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常熟市一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 1. (2020八上·常熟月考)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维护民族利益    ④反对协定关税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 (2020八上·常熟月考) 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拭这一情形开始于(    )
    A . 鸦片战争后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3. (2020八上·常熟月考) 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 英国发动战争导致了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 . 中国的封建经济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 4. (2020八上·常熟月考) 1860年10月9日的美国《纽约时报》一篇报道写道:“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
    A .   占领香港岛 B . 攻占大沽炮台 C . 火烧圆明园 D . 割占辽东半岛
  • 5. (2020八上·常熟月考)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A . 金田起义 B . 定都天京 C . 天京事变 D . 北伐西征
  • 6. (2023八上·云浮月考) 《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富要收归国库;《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
    A . 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 . 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C .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D . 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 7. (2020八上·常熟月考)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 .   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 . 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 .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 . 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 8. (2024八上·潮南期末)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    )
    A . 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 B . 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C . 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 . 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
  • 9. (2020八上·常熟月考) 开放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苏州被开放为商埠与之相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0. (2020八上·常熟月考) 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
    A . 法国 B . 美国 C . 德国 D . 俄国
  • 11. (2020八上·常熟月考) 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

    A . 维新变法 B . 仁政与法治 C . 扶清灭洋 D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12. (2020八上·常熟月考) 下图为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的部分目录。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标题(    )
    A .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13. (2020八上·常熟月考)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
    A . 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 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 . 维护和巩固了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 . 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 14. (2020八上·常熟月考) 《清议报》在1900年发表时政评论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 台湾抗日斗争 B . 东学党起义 C . 义和团运动 D . 戊戌政变
  • 15. (2022八上·新民期中) 冯骥才的小说《神鞭》中描写了天津卫小贩傻二练就了辫子功,人称“神鞭”。他跟随头领曹福田去紫竹林攻打洋人。出征前,头领画了个避洋枪的符咒给他。傻二把符咒塞进辫根儿里,感到满脑袋的头发都发烫,似乎真有法力注入其中。尽管傻二英勇无畏,但仍挡不住洋枪洋炮,辫子也被打断了。傻二的经历表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的严重缺陷是(    )
    A . 带有迷信色彩 B . 借拜上帝会欺骗民众 C . 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D . 盲目排外
  • 16. (2020八上·常熟月考) 民生问题,简单讲就是有关国民生存、发展和福利问题。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孙中山针对中国的民生问题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什么主张(    )
    A . 驱除鞑虏 B . 恢复中华 C . 创立民国 D . 平均地权
  • 17. (2020八上·常熟月考)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 . 都损害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B . 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 . 都有强加给清政府的巨额赔款 D . 都是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18. (2020八上·常熟月考)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黄花岗起义 B . 萍浏醴起义 C . 广西起义 D . 安庆起义
  • 19. (2020八上·常熟月考) 下图是某年的《申报》,它最可能出版于(    )

    A . 1911年——民国元年 B . 1912年——民国二年 C . 1913年——民国二年 D . 1912年——民国元年
  • 20. (2020八上·常熟月考) 从《中国文物流失概况简图》可以看出近代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第一次高潮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抗日战争
  • 21. (2023八上·宁南月考) 近代有四位英国人曾经来到中国,在他们的日记中有误的是(    )

    怀特:1842年底我到上海做生意

    詹姆斯:1845年我向清政府申请在香港开办了工厂

    约翰:1860年我们与法国军人一起冲进夏宫,我拿了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

    奥托:1900年8月我们进入清国皇帝的宫殿,还到居民家中夺得许多战利品

    A . 怀特 B . 詹姆斯 C . 约翰 D . 奥托
  • 22. (2020八上·常熟月考)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
    A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3. (2020八上·常熟月考) 初二(4)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小兰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她的观点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 .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 . 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24. (2023八上·蓝山期中)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8分,第30题5分,共20分)。
  • 28. (2020八上·常熟月考) 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

    材料一:“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一康有为

    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个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小变仍亡”是康有为对中国近代哪一运动的批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根据材料指出康有为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全变则强”?
    2. (2) 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出材料中“民族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 29. (2020八上·常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要解体一样。

    一一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一《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学者认为从1840起110年的历史,就是西方侵略的冲击,以及中国有识之士为应对冲击开展的抗争扣探索。历次侵略战争都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之下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变革,即“冲击——坂应”模式。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与外界完全隔绝”状态的政策原因及英国为打破这种状态而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2. (2) 据材料二,分析“中东一役’’的最终结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重要影响。
    3. (3) 据材料三,写出与材料三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名称。请用材料三的一句原话证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 (4) 据材料四,试从中国人民“探索”的角度,列举一例应对“冲击”所作出“反应”的史实,并作简要说明。
  • 30. (2020八上·常熟月考) 国家的富强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政府为“学习外国利器”兴办的企业一例。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3. (3) 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人逐渐“觉悟”经历的发展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觉悟者为学术”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