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D | |
物质 | 硅(Si) | 生石灰(CaO) | 液氨(NH3) | 亚硝酸钠(NaNO2) |
|
|
|
| |
用途 | 半导体材料 | 抗氧化剂 | 制冷剂 | 食品防腐剂 |
A | B | C | D |
| |
X中试剂 | 稀硝酸 | 浓盐酸 | 浓硫酸 | 浓氨水 | |
Y中试剂 | Cu | MnO2 | Cu | CaO | |
气体 | NO | Cl2 | SO2 | NH3 |
序号 | 时间 温度 | 0 | 20 | 40 | 50 |
① | 800 |
|
|
|
|
② | 800 | x |
|
|
|
③ | 800 | y |
|
|
|
④ | 820 |
|
|
|
|
A | B | C | D | |
勒夏特列原理 | 盖斯定律 | 电离理论 | 阿伏加德罗定律 | |
实验方案 |
|
|
|
|
结果 | 该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 测得: ΔH = ΔH1 + ΔH2 | 产生Na+和Cl- | H2和O2的体积比约为2:1 |
A | B | C | D | |
目的 | 验证氧化性: Cl2 >Br2 > I2 | 验证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 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实验方案 |
|
|
|
|
已知:H2SO3、 、 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1,Na2SO3·7H2O和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①吸收塔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为提高NaHSO3的产率,应控制吸收塔的pH为。
③吸收塔中的温度不宜过高,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1种即可)
请补充完整由Na2SO3溶液制备无水Na2SO3的实验方案:,过滤、干燥,得无水Na2SO3。
已知:磷精矿的主要成分为Ca5(PO4)3(OH),还含有Ca5(PO4)3F和有机碳等.
溶解度:Ca5(PO4)3(OH) < CaSO4·0.5H2O
② 写出Ca5(PO4)3(OH) 酸浸时反应的方程式:,从复分解反应角度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① 下列措施能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是。
a.增大压强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 反应器中还存在:
反应I:CH4(g)+ H2O(g) CO(g)+ 3H2(g) ΔH1 = + 210kJ/mol
反应II:CO(g)+ H2O(g) CO2(g)+H2(g) ΔH2= - 41kJ/mol
CH4、H2O重整生成CO2 , H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① 用CaO可以去除CO2。投入CaO后,H2百分含量增大。原因:。
② 投入纳米CaO更能提高H2百分含量,原因:。
反应 |
I |
II |
CH4(g) C(s)+ 2H2(g) |
2CO(g) C(s)+ CO2(g) |
|
ΔH(kJ/mol) |
+75 |
-173 |
研究发现,如果反应I不发生积炭过程,则反应II也不会发生积炭过程。因此,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应采取的条件是。
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NH3赶出并回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的作用:,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加入适量NaClO溶液,控制pH为6~7,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该过程发生3个反应:
i.ClO- + H+ = HClO ii.NH + HClO = NH2Cl(Cl为+1价) + H+ + H2O
iii.......
水体中以 +1价形式存在的Cl元素有消毒杀菌作用,被称为“余氯”。如图为NaClO加入量与“余氯”含量的关系示意图,其中NH 含量最低的点是c点。
b点表示的溶液中N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
III.生物硝化、反硝化法
NH +5O2 2NO +H+ + +
实验 |
现象 |
i.室温下,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的铁粉与2 mL 0.5 mol/L HNO3 。 |
立即有气体产生,溶液几乎无色,反应结束后收集到无色气体6.0 mL 。 |
ii.将气体通入有空气的容器。 |
无明显变化。 |
iii.点燃气体。 |
有尖锐的爆鸣声,容器壁出现无色液滴。 |
iv.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
立刻得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加热后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① 气体产物是H2的实验依据是。
②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铁粉与0.5 mol/L HNO3 反应时还有其他还原产物生成,写出生成该还原产物的离子方程式:。
假设1: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
假设2: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还原速率大于NO
① 乙同学用(Cu或Mg)粉与2 mL0.5 mol/L HNO3 反应证明了假设1不成立。实验依据是。
② 乙同学用其他方案证明了假设2成立。
序号 |
反应温度 |
气体体积 |
a |
40℃ |
3.4 mL |
b |
60℃ |
2.6 mL |
随温度升高,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减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