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大事 |
5月4日 | 北京学生游行,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北洋政府逮捕了部分学生 |
5月6日 | 北京、上海商会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拒签和约,抵制日货 |
5月25日 | 上海8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坚决支持北京学生 |
6月10日 | 上海铁路工人、各轮船水手罢工,天津、汉口、济南等地商人罢市 |
阵地 | 《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
旗帜 | 民族、科学 |
代表人物 | 李鸿章、康有为、张謇 |
影响 | 在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
材料一:1915年,他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他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造、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先进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材料二:1919年5月,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巴黎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以往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