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届山西晋城市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6-08-15 浏览次数:710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6·晋城模拟) 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这表明汉代(    )

    A . 皇室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 . 孝道扩展成为社会伦理 C . 儒学正统地位得以巩固 D . 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
  • 2. (2016·晋城模拟) 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广州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材料现象说明(    )

    A . 南北政治局面的不同 B . 城市区域分工日益深化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D . 城市经济属性不断增强
  • 3. (2016·晋城模拟) 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    )

    A . 政府重视楷模示范效应 B . 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C . 民众借助清官伸张正义 D . 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
  • 4. (2016·晋城模拟) 嘉庆皇帝曾详细叙述他刚即位时的一种情况: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办公室和走廊里,吵吵嚷嚷,人来人往,大都是外单位的。如果问他来军机处做什么,回答有两种,一是来汇报工作的,二是来找领导签字的。实际上都是来打探消息,甚至做交易的!材料表明(    )

    A . 军机处的严肃性下降 B . 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C . 权力重组引发的动荡 D . 朝廷结党营私盛行
  • 5. (2016·晋城模拟) 据资料记载,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黄遵宪等逃往上海租界避免了杀头之祸。而革命党人更是把上海租界经营成活动据点、宣传中心和逃避清廷迫害的避难所,由此可见(    )

    A . 租界成为反清革命基地 B . 清政府开始放弃领土主权 C . 租界享有独立的司法权 D . 各国均默许中国社会变革
  • 6. (2024高一上·宁都期末) 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    )

    A . 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 . 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 . 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 . 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 7. (2016·晋城模拟) 1941年7月,国民政府明令田赋征收一律由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改成实物,田赋税额法币每元折征稻谷2市斗或小麦1斗5升。1942年又将折征标准提高到每元税款折征稻谷4市斗或小麦2斗8升。 此变化表明(    )

    A . 国民政府持久抗战决心 B . 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加剧 C . 人民群众负担变相加重 D . 正面战场抗战日益困窘
  • 8. (2018高一下·长安期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经历了1980年~1991年的复兴和起步时期,1992年至1999年的扩容和成长时期,2000年至今的规范和发展时期。这种发展(    )

    A . 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完全同步 B . 旨在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 C . 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步调一致 D . 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
  • 9. (2016·晋城模拟) 罗马帝国时期,活着的皇帝从来不被神化,而总是被看作是一个人.尽管他在法律上居于最高地位。因此如果他随其所好地提出新的法律规范的话,一旦作出决定,他自己也受其支配。这表明罗马帝国时期(    )

    A . 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B . 民主政治得以完善 C . 公民反对宗教迷信 D . 皇权受到法律制约
  • 10. (2016·晋城模拟) 下面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普鲁士东部和西部城市化率比较表。造成表中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普鲁士东部各省

    普鲁士西部各省

    1840年-

    22.9%

    25.2%

    1870年

    24.2%

    34.2%

    1910年

    33.7%

    50.7%

    A . 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否 B . 工业化水平不同 C . 垄断组织发展程度不同 D . 城市的布局不同
  • 11. (2016·晋城模拟) 巴黎公社在一份公告中写道: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检查、督促和批评,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是随时可以撤换的”。这表明巴黎公社(    )

    A . 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B . 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C .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D . 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 12. (2017高二上·大连开学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宣告开业,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亚投行的设立(    )

    A . 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 B . 使美欧的盟友关系飘忽不定 C . 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D . 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二、综合题
  • 13. (2016·晋城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   洋务运动主要内容

    时间

    主要内容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l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创办。

    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6年

    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

    1872年

    李鸿章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前往美国、欧洲。

    1875年

    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80年

    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年

    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5年

    清政府新设立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

    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表二   清末新政主要内容

    时间

    主要内容

    1901年

    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

    1903年

    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随后颁布奖励实业措施。

    1902年

    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后进一步扩编成北洋新军6镇。

    1903年

    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由于庚子赔款后政府财政紧拙,结果清末改革中的留

    学生计划犬都留学日本。至1907年,留日学生总数达一万五千人。

    1905年

    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1905卑

    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究政。

    1911年

    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责任内阁。

    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又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比较表一、表二,提取两项有关晚清政府改革举措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14. (2016·晋城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土地收益明显上升,刺激了贵族、缙绅地主对土地、财富的贪婪追求。政治腐败在客观上又难以遏制其不法行为的发生,这就使他们以政治权势为后盾,推动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造成公私庄田逾乡跨邑、富强兼并,至有田连阡陌者,贫民无地可耕的局面。再者,明代政体是高度集权的,皇帝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而且也享有全国土地的处置权,他本身就是个大地主,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天潢贵胄、勋戚百官自然最有条件从皇帝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从而推动明中叶贵族、缙绅地主经济蓬勃发展。

