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一种艺术,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①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xiāo),②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徘徊在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suì)。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艾青用鸟儿(sī)哑的喉咙歌唱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林徽因用“娉婷”且“鲜妍”③“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写出万般宠爱的风姿,余光中具象化的“乡愁”牵引着游子的思绪和想念……④
①喧xiāo
②深suì
③sī 哑
①弦(A.xián B.xuán)
②娉(A.pīng B.pìng)
“乐”与“悲”,一直是古典诗文中重要的主题。“,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欧阳修政事之余与民同游山水之乐,“云横秦岭家何在?”是韩愈进谏被贬,英雄失路之悲;“今日听君歌一曲,”是刘禹锡贬谪归来的苦中作乐,“,湘水无情吊岂知”是刘长卿怀古思今、借先哲自况之悲。正如苏轼所写“,,此事古难全”,人生无常,不如乐观旷达面对。
相关链接: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的著名艺术家,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在中西方艺术融合的探索实践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我国当代美术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份迟到的怀念
汪浙成
这是一份迟到的怀念。
我在初中时就是艾青的“粉丝”。那时,随着“人民代表”的父亲,莫名其妙地一夜间成了“反革命”。家庭变故让我一下子成熟了。孤独苦闷中,开始转向书本,当时,我最喜欢的书就是《艾青诗选》。诗里对春天和光明那种一往情深的憧憬和追求,以及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忧郁而伤感的情调,仿佛巨大磁石牢牢地吸引了我。有段时间,我迷恋艾青的诗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很想拥有他的一本诗集。可惜那时母亲对付我弟妹六人吃饭都捉襟见肘,哪有钱给我买书?只好将一些特别引起我共鸣的诗抄在本本上。本子也不是现成的练习本,而是从用剩的本子上拆下来订在一起的。本子虽不上档次,抄写得却极其认真。艾青的诗,成了我那时人生路上的一盏灯,孤独苦闷中的精神火炬。
我不但喜爱艾青的诗,还爱屋及乌,喜欢艾青这个名字。艾草在江南田野上刚长出来时,是青色的。艾青二字,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再从艾草属性分析,当春天来临,它最早破土而出,是春天的先驱。艾草还可入药,止血祛寒,驱蚊除邪,使得这种带着泥土清香又有点苦涩的野草,在审美情趣上形象地反映了艾青诗歌的社会效应。
我就这样由他的诗和名字,想象他这个人应该是面孔清癯、白净,举止优雅,还有一双普希金似的忧郁的眼睛!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在北大学习时,终于见到了这位心仪已久的文学偶像。
那是北大诗社的一次讲座会上,艾青老师来给大学生中的诗歌爱好者做报告,题目是《论诗歌的形式问题》,地点在办公楼礼堂。报告会下午2时半开始,可我吃完午饭便早早去抢占座位,在最前一排挑了个视角最佳的位子坐了下来,以便一睹他的风采。
等到见过以后,说心里话,我感到有点失望和伤心。艾青老师本人的形象与我想象的相差过于悬殊了!
直到40年后的一个初春时节,为进一步办好《江南》杂志,我代表浙江省作家协会,上北京东四艾青老师家,聘请他担任《江南》顾问。
当时,艾青老师身体已不是太好,站不起来,坐在藤椅上看电视。我们说明来意,然后将刚出版的几本《江南》杂志请他指正。他拿在手上,定睛端详着封面上“江南”二字。
“这两字写得好啊!”他由衷地赞叹说:“一笔就有千斤重。是沙孟海的字吧?”
我忙回答:“是请他为《江南》写的。”
他翻阅了一会儿刊物内文,问:“现在你们《江南》发行多少呀?”
我回答说:“总共5000份,其中4000份通过邮局发行,还有不到1000册零售。”
“这个已经不容易了。现在我们中国是全民下海经商。”
“主要是我们工作没跟上。”我说:“所以请艾青老师当我们顾问,为刊物把把舵,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江南》,把发行量进一步搞上去。”
承蒙艾青老师慨允,答应担任我们顾问,我一高兴便口无遮拦地侃起来,说自己在初中时就想见他,想了好多年,直到北大诗社讲座会上才第一次见到他,没成想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艾青老师很感兴趣地问:
“是不是让你大失所望了?”
我支支吾吾地说:“有点失望吧!”
艾青老师笑道:“说来听听。”
见他笑吟吟的眼神像是在鼓励,我于是便放肆起来:“大概由于长期熬夜,您当时的脸色看去十分难看。报告时一支接一支抽烟。大量的尼古丁损坏了您的牙齿,颜色看上去很可怕。日以继夜的伏案工作,肩膀一边高一边低。加上浓重的金华口音夹杂着陕北腔,听起来吃力极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您当时做报告时那件大家都难得见到的很有档次的呢子大衣,像刚解放时那些南下干部似的不经意地披在肩上。这一披,固然披出了风度,披出了派头,披出了与众不同,却披丢了诗人的气质,让我又高兴又伤心!”
艾青老师开心地哈哈大笑。因为病痛,腰身有些佝偻,但脸上却洋溢着孩子般纯真的笑容。
我征询似地问艾青老师:“真是失礼,我说话有点放肆了?”
