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二章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更新时间:2021-01-27 浏览次数:16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4八下·义乌期中)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 .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C . 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 . 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 2. (2020八上·秀洲月考) 原子论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新纪元。下列哪位科学家最早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
    A . 牛顿 B . 爱因斯坦 C . 道尔顿 D . 阿基米德
  • 3. (2020八上·浙江期中)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   )
    A . 63 B . 89 C . 152 D . 215
  • 4.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 电子数 B . 中子数 C . 最外层电子数 D . 质子数
  • 5. (2020八上·浙江期中) 下列关于原子核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般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 . 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 一般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 一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 6. 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本质的不同是(   )
    A . 核内质子数目 B . 核内中子数目 C . 核外电子数目 D . 相对原子质量
  • 7. 下列关于元素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 . 中子数相等的原子的统称叫元素 C . 元素既论种数,也可计个数 D .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 8. 科学家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6 B . 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C . 新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118 D . 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 9. (2021八下·台州月考)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核能作为清洁的能源,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环境污染具有积极作用。已知某核电站的核原料为铀235,其原子核内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那么( )
    A . 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B .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 . 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35克 D . 该原子核带92个单位的正电荷
  • 10. (2020八下·杭州期中) 根据下列表格信息可知,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

    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M121210
    N101010
    O111111
    P111210
    Q111211

    A . M、N、P B . O、Q C . O、P D . O、P、Q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 16. (2020八下·丽水期末)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以下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探究。

    【过程与现象】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1. (1)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
    2. (2) 通过上述实验,可推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

    3. (3) 【分析与应用】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填字母)。

  • 17. (2020八下·长兴月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1) 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 (填“正确”或“错误”)。

    2. (2) 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      
      A . 建立模型的过程 B . 得出结论的过程 C . 提出问题的过程 D . 验证证据的过程
    3. (3) 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四、解答题
  • 18. (2019八下·长兴期末)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 (1) 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和核外电子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 (2) 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 19.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请在此图上完成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要求:标明原子核、电子的电性.

  • 20. 科学上发现有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3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这三种氢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