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5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0九上·三明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李晓锋同学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B . 《朗读者》得到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缘故。 C .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 D . 勤俭节约看似是小事,实质上却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二、句子默写
  • 2. (2020九上·三明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2.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3) 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 (5) 身不得,男儿列,。(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6. (6) 《〈醉翁亭记》中写山间秋冬之景的句子是:
    7. (7)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应当:
三、基础知识综合
  • 3. (2020九上·三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苏轼(A.天赋异禀 B.得天独厚)、才华横溢。他博cǎi_①(A.采 B.彩)众长、(A.涉及 B.涉猎)广泛,在诗、词、文、赋、书、画诸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综合评价在国内外堪称翘_②(A.qiáo B.qiào)楚。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多次被贬。他曾在14个州县担任过职务,足迹遍布神州大地。

    苏轼虽然不是江西人,也从未在江西任职,但对江西情有独钟。丙。

    1. (1) 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2. (2)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3. (3) 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是一项是(  )

      ①开头两句即是“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

      ②第一次到江西,就以江西省名为诗名,题写名篇《江西》

      ③他多次到江西,并留有一百多首诗词

      ④对江西的绿色生态高度赞美,并直抒胸臆:江西山水真是我的故乡啊

      A . ③②④①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四、诗歌鉴赏
  • 4. (2020九上·三明期末)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与青天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 B . 乙词运用嫦娥奔月、砍斫桂树等典故,使词的意蕴深刻、情感更加含蓄。 C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D . “乘风归去”“乘风好去”均表达了词人不满现实向往天上生活的感受。
    2. (2) 两词中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和“被白发,欺人奈何”分别问月,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课外阅读
  • 5. (2020九上·三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 , 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注释] ①埒: 等同。②矱:尺度,标准。③凛凛:严肃敬畏的样子。④朴:同“扑”,打人的器具。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竟]①夜读忘寝   ②何故自去《三顾茅庐》

      [遗] ①且一朴   ②路不拾(成语)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B . 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C . 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D . 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②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4. (4) 赵准是怎么“为学官”的?请简要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 6. (2020九上·三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侯发山

    ①月头爬到半空中了,老党还没走到目的地。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已经被他硬实实踩出一条路。其实,已经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云,都是蓬蓬勃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几代人的杰作。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往下淌,被濡湿的衣服像是一幅地图。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欢阳光,有了阳光它才能生长。

    ②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是围绕沙棘转圈的,不是种植就是维护,经过父辈的实践,知道沙棘最适合在沙漠上生长,耐干旱、贫瘠、寒冷和炎热,再没有植物能比得过沙棘了。路途越远,老党反而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多。老党走得气喘吁吁,拄着锄头休息了一下。咳,老了,过去哪有途中歇息的?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想到儿子老党心里就一沉。

    ③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话。

    ⑥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

    ⑥“胡说!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姓,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觉悟都没有。”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老伴死前,也是乡干部呢。

    ⑦儿子狡黠地眨巴了两下眼睛:“爹,不,乡长,您这样做有意义吗?”

    ⑧“龟孙,意义比天大,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沙棘种到哪儿,就说明哪儿是中国的地盘,任何国家别想侵占!”

    ⑨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

    ⑩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

    ⑪儿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

    ⑫临行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

    ⑬天还没亮,老党发觉儿子的被窝已经空荡荡的。儿大不由爷,翅膀硬了就要飞出去,老党能有什么办法?

    ⑭老党叹了口气,把左肩上的锄头换到了右肩。不去想这桩心事,还是欣赏眼前的沙棘吧:看着沙棘,老党的气就消了,眼里满是怜爱,满是欢喜。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桔红,有的橙黄,虽然比鹌鹑蛋还要小,不到成熟的季节,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党的心思,随着风势挤挤扛扛池摇摆着,仿佛在说:老党,别生气,儿子走了,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都是您的子女,我们都是这个乡的子民。

    ⑮老党呢。似乎也听到了沙棘的心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畅出一口气,迈开大步往前走,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他心里一紧,揉了揉眼睛,原来是儿子!儿子在挖树坑,光着膀子,衣服都没穿。

    ⑯老党像吃了根冰棍,心里凉爽极了,他像个孩子似的跑了过去,“儿子,不走了?”

    ⑰“乡长,谁说要走了?”……老党欲言又止,心里隐隐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误会了儿子。

    ⑱儿子说:“乡长,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司源植物,沙林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领域……”

    ⑲“真的?”老党两眼一亮:“你是说,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还能帮助咱们乡脱贫?”

