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
与稀硫酸作用 | 无反应 | 溶解并放出气体 |
与c的硝酸银溶液作用 | 表面上析出c | 表面上析出c |
根据表中所给的实验结果,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代号 | ||||
名称 | 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酵菌 | 高密度聚乙烯 | 聚氯乙烯 | 聚丙烯 |
化学式 | (C20H8O4)n | (C2H4)n | (C10H4Cl)n | (CH4)n |
用途 |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 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包装等 | 雨衣、建材、塑料瓶等 | 微波炉餐盘,果汁饮料瓶等 |
测试类别 S化合价 | 氢化物 | 单质 | ① | 酸 | 盐 |
+6 | ﹣ | ﹣ | SO3 | H2SO4 | Na2SO4、Cu2SO4、FeSO4、(NH4)2SO4 |
② | ﹣ | ﹣ | SO2 | H2SO3 | Na2SO3 |
0 | ﹣ | ﹣ | ﹣ | ||
﹣2 | H2S | ﹣ | ﹣ | H2S | Na2S |
①置换反应;②复分解反应.
S+NaOH═Na2SO4++H2O.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发出白光,发出热量 | 燃烧是 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 |
镁表面 铜无明显变化 | 镁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 色 | 发生了化学变化 |
①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
②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
某化学小组从理论上初步探究“已知质量比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
【分析提纯方法】
表一: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 S≥10g | 1g≤S<10g | 0.01g≤S<1g | S<0.01g |
溶解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②根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的溶解度曲线.
③根据KNO3的溶解度曲线,获得KNO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 g.
①选取样品(95gKNO3和5gNaCl的混合物)
②配制80℃时KNO3的饱和溶液(加水约56.2mL,水的密度约为1g•mL﹣1)
③降温至20℃
④得到晶体
【设计提纯方案】
为了证明④中得到的晶体为纯净的KNO3 , 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实验过程中水铬固体的损失等影响因素)
方案一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二 计算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约为g(精确到0.1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方案三与95%进行比较.
方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