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1-01-11 浏览次数:8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上·长治期末)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占居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这一结果(    )
    A . 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 . 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 C . 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 D . 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
  • 2. 有人把春秋战国某些学派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体现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兼爱的反战派”“主张关爱他人为政以德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
    A . 儒道墨法 B . 墨儒法道 C . 法儒道墨 D . 道法墨儒
  • 3.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洪武三年,明太祖读(孟子),大发脾气,下令国子监撤去孔庙中的孟子牌位,之后又组织人手将所谓“大逆不道”的话语悉行删除,并规定“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孟子的主张中最可能让明太祖“大发脾气”的是(   )
    A . “仁政” B . “民贵君轻” C . “性本善” D . “君舟民水”
  • 4.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
    A . 法家思想成为新儒学的基础 B . 法家学说是西汉统治者的基本治国方略 C . 儒法两家思想内容逐渐融合 D . 独尊儒术与法家思想的原则具有一致性
  • 5.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东汉人崔瑷在写给葛元甫的信中说,送给你《许子》十卷,“ 贫不及素(贫穷用不起缣帛),但以纸耳”。据此判断,当时(   )
    A . 重文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 B . 雕版印刷术已经开始推广 C . 纸作为书写材料已经出现 D . 纸张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
  • 6.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 . 构建新儒学体系 B . 提倡知行合一 C . 强调社会责任感 D . 重建伦理秩序
  • 7.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元世祖忽必烈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郭守敬等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意思是指将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由此可知,《授时历》(   )
    A .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B . 是我国施行最久的历法 C .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 . 以现代的公历完全相同
  • 8.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李贽是肯定“人欲”,不如说李贽是在问,如何让溺于“人欲”的众人入道。材料认为李赞(   )
    A . 强调传承儒家传统道德 B . 对人的欲望予以否定 C . 对宋明理学的彻底颠覆 D . 用道家思想改造儒学
  • 9.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苏格拉底每天站在雅典街头和人们讨论,不断地要求人检讨自己所持的各种观念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他教人不要盲目地接受既有的道德或行为的准则,而用自己的理智来重新下判断。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 . 开启雅典的精神觉醒 B . 认为雅典道德沦丧 C . 推崇理性与思想自由 D . 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 10.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体现了( )
    A . 古典文化的优良传统 B . 上帝的绝对精神权威 C . 人文主义的思想精神 D . 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
  • 11. (2021高二下·镇赉县月考)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 .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 .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 .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 12.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卢梭指出:“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自从人们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这段话表明卢梭认为(   )
    A . 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 . 贫富悬殊是社会不平等的主因 C . 废除私有制实现人与人平等 D . 人性贪婪导致社会不平等产生
  • 13.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苹果公司的第一代商标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公司以此为商标,主要是因为牛顿创立的理论(   )
    A . 解释了苹果落地的现象 B .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 C . 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D . 突出体现科学思考的精神
  • 1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发明,大约在14世纪末经由波斯传入欧洲后,为 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   )
    A . 火药 B . 指南针 C . 印刷术 D . 造纸术
  • 15.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主要科技成果示意图,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科技(   )