艾青老师摆摆手,眼里放射着一位智者的慈祥的光芒。
“其实,您诗选扉页上那帧照片就很好,”我说:“眼睛像是在深情地望着远方那一片您热爱着的土地。这是喜欢您诗的人都熟悉的艾青式的笑容。”
“你喜欢?”他问。
“非常喜欢。”
他叫我自己进到屋里去挑上一张。房间桌上堆着一大摞照片,我从中挑了一张出来,艾青老师在照片背面用签名笔写下我为之倾倒的那个名字——艾青!
让人痛惜的是,艾青老师担任我们《江南》顾问不到4年,便不幸离世。第二年,艾青夫人高瑛去金华路过杭州,我上她下榻的杭州大酒店看望,出来时她送我一册新出版的艾青诗集《大堰河》。
每当翻看珍藏的相册簿,看到艾青老师那张照片,望着他那深情目光中流露着一点忧郁的眼神,想起当年那段往事,竟亲切得让人有点恍惚,觉得这位大堰河的儿子依然活在我的心中。
①艾青老师笑道:“说来听听。”
②艾青老师开心地哈哈大笑。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材料二)
《现实泡沫》的作者奇亚·汤汉说:“......我们活在一种幻想里,感觉我们产生的所有废物——从排泄物垃圾到有害废弃物,都可以凭空消失,就像我们冲马桶那样轻易。”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推行垃圾分类准则后,处理没喝完的珍珠奶茶正确步聚为:先撕下封口的塑料膜,倒出珍珠和其他液体残渣然后把塑料膜和吸管投入其他垃圾桶,最后把塑科杯洗净作为可回收垃圾。这一系列操作让人直呼麻烦,有人戏称再也不喝奶茶了。可倒推一下,一杯珍珠奶茶不就是这样一步步打包完成的吗:取塑料杯,加奶茶,加珍珠,加糖,封口,插吸管,套塑料袋......从一定程度上,垃圾分类迫使我们去正视商品的生产包装、物质构成等等。看似繁琐的垃圾分类也许是个开始,它让丢弃不再那么容易,进而让我们开始注意物质环境,从而以更环保的方式在自己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减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生活习惯也会越来越绿色健康。目前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并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材料三)
垃圾分类体系各显神通
如今,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理念在世界各国都有了很好的发展,许多国家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体系和回收系统。这个体系和回收系统作为生活垃圾处理流程的-部分,能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以美国为例,美国在1976年颁布了《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 》,法案规定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负责管理废物回收及再利用的所有流程,并鼓励各州制定分类管理垃圾的综合计划。据EPA统计,2000年至2016年美国垃圾处理产业的收入高达600亿美元,而2007年至2018年美国垃圾管理和补救服务的总产出达到了1074 亿美元。由此可见,垃圾分类和处理流程为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清洁与卫生,还有一系列的经济收入与产出。
然而,相对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65. 6%的德国来说,美国的垃圾分类回收还处于一种“粗放”的阶段。
在德国,垃圾分类是可以逼疯外地人的!在扔掉一个垃圾之前,德国人需要判断此垃圾是否还有用,旧衣物、旧家具以及旧电子产品?如果你觉得这个垃圾对某人还有用,请出售或者捐赠;如果无用,那你的旧衣服请放入灰色垃圾箱,旧家具请联系垃圾回收公司(收费)或者自己将它带到指定的15个回收中心之一。二手的电子产品是不能进入垃圾桶的,你需要将它们放到特殊的回收地点。旧油漆送回五金店,有押金的瓶瓶罐罐送回杂货店,其他的垃圾请看它有无可回收标志,如果有,请放入黄色垃圾箱。如果没有,那恭喜你,进入下一个垃圾回收环节,识别垃圾该进入哪个颜色的垃圾箱!蓝色垃圾箱是纸和纸板的好去处,但是纸巾、油腻的披萨盒以及脏纸板等不能放入蓝色垃圾箱;绿色和白色垃圾箱是给人们放没有押金的玻璃的,但是陶瓷、水晶、花盆等也不能放进这类垃圾箱;黄色和橙色垃圾箱可以放置塑料、金属和有回收标志的垃圾,但请不要将爸爸不听的CD和盒式磁带扔进去;棕色垃圾箱适用于所有可生物降解的商品,而其他的垃圾最后会被放置在灰色和黑色垃圾箱里。
当然,除了这些固体垃圾的分类,国际上还流行着干湿垃圾的分类......
A.垃圾分内刻不容缓
B.今天你扔对了吗?
C.垃圾不分类,哭的是人类
(一)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①置,诗人例作水曹郎②。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
(二)与子由书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者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④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三)食蚝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注)①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所任的检校官亦属此列,故称。②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梁代何逊、唐代张藉、宋代孟宾于等诗人均曾任过水部郎官职,作者责受水部员外郎。故称。③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④肯綮(kěn qìng):筋骨连接的地方。
①戏书此纸遗之;
②正尔啖嚼:
肉 与 浆 入 水与 酒 并 煮 食 之 甚 美 未 始 有 也。
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
范仲淹未及洞庭湖却“思接”岳阳楼,可见游览未必要亲临;苏东坡一生“历典八州”却拥有惊艳古今的有趣灵魂,可见艰难未必只有苦涩......其实,有时候,真实未必美丽,美丽未必真实;逆境未必是坏事,顺境未必是好事。“未必”是一种质疑的眼光,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
上面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未必”为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出现真实校名和师生姓名;③用规范汉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