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01-30 浏览次数:1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2. (2020八上·英德期中) 如图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

    1. (1) 实验时,纸板应与镜面放置,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当入射光线靠近平面镜时,反射角(填“增大”或“减小”)
    3. (3) 如果让光沿 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 (4) 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以法线 为轴,将纸板 的右半面绕法线 向后折,则在纸板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现象说明
  • 23. (2020八上·英德期中)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该实验应选择(填“玻璃板”或“平面镜”)来完成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 (2)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
    3. (3) 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实验时应在(选填“ ”或“ ”)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 (4) 实验时若玻璃板倾斜放置会导致什么结果?
  • 24. (2020八上·英德期中)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于是他决定与同学们一起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选用如图所示材料进行实验,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 (1)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填材料序号)。
    2. (2) 若他们选择 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关系。
    3. (3) 除上述探究外还可以选择(填材料序号),进行的研究是:音调的高低与琴弦关系。
    4. (4) 他们能否选择 进行研究,答;理由是

  • 25. (2020八上·英德期中) 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1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 与树叶间空隙大小(即孔的大小)有关。

    1. (1)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确定猜想 (填“合理”或“不合理”)。
    2. (2)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明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大小相同的一个小圆孔和一个小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如图2所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蜡烛通过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通过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填以上两空选填“有关”或“无关”)。
    3. (3)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其原理是光的。夏天树荫下的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填“相同”或“不同”)
    4. (4) 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则应选择下列________所示孔然后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以改变孔的大小进行实验
      A . B . C . D .
五、综合题
  • 26. (2020八上·英德期中)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如空化效应 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测距。如图所示为在现代汽车倒车雷达在实时测量汽车周围是否存在障碍物,它的工作原理是:发射器向外面某一个方向发射出声波信号(声波频率范围为20000Hz以上),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进行计时,声波传播途中遇障碍物就会立即反射回来,接收器在收到反射波的时刻就立即停止计时,从而测算出从发射点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1. (1) 频率高于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2. (2) 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3. (3) 倒车雷达装置发出的是(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声波遇到障碍物可以发生,当司机听“嘀嘀”的报警声便知道汽车尾部接近障碍物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4. (4) 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 接受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则障碍物距汽车为
    5. (5) 除上述例子外,请再列举两个现代科技、生活中利用超声波的例子:

      ;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