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17 神经调节

更新时间:2021-01-15 浏览次数:16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上·农安期中)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 B .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C . 神经递质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 . 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
  • 2. (2024高二上·北京市月考) 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 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 B . 食欲肽通过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 C . 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 D . 药物M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
  • 3. (2023高二上·河南期中) 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 B . 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 C . 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D . 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 4. (2024高二上·宜城月考) 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 . 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 . 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 . 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 5. (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B . 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 C . 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 D . 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
  • 6. (2022高二上·辉南月考) 人的一侧大脑皮层外侧面示意图如下,图中甲、乙、丙和丁表示部位。某人的右腿突然不能运动,经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右腿无力。推测该患者大脑皮层的受损部位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 B . C . D .
  • 7. (2020·江苏) 天冬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天冬氨酸分子由C,H,O,N,S五种元素组成 B . 天冬氨酸分子一定含有氨基和羧基 C . 作为递质的天冬氨酸可贮存在突触囊泡内,并能批量释放至突触间隙 D . 作为递质的天冬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增大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
  • 8. (2023高二上·泸县月考) 下列关于膝反射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B . 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细胞和内分泌腺 C . 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 D . 反射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
  • 9. (2019·浙江会考) 某同学制备了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下图。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会发生收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坐骨神经是结缔组织包围许多传入神经纤维而成的 B . 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细胞都是可兴奋细胞 C . 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发生收缩属于反射 D . 若在静息的坐骨神经上放置接有电表的两个电极,则指针发生偏转
  • 10. (2024高二上·广东月考) 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B . 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 . 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 . 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 11. (2019·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 B . 膝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中的肌梭 C . 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 . 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 12. (2019高二上·唐山月考) 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 . 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 . 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 . 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 13. (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 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 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
    A . 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 . 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 . 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 . 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 14. (2023高二上·鸡泽月考) 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 .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 .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 .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 15. (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 .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 .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 16. (2023高二上·深圳期中)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 .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 .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 . 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 . 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 17. (2020高三上·怀宁月考)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 不受激素影响 C . 不存在信息传递 D . 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 18. (2021高二下·哈尔滨开学考) 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 .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 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 . 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 19. (2017·浙江选考) 下列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效应器肌梭收到叩击后使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 B . 含有传入产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舒张 C . 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 D . 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 20. (2017·浙江选考) 新生小鼠的脑神经元置于适宜的溶液中,制成较高细胞密度的细胞悬液,并将其低温保存,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神经元会受到损伤.一段时间后,与常温保存组相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是(  )

    A . K+浓度升高 B . K+浓度降低 C . Na+浓度不变 D . Na+浓度升高
  • 21. (2017·江苏) 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 22. (2022高二下·武威竞赛)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 23. (2020·天水模拟) 有一类离子泵是一个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类离子泵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 . 该类离子泵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 C . 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Na+通过该类离子泵内流 D . 缺氧条件将会降低该类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 24. (2020·福州模拟) 乙酰胆碱在神经—骨骼肌突触中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烟碱能够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钠通道开放;某种箭毒竞争性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但不能使钠通道开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烟碱可导致肌肉持续松弛 B . 箭毒可导致肌肉持续兴奋 C . 烟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后膜电位转化为内正外负 D . 箭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突触间隙大量的K+流入后膜
  • 25. (2020·海淀模拟) 膝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反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膝反射涉及图中的4个神经元,其中2个是传入神经元 B . 图中各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动作电位 C . 膝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也受大脑皮层影响 D . 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和屈肌共同收缩完成膝反射
二、综合题
  • 26. (2020·天津) 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

    据图回答:

    1. (1) 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通道开放,使BC释放的谷氨酸(增加/减少)最终导致GC兴奋性降低。
    2. (2) GC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还能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使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升高/降低),进而导致Ca2+通道失去部分活性。AC与BC间突触的突触前膜为膜。
    3. (3) 上述调节机制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该调节过程与细胞膜的两种功能密切相关。
    4. (4) 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
      A . 谷氨酸 B . 内源性大麻素 C . 甘氨酸受体 D . Ca2+通道
  • 27. (2019·全国Ⅰ卷) 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 (1) 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2. (2) 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
    3. (3) 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 28. (2020·全国Ⅲ) 给奶牛挤奶时其乳头上的感受器会受到制激,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能反射性地引起乳腺排乳;同时该兴奋还能上传到下丘脑促使其合成催产素,进而促进乳腺排乳。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和另个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这一结构来完成的。
    2. (2) 上述排乳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通常在哺乳动物体内,这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是
    3. (3) 牛奶的主要成分有乳糖和蛋白质等,组成乳糖的2种单糖是。牛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
  • 29. (2020·海口模拟)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寒冷环境下,体温的相对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体液调节是指
    2. (2)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维持静息电位的机制主要是K外流,其运输方式为。 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时,当兴奋传至神经元轴突末梢时,会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3. (3) 在缩手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这主要与 (结构)有关。某种止痛药并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不变,据此推测该种止痛药的作用机理是
  • 30. (2020·西城模拟)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仅可以通过化学突触进行,也可通过电突触进行。科研工作者在螯虾躲避反射的反射弧中发现了电突触的存在。电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细胞膜上由跨膜连接蛋白形成的通道,允许细胞内溶液从一个细胞流到另一个细胞。兴奋通过化学突触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时,有接近 1ms 的延迟(突触延迟),而电突触没有延迟。
    1. (1) 反射弧由、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5 部分组成。
    2. (2) 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状态是,受到刺激后内流,导致膜电 位发生逆转,电突触允许从已兴奋神经元传导到未兴奋神经元,导致后者产 生兴奋。
    3. (3) 研究人员用细胞内微电极研究鸡睫状神经节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式,方法如图1所示。电刺激节前神经,神经节细胞电位变化如图 2 中 A 所示。先用细胞内微电极给神经节细胞通一定强度的电流使其膜内外电位差增大,再电刺激节前神经,神经节细胞电位变化如图 2 中B 所示。

      ①研究人员推断节前神经元与神经节细胞之间既存在电突触,又存在化学突触。请根据这一推断,续写以下对曲线(B)的解释。节前神经受到刺激产生兴奋,通过电突触迅速传递给神经节细胞,因为膜内外电位差较大,神经节细胞未能产生兴奋;一段时间延迟后,

      ②利用荧光黄染料和图 1 中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可以进一步证实节前神经元与神经节细胞之间存在电突触,实验方法和预期结果是

    4. (4) 神经调节中电突触的存在,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有何积极意义?(写出一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