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西周时期,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是    (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井田制 D . 世卿世禄制
  • 2.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材料所反映的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

    ①“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作了欺人技。”

    ②美国史学家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

    ③“诸洲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并始建进士科

    ④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首创武举和殿试

    A . ①宋朝——②明清——③隋朝——④唐朝 B . ①明朝——②宋朝——③隋朝——④唐朝 C . ①隋朝——②宋朝——③唐朝——④明清 D . ①明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宋朝
  • 3.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下列农具或生产方式中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某中学高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B . 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C . 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反映 D .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 5.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下列与北魏均田制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全国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 B . 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C . 将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D . 获得土地的农民承担租、调和徭役
  • 6.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秦始皇的下列措施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影响最大的是(    )
    A . 统一度量衡 B . 统一货币 C . 统一文字 D . 以吏为师
  • 7.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明中期以后日渐衰落,其原因主要是(   )
    A . 新航路开辟,旧航线日渐萧条 B . 明清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衰落 C . 国人思想保守,不愿出海贸易 D . 明中期以后对外政策日趋封闭
  • 8. (2020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

    A . 造纸术 B . 活字印刷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与火器
  • 9.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您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查阅(   )
    A . 《史记》 B . 《汉书》 C . 《唐书》 D . 《清史稿》
  • 10.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   )

    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克己复礼”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
    A .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 .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 .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D .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12.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鸦片战争前的清政府由理藩院代管外交;鸦片战争后,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对外事宜;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列强侵略导致清政府外交政策变化 B . 中国由传统理藩外交转向近代外交 C . 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 . 加强了清政府与外国的联系
  • 13.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下列关于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其目的是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B . 清政府确定了立宪时间并信守承诺付诸实践 C . 《钦定宪法大纲》反映了君主立宪的改革方向 D . “皇族内阁”的设立使清政府陷于空前的孤立
  • 14.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 . 实业救国 B . 工商皆本 C . 重利轻义 D . 重商轻农
  • 15.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 . 平等进步 B . 民主科学 C . 追求真理 D . 爱国主义
  • 16.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保路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五卅运动 D . 一二•九运动
  • 17.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1931年,后迁都延安,1937年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它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质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下列理解准确的有(   )

    ①成立于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需要

    ②经历从被动迁都到北上抗日的转变过程

    ③见证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再度合作

    ④力图通过政治协商以实现和平建国目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表述全面的是(   )

    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国民大革命期间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

    ③抗日战争中领导人民坚持抗战取得了最终胜利

    ④挫败了二战后美国的扶蒋反共的远东战略企图

    A . 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9.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
    A . 八七会议 B . 遵义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八大
  • 20.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句话出自(    )
    A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 . 《新民主主义论》
  • 21.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

    A . 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 . 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 . 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 . 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 22.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造成1958~1962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1953~1957

    1958~1962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A . 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计划体制 B . 发动“大跃进”运动不断提升工农业指标 C . 贯彻“八大”决议实现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D . 实施“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
  • 23. (2023高一下·定远月考)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
    A . 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 . 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 . 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 24. (2023·鞍山五模) 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   )
    A . 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B . 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C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 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 25. (2024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
    A .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 . 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 . 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 .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 26. 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
    A . 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 . 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 .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 .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 27.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
    A . 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 .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 . 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 . 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 28.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84年,在对外开放推进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视察特区,在回到北京后谈到:“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并欣然挥笔:“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同志肯定的特区经验是(   )。
    A . 深圳发展经验 B . 北海发展经验 C . 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经验 D . 上海浦东发展经验
  • 29.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且日益融入世界潮流之中。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历程的表述,准确的是(   )

    ①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③中国的“乒乓外交”打开对外关系新局面

    ④新时期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和平外交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0.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 )
    A .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 苏联的实力超过了美国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经济政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由于财政危机,国家取消行之已久的盐铁特许制度,由政府自行经营盐铁。其时,王国的问题已经解决,山海资源的垄断权已全部收归朝廷。盐铁官营,国家不仅占有原有盐铁商人的利润,而且把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到国家的财政时常。国家一旦控制了盐铁,大量为豪族地主所隐占的人口,在盐铁官营之下,不得不出高价食官盐、用官铁,等于是向国家交税。“天下之利”尽由国家掌握,将商人排斥于流通领域之外,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商业独占以榨取农业赋税的一种方式。

    ——摘编自程念琪《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至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采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均需”。“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材料三  中国的出赋和商税(1776年—1911年)

    田赋

    工商税总额

    数额(单位:元)

    %

    数额(单位:元)

    %

    1776

    42,771,300

    73

    15,930,200

    27

    1842

    42,293,282

    76

    13,030,589

    24

    1885

    49,829,423

    48

    53,405,201

    52

    1890

    51,999,675

    44

    66,323,100

    56

    1903

    57,269,194

    38

    92,143,422

    62

    1911

    74,076,073

    27

    202,723,658

    73

    ——摘编白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1. (1) 结合材料,分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营的背景和作用。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
    3. (3)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社会经济与政策变迁为视角,解读赋税结构的变化。(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32.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20世纪开始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2年,梁启超说:“我们这十岁大的中华民国,虽然目前像是多灾多难,但他的禀赋原来是很雄厚的,他的环境又不是和他不适,他这几年来的发育已经可观,难道还怕他会养不活不成,养活了还怕没有出息吗?只求国民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别把志气衰颓下去,将来在全人类文化上,大事业正多着哩。”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

    材料二  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

    时段一

    时段二

    时段三

    1894年

    1914年

    1920年

    1936年(包括东北)

    1948年

    资本总额(亿元)

    1.22

    17.88

    25.79

    99.91

    65.50

    中国资本所占比重

    55.53%

    42.84%

    48.44%

    42.77%

    88.79%

    其中官僚资本为

    39.14%

    26.76%

    25.96%

    22.27%

    64.13%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

    1. (1) 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举一例,对梁启超先生的观点加以说明。
    2. (2) 分别从“资本总额”“中国资本所占比重”“官僚资本”等角度,说出近代中国产业资本发展变化的特点。在表中所列的三个时段中,任选其一,作出相关分析
  • 33.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在当时条件下想要全方位开放是不可能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

    材料二:1979年7月,宝安(深圳)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蛇口当时是一个落后的渔村,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中央领导得知后就此指示邮电部特事特办,给蛇口安装进口的专用交换机,电话可直拨香港。次年,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在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的反映下,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1982年6月购物中心开业,很快这家店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对外开放的背景。
    2. (2) 据材料二指出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并简析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