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高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

更新时间:2021-01-26 浏览次数:15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9七上·康巴什期中) 《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
    A . 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 . 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 . 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 . 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 2.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 . 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 . 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 . 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 3. (2016七上·双台子期末) 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

    A . 华佗 B . 张仲景 C . 李时珍 D . 郦道元
  • 4. (2018·广东)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君主专制 D . 八股取士
  • 5. (2018·广东)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
    A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 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 .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 . 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 6. (2017九上·湛江月考)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宗法制 D . 分封制
  • 7.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A . 舜传位于禹 B . 禹传位于启 C . 尧传位于舜 D . 黄帝部落打败炎帝部落
  • 8.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小李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    )

    A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B . 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C . 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D . 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9. (2019七上·雄县期中)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A . 盘古开天 B . 炎黄传说  C . 禅让传说 D . 大禹治水
  • 10. “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

    A .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 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 . 华伦发明麻沸散
  • 11. (2019·顺德模拟)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采访时提出:治大国不能朝令夕改乱折腾,不能操之过急求政绩。与习近平这一治国理念相通的先秦思想是(      )
    A . 以德治国 B . 无为而治 C . 兼爱非攻 D . 以法治国
  • 12. 如图,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②① D . ②③①
  • 13.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据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秦简记载,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
    A . 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 B . 《史记》内容均需考古证实 C . 历史真相永远无法还原 D . 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
  • 14.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人物故事,下列人物与成语连接正确的是(    )
    A . 齐桓公﹣﹣约法三章 B . 项羽﹣﹣风声鹤唳 C .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D . 刘邦﹣﹣破釜沉舟
  • 15. (2019七上·东莞期中) 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
    A . 重视教育 B . 勤政爱民 C . 发展经济 D . 增强国力
  • 16. (2018七上·紫金期中) 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A . 青铜制造业 B . 制瓷业 C . 纺织业 D . 造纸业
  • 17.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在某一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据此判断该遗址可能位于下图_____处。(    )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 推行县制 B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 废井田,开阡陌 D .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 19. 历史学家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地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    )
    A . 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 B . 加快了周朝的人口增长 C . 血缘关系是唯一依据 D . 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 20. 《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    )
    A . 内容丰富 B . 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 C . 歌颂了农民领袖 D . 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
  • 21.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穿越千年时间隧道,你来到战乱纷纷的春秋古战场,可能看到的“无义”之战是(    )
    A . 城濮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桂陵之战 D . 马陵之战
  • 22.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一书集中体现其思想。下列不属于老子的思想的是(    )
    A .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B .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人们应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23. (2019七上·泉州期中) 秦朝是辉煌的,也是短暂的。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其表现为(    )

    ①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强征赋税

    ④严刑苛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4. 出土文物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图中所示文物“秦印封泥”中的文字(“右丞相印”)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楷书
  • 25. 若冰同学正在整理书写材料的相关内容,可不小心将墨水溅到了笔记本上。请你重新为她填写污点处的内容(    )

    A . 西汉、张骞 B . 西汉、董仲舒 C . 东汉、蔡伦 D . 东汉、张仲景
  • 26. (2019七上·河源月考) 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 . 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C . 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 . 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27. 著名学者金克木叙述历史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他在《风流汉武两千年》中写道: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加上了软件。对材料中的“硬件”和“软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 分封制、推恩令 B . 郡县制、独尊儒术 C . 分封制、盐铁专卖 D . 丞相制度、军机处
  • 28.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它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它”是指(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永济渠
  • 29. “休养生息”一词出自唐代韩愈的《平淮西碑》。下列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实行的目的是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B . 是汉高祖实行的政策,在汉高祖死后废止 C . 主要措施有重视农业,减轻赋税,免除徭役等 D . 实行的结果是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30.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 . 大变革 B . 大一统 C . 民族政权并立 D . 专制皇权加强
二、综合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 (2) 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 (3) 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4. (4) 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材料二: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后再去做。

    1. (1) 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2. (2) 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3. (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争频繁、硝烟不断的时期。请谈谈墨家(墨子)和儒家(孟子)关于战争的看法、主张。
    4. (4) “热爱学校,爱护学校”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请你分别根据儒家、法家的思想给出解决建议。
  • 33.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官职,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请回答:

    1. (1) 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时期?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中“这条通道”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的起止点是?
    3. (3) 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宗教是?
    4. (4) 说一说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最少要举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