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定程度上改变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情形 ②推动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③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④促进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
① | 起绒锦;《氾胜之书》 |
② | 景教、回教传入中国;《多宝塔碑》 |
③ | 司南;《九章》 |
④ | 定时炸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商经济侵略的加深,买办开始出现
②买办参与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创办
③抗战期间,部分买办阶层参与抗日运动,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④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们成了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为新中国的国内建设赢得和平的国际环境
③彻底粉碎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④推动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国际联盟 ②北约 ③欧洲联盟 ④世贸组织
材料一 学校的起源,本是纯洁的,专为研究学问的;惜乎后来变为国家养成人才之所。国家养成人才,原是很好的事;但因(一)事实上,国家所代表的,总是业经通行、已占势力的理论。所以公家所立的学校,其内容,总是比较陈旧些。社会上新兴的,即在前途有真正需要,而并非在过去占有势力的学科,往往不能尽力提倡。(二)而且是本身,总不免因利禄关系而腐化。于是,民间有一种研究学问的组织兴起,这便是所谓书院。书院之设,大概由(一)有道德学问者所提倡;(二)或为好学者的集合;(三)或则有力者所兴办。他是无所为而为之的,所以能够真正研究学问,而且真能跟着风气走。在理学盛行时代,则为讲学的中心;在考据之学盛行的时代,亦有许多从事于此的书院,即其确证。新旧两势力,最好是能互相调和。以官办的学校,代表较旧的、传统的学术;以私立的学校,代表较新的、方兴的学术,实在是最好的办法。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原来只有宫廷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只有能进出其间的御用学者才能有可能独占和利用。后来一段时间佛教寺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印刷物的普及,把人类自古以来的智慧播及街头巷尾。不仅新发现、新发明,包括唐宋变革本身,也与文化的普及密不可分。
——(日)小岛毅《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材料一 由于冷战格局的形成,美国对日方针在1945-1955十年间有重大改变:从占领最初的彻底摧毁日本逐步转变为扶植日本垄断资本复活。从1950年起……美国对日政策转变为将日本作为西方世界的亚洲工厂和反共屏障。正是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促进了日本垄断资本的复活和在复活基础上的高速增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冷战的一些结果必定是投机的。没有这些结果,美国致力于重建德国和日本经济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和苏联也很可能不会如此积极地进行太空研究,如果没有强调对太空的研究,科学的衍生物如微型化能够如此快的实现是不可思议的。……冷战还使西欧人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没有美国的影响他们可能不会感觉到这种紧迫感……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斗争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比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还更为分裂、复杂的世界。
——佛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反恐战争》
材料一 洋务运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不自觉地引发了中国从防务现代化向其他领域的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
图1: 民国初年工业分布图
图2: 新中国“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
材料三 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到: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
——《毛泽东年谱》第5卷
材料一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若遇上这种情况,该适用什么法律呢,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许多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罗马的建筑物也和希腊的大不相同,主要是些世俗建筑物,如浴室、圆形剧场、运动场和凯旋门等。罗马的新型建筑材料-混凝土、砖和灰泥-使罗马人为大型建筑物修建宏伟的拱顶结构成为可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14年一位意大利人称:“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