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8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 10. (2020高一上·厦门月考) 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速度为vA , 经过时间t通过B点,速度为vB , 又经过相同时间t通过C点,速度为vC , 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20高一上·厦门月考) 如图,实线记录了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图象,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小车做曲线运动 B . 在t2时刻前后时间内,加速度方向相反 C . 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小 D . 的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
  • 12. (2022高一上·张掖月考)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AB、BC,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AB的长度是BC的3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0从A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经历的时间为t,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子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B . 子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C . 子弹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 D . 子弹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
三、实验题
  • 13. (2020高一上·厦门月考)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滑块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窄遮光板的宽度为d,窄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

    1. (1) 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v2=
    2. (2) 滑块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 14. (2020高一上·厦门月考)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 B、 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在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d3=13.20cm,d4=19.19cm,d5=25.99cm,d6=33.61cm。

    注意:以下填空数值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 (1) 物体的加速度a=m/s2
    2. (2) 计算vF=m/s。
四、解答题
  • 15. (2020高一上·厦门月考) 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秒速度变为6m/s,求:
    1. (1)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 (2) 刹车后6秒内前进的距离;
    3. (3) 刹车后前进16米所用的时间。
  • 16. (2020高一上·厦门月考) 正以v=30m/s的速度运行中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分钟接一位危重病人上车,列车决定先以加速度大小a1=0.6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小站,停车1分钟后做加速度大小为a2=1.0m/s2的匀加速直线,直到恢复到原来的速度。求:司机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的时间
  • 17. (2020高一上·厦门月考)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终点线的竖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 , 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 , 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 18. (2022高一上·武冈期中) 目标停车是驾考中的一个必考题目,其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在一条平直公路上有A、B、C、D四个停车标志杆,设相邻两个停车标志杆之间的距离为△x=16m,某次测试时,学员甲正在以v0=20m/s的速度驾驶汽车匀速行驶,学员乙坐在车后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当车头到达O点时车外考官发出停车指令,学员乙立即用表秒开始计时。学员甲经过t0=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学员乙记录自己通过B、C杆时秒表的读数分别为t1=5.5s,t2=7.5s,求:

    1. (1)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 (2) 设学员乙经过B点的速度;
    3. (3) O点与标志杆A的距离x。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