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1. (2020九上·常州期中)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氮气;②干冰;③石墨;④氧气;
    1. (1) 常用于电池电极的是
    2. (2) 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 (3) 常用于切割金属的是
    4. (4) 用作灯泡填充气的是
  • 22. (2020九上·常州期中)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氧元素
    2. (2) 硝酸根离子
    3. (3) 氮分子
    4. (4) 一氧化二氮
  • 23. (2020九上·常州期中)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如图是自然界中的部分碳循环途径。

    1. (1) 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填“单质”或“元素”)。
    2. (2) ⑥的反应过程中(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3. (3) ①~⑥中,表示CO2消耗途径的是;主要过程属于缓慢氧化的有①和
    4. (4) 大气中的CO2含量保持动态平衡。如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将导致效应加剧。据图分析,人类缓解这一效应的措施可以是(写一种)。
  • 24. (2020九上·常州期中) 如图是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1. (1) “分离液态空气法”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 ”表示的微粒是
    3. (3) 下列能表示液态空气微观示意图的是

    4. (4) 下列关于“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说法中:①洁净空气是纯净物;②此方法制氧气的原料来源广泛;③液氧比液氮沸点高;④此方法既可得到氧气又可得到氮气。正确的是 (填序号)。
三、综合题
  • 25. (2020九上·常州期中) 如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1. (1)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 (2) 开始收集气体的较合适的时机是:
    3. (3) 实验时,放置酒精灯应在固定试管之(填“前”或“后”)。
    4. (4) 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下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将烧杯换成了水槽

      B试管口橡皮塞未塞紧

      C手捂在了试管中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

    5. (5) ①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多少质量的高锰酸钾中含有6.4g氧元素?(写出解题过程)

  • 26. (2020九上·常州期中)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的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 (1) 若蜡烛燃烧更旺,则分液漏斗内装的液体为:,集气瓶内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若蜡烛燃烧熄灭,则制取气体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能为:
    3. (3) 用实验甲装置制取一瓶CO2进行实验乙,①②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纸花。能证明实验成功的现象是,将纸花取出烘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7. (2020九上·常州期中) 微粒的性质再探究。
    1. (1) (链接教材)教材采用下图 装置进行实验。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1的现象说明
    3. (3) 实验2的现象是
    4. (4) 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5. (5) (实验探究)同学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棉线事先用酚酞试液浸泡并干燥,棉花上蘸取了某种试液能吸收少量氨气)。一段时间后,干棉线没有明显变化,湿棉线fe段逐渐变红,fg段变色不明显。

      实验中能够使酚酞变红的微粒是(

      A 氨气分子                          B 水分子

      C 氨气与水反应后的微粒              D 以上都是

    6. (6) 湿棉线fe段和fg段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7. (7) 若要应用该装置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28. (2020九上·常州期中)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探究
    1. (1) (知识回顾)

      下列较早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居里夫人    C 门捷列夫    D 诺贝尔

    2. (2) 如图是科学家经过精确实验得出的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b”的数值是

    3. (3) (提出问题)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初步探究)同学们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时先关闭K1、K2、K3 , 再将红磷、木炭点燃后同时伸入到大小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中。

      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4. (4) 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应进行的较合理的操作是

      A 先打开K1、K2 , 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3

      B 先打开K1、K3 ,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1、打开K2

    5. (5) 操作全部正确的情况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6. (6) (深入探究)同学们再用左图装置进行探究,传感器分别测得气体浓度变化如下右图所示。

      依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中试剂X的主要作用是

    7. (7) 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
  • 29. (2020九上·常州期中) 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各种科学技术统称为捕碳技术。某种捕碳技术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过滤器和集中处理器中分离提纯的气体是
    2. (2) 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
    3. (3) 反应器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 (4) 反应器中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利用钉(Ru)作催化剂将CO2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反应的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 分子的种类不变   B 原子的种类不变    C 物质的种类不变 D 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