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19 种群和群落

更新时间:2021-01-18 浏览次数:11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海南) 研究人员在调査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 B . 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 C . 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 D . 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
  • 2. (2020·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某种昆虫种群存活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存活曲线的横坐标表示该昆虫种群的年龄 B . 绘制种群存活曲线至少需要观察记录100个个体 C . 必须从不同年龄组中选取相同比例的观察记录个体 D . 当所有被选取的个体达到平均寿命后停止观察记录
  • 3. (2023高二下·砚山月考) 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 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 . 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 . 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D . 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 4. (2021高二上·抚松月考)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 B . 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C . 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D . 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
  • 5. (2023高二上·北京市月考)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 . 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 . 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 . 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 6. (2024高二下·邵阳开学考) 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
    A . ②①③ B . ③②① C . ①③② D . ③①②
  • 7. (2024高二下·乌鲁木齐期中) 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B .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 . 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 . 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 8. (2019·浙江会考) 下列属于原生演替的是(    )
    A . 农田演替成森林 B . 荒漠演替成森林 C . 裸岩演替成森林 D . 草原演替成森林
  • 9. (2019·浙江会考) 将大肠杆菌加入到10mL液体培养基中,种群按逻辑斯谛增长方式增长。当数量增长到N时,不再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形 B . 该种群增长最快时,种群数量约为N/2 C . 在种群增长的过程中K值不断增加 D . 若仅将培养基的量减少至5mL,则K值变小
  • 10. (2021高三上·包头开学考) 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 B . 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大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 C . 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 D . 从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可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 11. (2021高二下·浙江期中)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 B . 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 . 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 .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 12. (2024高三下·威宁月考) 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 . 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 . 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 D . 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
  • 13. (2019·浙江选考) 下列群落中,其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的是(    )
    A . 荒漠 B . 苔原 C . 草原 D . 森林
  • 14.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北方针叶林的两栖类栖息在草本层中,苇莺主要在灌木层活动,柳莺则出没在树冠层,这体现了群落的(    )
    A . 时间结构 B . 垂直结构 C . 水平结构 D . 演替现象
  • 15. (2023高二下·射洪期中) 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
    A . 捕食 B . 竞争 C . 寄生 D . 互利共生
  • 16. (2021高二下·河南月考) 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
    A . B .   C . D .
  • 17. (2020高二上·武汉月考) 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 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 . 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 . 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 18. (2024高二下·乌鲁木齐期中) 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 . 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 .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 .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 19. (2018·全国Ⅰ卷) 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 .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 .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细胞,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 20. (2019高二上·长春期末) 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 . 第2年来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 . 第3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 . 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 21. (2018·浙江选考) 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 . 温度 B . 氧气的垂直分布 C . 光的穿透性 D . 大气中颗粒物含量
  • 22. (2023高二上·吐鲁番期末) 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 . 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 . 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 . 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 . 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 23. (2017·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B . 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 . 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 . 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 24. (2017·浙江选考) 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
    A . 时间结构 B . 水平结构 C . 向光弯曲生长 D . 分层现象
  • 25. (2017·江苏) 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菌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 . 转速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C . 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 . 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二、综合题
  • 26. (2020·海南) 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原因是
    2. (2) 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最丰富。
    3. (3) 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该组酵母菌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答出2点即可)。
    4. (4)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
  • 27. (2020·浙江选考) 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新杂草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若连续阴雨和低温的气候变化使该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调节因素。
    2. (2) 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杂草属于层。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改变后,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为什么?
    3. (3) 如果要控制该杂草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拔除杂草外,还可采取的化学措施有、生物措施有
  • 28. (2020·浙江选考) 某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以森林群落为主体,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森林群落中所生存的众多生物种群相互之间组成了复杂的,因而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该森林群落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的外貌变化,即群落的明显,这也是群落结构的一种表现。
    2. (2) 在森林群落中,大气 的含量通常存在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这与植物的直接相关。 可在大气圈和的界面上进行交换而保持相对平衡。通常情况下,没有被消费者利用的有机物中的碳,大部分是在生物死亡后通过作用而重返大气。
    3. (3) 在该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区,通过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技术,发展立体养殖,调整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29. (2019·全国Ⅲ卷) 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 (1) 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型,且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最快。
    2. (2) 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
  • 30. (2020·昆明模拟) 飞机草是某地一种外来入侵物种,繁殖能力很强,昆虫不以它为食,科研人员进行了有关研究。
    1. (1) 飞机草入侵后在等理想条件下,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呈型增长。研究人员可采用法调查飞机草的种群密度。
    2. (2) 研究人员分别选取了飞机草未人侵和轻度人侵的多块样地,调查地表植食性昆虫种类,取平均值,结果如表:

      类型

      昆虫种类

      为入侵

      111

      轻度侵入

      85

      据上表分析可知:飞机草人侵会导致植食性昆虫物种丰富度降低,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 (3) 防控外来入侵植物的方法之一是选择较高大的灌木替代外来入侵物种,这种群落的变化过程称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