    A . 始终注重观察和实验 B . 宋元时期较快发展 C . 一直领先于西方国家 D . 明清之际达最高峰
  • 16.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中国古代科技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科技成就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本草纲目》编成②《齐民要术》问世③九九乘法口诀出现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①②③
  • 17. (2020高二上·长泰月考) 唐代文学家韩愈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来称颂李杜及其诗文。其中杜甫的 “三吏”“三别”等诗篇被后人称颂为“诗史”,主要是因为杜诗反映了(   )
    A . 雍容华美的盛唐气象 B . 唐朝由盛转衰时民众的离乱和漂泊 C . 唐末黄巢起义的动乱 D . 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 18. (2020高二上·玉林期中) 下表描述的活动在当时适用于(   )
    诗词 出处
    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诗经》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A . 保家卫国 B . 休闲娱乐 C . 附庸风雅 D . 传承习俗
  • 19.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1字体在《史记》中有详实记载 B . 图2字体可作为研究先秦历史史料 C . 图3字体蚕头燕尾平衡对称 D . 图4字体在秦朝已经出现
  • 20. (2022高二上·周至期中) 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描述:“我们在画中看到的是充满阳光的色块组合,在阳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 )
    A . 浪漫主义 B . 现实主义 C . 现代主义 D . 印象画派
  • 21.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奏称:“沿海文武员弁,不谙夷情,震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由此推知,林则徐(   )
    A . 主张增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B . 重视改造陈腐的国民观念 C . 仍秉持浓厚的天朝上国观念 D . 正确分析了中国落后的根源
  • 22.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瀛寰志略》是晚清名臣徐继畲所编纂的世界地理志。在1848年初版中,他将“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放在了“亚细亚”之后,但是他的好友担心这一安排可能会遭到国内文人士大夫的抵触,于是徐继畲将“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放在了卷一的卷首。这表明(   )
    A . 徐继畲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B . 士大夫深受华夷观念影响 C . 把中国地图调放在卷首更加科学 D . 编纂地理志成为时代风尚
  • 23.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将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耶稣教、佛教的教义结合起来,再同当时科学家的“以太说”混合,来宣扬他的仁学。这一做法(   )
    A . 是以西方思想变革中国传统文化 B . 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C .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基础 D . 目的是为变法寻找合理依据
  • 24.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可见,梁启超认为要救国必须(   )
    A . 伸民权 B . 设议院 C . 废科举 D . 行立宪
二、材料分析题
  • 25.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唐代以前,儒家文化已经传播到祖国的西部边疆地区。1969 年,在新疆吐鲁番的阿斯他那墓地一座唐墓中发现十二岁儿童卜天寿所抄写的《论语·郑氏注》残卷。宋、辽、金、元时期,辽统冶者提倡学习儒家经典。金曾以儒家经典为学习、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西夏自元昊后,积极吸收汉民族文化,仿行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和礼俗。

    ----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材料二  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制度,以儒学思想为指导,实行“推古朝改革”。

    唐帝国建立后,从630年起,日本共派出18次遣唐使,返日留唐学生的策动下,日本发生“大化改新”,日本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材。新罗统一朝鲜后,更以唐代为立国规范。在学制上,新罗仿唐置国学,设儒学科和技术科。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公元1598-1626年,西方传教士把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译成拉丁文。

    翻译儒家经典的热潮,一直持续到清朝初年。 这些儒家典籍在欧洲的上层社会和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十分崇拜儒家思想中的自然神论。法国狄德.罗将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理想作为有力武器,用以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1. (1) 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儒学传播的特点。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传播的影响。
  • 26.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严复(1854—1921)于1895年前后陆续翻译了一系列西学名著,其中《天演论》影响最广。《天演论》译自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赫氏认为人类社会伦理更重于进化,否则将导致残酷的弱肉强食,而严复更赞成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天行人治,同归天演”,故略去“伦理”一词及相关内容,且将“进化”另辟导源于《庄子· 天运》的“天演”一词。他译英文长句,句次不对而要义无失。严复以“汉(朝)以前字法句法”翻译《天演论》,士大夫莫不感叹“自中土翻译西书以来,无似此高文雄笔”,其中阐发的“与天争胜”更是引起“深察世变之士”三思。

    ——摘编自王克非《论严复<天演论>的翻译》

    材料二 马丁·路德(1483~1546)于1521年着手将《圣经》译为德语,他依据希伯来圣经而非教廷钦定的版本翻译新约。路德按照是否宣讲基督的标准去断定新约书卷的价值,并依此改变传统新约书卷的排列次序。路德翻译时不局限于字面意思,搜集、加工各种德语方言,译文中使用了大量民间谚语。路德译本的《圣经》流畅自然,像散文诗一样优美,阅读它成为当时民众学习德语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田海华《路德的<圣经>诠释与翻译》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与马丁·路德在翻译上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与马丁·路德译著的相同作用。
三、论述题
  • 27.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一个制度要能够有效运转和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与它自身的社会的基础相适应。这样的社会基础又与社会文化和人群有关。什么样的人群就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社会就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制度,因为社会条件决定制度,而不是制度决定社会条件。当然,社会条件与制度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条件对国家制度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同一种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在A时期,它可能是一个好制度,但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形势的变化,到了B时期,它如果不随之调整,就有可能走向反面。

    ——摘自冯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结合材料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制度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