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1-02-19 浏览次数:1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上·灵山月考) 由以下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 (    )

    A . 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 B . 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 C . 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 D . 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
  • 2.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下表为文献中有关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    )

    记述

    出处

    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欠负租庸,先以亲邻买卖。

    《唐会要》

    寺院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唐大诏令集》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田庄,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全唐文》

    A . 土地的交易活动受到法律保障 B . 赋税沉重加剧了土地买卖行为 C . 唐代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 .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 3. (2023高一上·德保月考) —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    )
    A . 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 . 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 . 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 . 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 4.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5.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    )
    A . 领事裁判权 B .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 永久居住权 D . 海关管理权
  • 6.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 近代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B . 中国人自古以来勇于接受挑战 C . 中国人在被动中抛弃懦家思想 D . 中国已在近代融合到世界中去
  • 7.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下列会议确立过我党指导思想的是:( )

    ①中共三大 ②中共七大 ③中共八大 ④中共十四大 ⑤中共十五大 ⑥中共十六大

    A . ①②⑤ B . ②⑤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④
  • 8.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军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
    A .   重工业基础雄厚 B . 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 .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D . 一五计划的实行
  • 9. (2020高一下·常熟开学考)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 .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 .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 10.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
    A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经济特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镇
  • 11. (2022高一下·云南开学考)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2.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1936年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这说明 (    )
    A .   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 B . 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 C . 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 D . 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
  • 13.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段歌词所描绘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情形 (    )
    A . 国民革命 B . 土地革命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14.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 (    )
    A .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5.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反抗外敌入侵进行了哪些抗争?
    3. (3) 材料三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它有何重要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三、论述题
  • 17.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风骚”是先秦时期两部诗集——《诗经》《楚辞》的简称,经过后人的阐释,它们代表了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要求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关注国计民生,关注民情风俗,肩负起政治伦理的重大使命。“骚”指的是《楚辞》中的《离骚》,后人更多地关注它浪漫无羁的艺术想象和瑰丽丰富的辞采,关注它无与伦比的艺术美。如果用“文质”这一对概念来概括“风骚”的风格,那么“风”代表了“质”,而“骚”则代表了“文”。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学其实是沿着楚骚的路子走下来的。到了唐代,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对六朝以来偏爱声律、辞采、对偶、用典等艺术形式美的诗风深为不满。实际上,唐人并没有完全抛弃楚骚传统,而是将“风”“骚”两大传统融汇在一起。

    ——据陈桐生《大视野下的文学研究——读<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等

    运用所学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肯定、质疑和修改均可),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18.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潮,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 19. (2020高一上·重庆期末)   1955年9月,钱学森在乘船离开美国时,曾对采访的记者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毅然归国的留学生

    人物

    简介

    竺可桢

    (1890—1974)

    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邓稼先

    (1924—1984)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

    苏步青

    (1902—2003)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效力。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苏步青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钱学森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