    A . 网络是把双刃剑 B .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C . 网络有利而无害 D . 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 16. (2019八上·石林月考)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遇到以下情况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

    ①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

    ②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③通知“中奖”却要先交钱

    ④自己开通网上银行查询账户信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7. (2019八上·石林月考) 网络信息内容丰富,传播迅捷,但各种谣言也层出不穷。对于网络谣言,作为公民要(   )
    A . 坚决打击依法惩处 B . 加强管理科学引导 C . 学会辨析自觉抵制 D . 守法律远离网络
  • 18. (2019八上·石林月考) 目前,WIFI陷阱有两种:一是“设套”,主要是在宾馆、饭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搭建免费WIFI,记录用户在网上进行的所有操作;二是“进攻”,主要针对家庭WIFI,若WIFI密码密度不高,黑客破解WIFI,就可能对用户电脑进行远程控制。对我们使用网络有警示作用的是(   )

    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②拒绝使用WIFI,避免受到侵害

    ③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

    ④学会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2019八上·石林月考) 如图漫画《牵着鼻子走》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

    ①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很诱人,青少年上网成瘾是正常的

    ②青少年应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学会“信息节食”

    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④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该成为网络的俘虏,要做网络的主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0. (2019八上·石林月考)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网络交往中,尊重他人、不伤害他人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

    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③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对一些扩大自我、“任性”跟帖不要太在意

    ④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治观念和向善的道德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1. (2019八上·石林月考) 2017年11月1日,南京交警开始试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人教育体验,对于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人,可以选择接受交警的处罚,也可以选择接受交警的现场教育。据此围绕“秩序与规则”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B . 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C . 社会秩序需要社会规则来维系 D . 社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就是指法律和道德
  • 22. (2023八上·平昌) “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B . 社会规则和自由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C .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 . 社会规则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 23. (2019八上·石林月考)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告诉我们(   )
    A . 规矩可以帮助我们画出方和圆 B . 社会规则可以维系社会秩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C . 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需要社会规则 D . 社会的正常运行不需要社会规则
  • 24. (2019八上·石林月考) 人们只有遵守规则,生活才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这说明 ( )
    A . 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 B . 我们只遵守规则就可以生活得很好 C . 规则只能限制自由 D . 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 25. (2019八上·石林月考) 据了解,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排队日”的设立启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做到( )

    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②自觉排队上下车、购物
    ③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④如有急事要办,不必排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6. (2019八上·石林月考) 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

    ③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地实现

    ④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7. (2019八上·石林月考) 某天津市民反映:天津虽然是一个大城市,但在天津街头,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仍然存在,与天津的大城市形象不相匹配。市民经常能遇到闯红灯、随意加塞、开远光灯、乱鸣喇叭、乱停车、乱丢垃圾等违反规则的行为。违反规则( )

    ①会受到法律、纪律等处罚

    ②一定会承担刑事责任

    ③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④会扰乱社会的良性运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8. (2019八上·石林月考) 下面漫画《代价》由“插个队”→“闯个红灯”→“来喂老虎”→“救命啊!”警示我们( )

    A .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 . 依靠他人监督,遵守社会规则 C . 依靠他人提醒,遵守社会规则 D . 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 29. (2019八上·石林月考) 小强在影剧院看电影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下列选项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

    A .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B .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 C .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为所欲为 D .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 30. (2019八上·石林月考) 2018年2月9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经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依法对“钱宝网”3名集资参与人以涉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执行逮捕。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 .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 .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 . 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二、简答题
三、分析说明题
  • 34. (2019八上·石林月考) 材料一: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25.4%。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也随之出现。

    材料二:互联网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朋友圈里也疯传着“塑料紫菜”、“塑料大米”、“棉花肉松饼”等网络谣言,给老百姓带来困扰。

    1. (1) 画线部分内容说明,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
    2. (2) 面对材料二中的网络谣言,我们应怎样做?
    3. (3)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