    ——摘编自《明朝经济史之明中叶的土地兼并与赋役制度改革》

    材料二   15世纪前期,在英国那些被商品货币腐蚀了的贵族地主、乡绅们早就不满足于固定地租的收入,在“羊踩过的泥巴就会变成黄金”的诱惑下,纷纷用强制手段不断圈占公有土地,进而把农民从传统的份地上驱赶出去,然后把土地集中起来,圈围成牧场。从1688年起,政府也颁布法令公开支持圈地直到1845年运动结束。圈地运动在消灭领主制和小农制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资本主义大农业经济体制。据有关文献记载,耕地圈占后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很快。由于农业改良,1760一1815年英国农业产量增长50%。在耕作中开始使用人造肥料和播种机,大规模地实施土壤改良、土地轮种、农田基本建设、农具改良等措施。播种机代替撒播等等。农业发展不仅使英国首次摆脱了周期性饥荒对经济发展的困扰,为人口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供给,而且促进了英国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社会转型时期中西封建土地制度状况及影响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及影响。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认识。

  • 15. (2016·晋城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汉末年,豪强地主的武装兼并与混战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田无常主、民无常居”的现象不仅导致百姓饥饿,就连军队也无粮食可以充饥。此种状况致使汉朝以人口为基础,以货币纳税的税收制度形同虚设,“钱贱物贵”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扭转。204年,曹操进行税收制度改革。规定税收内容分为田租和户调。曹操下令,赋税的承担者不仅仅包括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一般豪强地主也要按照土地的多少和户口分别缴纳田租和户调,不允许有游离于税收征纳之外的优惠阶层存在,不允许豪强者转嫁税收负担。

    ——摘编自蔡昌《动荡时期的创新与冲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制度变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曹操税制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税制改革的特点。

  • 16. (2016·晋城模拟)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中央设立国防最高会议,下设国防参议会为战时咨询机关,延揽国民党、  共产党及无党派人士等在内的25人为参议员,标志着国民参政会的“胚胎”开始萌芽,开启了国民党执  政以来邀请各党派共商国是之先河。随着抗战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各党派人士认为所谓的国防参议会不足以代表各方意见,在组织及职权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关于成立民意机关的相关事宜终被提上议事日程。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确立“抗战、建国”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 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1938年4月,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在武汉召开,通过《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 6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名单。7月,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在武汉胜利召开,宣告国民参政会的正式成立。

    ——摘编自韩继伟《抗战时期国民参政会在多党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参政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成立的历史影响。

  • 17. (2016·晋城模拟)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日益受到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威胁。德国入侵西欧后,罗斯福政府决定加强对处境困难、财政拮据的英国的援助。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他还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1941年3月11日,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到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国受援最多,为270亿美元。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在排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从1941年10月1日开始买施。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 (1) 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实施租借法案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租借法案的特点及其影响。

  • 18. (2016·晋城模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留居欧洲,希望能寻找到一种在中国政治革命成功后,避免贫富两级分化的社会改造方案,以防止社会革命在中国重演。孙中山接受了美国人亨利-乔治的土地国有和限制私人土地权益的思想。孙中山试图以此解决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和农业发展问题,缓解社会的阶层矛盾。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时,在孙中山的力主下,“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成为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要学习俄国的办法,实行耕者有其田。二是认为在当时的革命情形下还不能马上实行耕者有其田,因为 “……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会起来反抗的。就是我们革命一时成功,将来那些小地主,还免不了再来革命”。三是认为要对农民宣传土地政策,启发农民的觉悟,使农民都能够联络起来,有很好的团体。四是主张和平解决土地问题。联络全体的农民同政府合作,慢慢协商解决农民同地主的土地矛盾,“使农民可以得利,地主不受损失”。

    ——摘编自蒋阳兵《试论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形成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