    ⑳儿子点点头,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除此之外,还有大用处哩。”

    ㉑大用处?老党给说糊涂了。

    ㉒儿子说:“乡长,沙棘赶走了沙漠,人会越交越多,家会越来越好……”

    ㉓“傻孩子,这样会晒脱皮的。”老党拿起挂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儿子身上,心疼地说。“龟儿子,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老党上前抱住了儿子,眼里的泪欢快地流了出来。

    ㉔远远望去,老党父子两个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好像他们也成了沙棘。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种沙棘为线索,选材精妙;以“家”为标题,以小见大,内涵突出。 B . 第⑱段写儿子向老党介绍沙棘作用,运用说明文字,仅为丰富文章的内容。 C . 小说结尾“老党父子两个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借物喻人,意味深长。 D . 小说语言极富生活气息;如“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读起来亲切自然。
    2. (2) 文章③-⑫段插叙了老党父子的夜间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桔红,有的橙黄,虽然比鹌鹑蛋还要小,不到成熟的季节,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赏析句子)

      ②忽然,老党的眼睛变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赏析加点字)

    4. (4) “龟孙”到“儿子”到“傻孩子”“龟儿子”的称呼变化,体现老党怎样的感情变化?请简要分析。
    5. (5) 同学们对“谁是小说主人公”议论纷纷,对此你怎么看?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 7. (2020九上·三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民间性、不可度量性和一定程度的神秘性。近年来,受“眼球经济”的影响,中国武术频频被人当竹炒作、包装自己的上具,有的时候甚至被恶搞。2012年,自我标榜为“太极大师”的闫芳在网络视频中表演“隔山打牛”,后被证明完全是一场骗局;2017年,“格斗狂人”徐晓东不断约架进行“武林打假”,相关约架视频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近期,打着武术旗号的“马保国事件”更是带来一场“审丑狂欢”,让中国武术又一-次受辱。从闫芳到徐晓东再到马保国,他们的所作所为,已不是个人武术修为高低好坏的问题,而是对中国武术几千年累积下来的美誉的系统性伤害。

    ②为什么中国武术频频成为欺世盗名者月来包装自己的工具?中国武术,传承千年,博大精深,但“博大精深”又往往成为某些“假大师”“伪神功”盗用的理论基石。在传统文化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的今天,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传统文化往往成了“假大师”忽悠或糊弄老百姓的资本,变成了他们自我包装的“外衣”。另外,或许受武侠题材文艺作品的影响,当下社会,一提起武术,人们就会想到“打、打”,在任何社会,“打架”都是能吸引人眼球的“热闹”。打着武术旗号的欺世盗名者,无不利用了人们看热闹的心理,用“约架”“比武”“打擂”“踢馆”之类的行为表演来吸引眼球,赚取流量。

    ③那么,我们今天该如何看待中国武术文化呢?“打”和“战出”不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要义。中国武术中的“打”是一种助力个体身休强壮的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种助力个体成长的方式与途径。整天“喊打”的人一定不懂中国武术。实现“助力人的成长,携手健康前行”的目标,才是中国。

    ④武术文化的内在价值。如果仅仅把习武看作获得“能打”和“能够打胜”的路径,那是对中国武术的侮辱和贬低。一些媒体大肆宣扬中国武术的“打”,既是对中国武术无知,也是对中国武术不敬,更是对广大青少年习武目的的误导。

    ⑤所以,中国武术不要再去“喊打”了,而要回归到文化的本源中来。人们看待中国武术,也要多一些文化意义上的思考,少一些格斗价值上的评估。此外,武术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宣传,使普通民众对中国武术文化建立科学的、正确的认知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假大师”“伪神功”滋生的温床;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武术习练者的行为,对于打着武术的旗号恶意炒作、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

    (摘编自王岗、陈保磊《中国武术缘何频频被“碰瓷”》)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武术,具有民间性、不可度量性和神秘性。 B . 首段举闫芳等三人事例,证明近年中国武术常被当作炒作包装工具甚至被恶搞。 C . 中国武术文化的内在价值,就是实现“助力人的成长,携手健康前行”的目标。 D . 仅仅把习武的目的视为“能打”和“能够打胜”,是对中国武术的无知和不敬。
    2. (2) 第②段从哪三个方面阐释“中国武术频频成为欺世盗名者用来包装自己的工具”的原因?请简要概括。
    3. (3) 文章认为,该怎么做才能让中国武术避免被“碰瓷”?请简要概括。
  • 8. (2020九上·三明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字典》(第12版)首发仪式2020年8月10日在京举行。据介绍,第12版《新华字典》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规范标准,增、删、改、调部分字头,同时跟进时代,适量增补新词,如“初心”“二维码”等。有些词语增补了新义新用法。它首次实现应用程序App和纸质图书同步发行。《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经多次修订,目前印行超过6亿册。2016年《新华字典》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从编纂之日起,这本小小的字典就被寄予一种文化理想: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修订者的名单中,会聚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学术大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担任《新华字典》的终审工作,这在中国辞书史上并不多见。

    人们对《新华字典》的定价总结出了一条“猪肉定律”,即一本字典的价格与同时期500克猪肉价格基本相当。如1957年版《新华字典》定价1元钱,1998年版11元,2020年新上市的12版双色本定价32.9元,几乎都与同期猪肉价格差不多。白岩松为此感慨:很难说1斤猪肉会改变哪个中国人的命运,但是一本又一本跟它具有同样价格的《新华字》,却推动着一个又一个中国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中国人。

    (摘编自《解放日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华字典》的发行量已超总6亿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最畅销的一部字典。 B . 利用《新华字典》,可以查询汉字的读音、字义,并且能借助例说理解不同义项。 C . “猪肉定律”表明了《新华字典》与有营养的猪肉一样,可以改变中国人的命运。 D . 新中国的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经多次修订,于2016年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2. (2) 第12版《新华字典》具有哪些新功能?请根据材料二向同学推荐介绍。
    3. (3) 《新华字典》为什么会成为“最受欢迎的字典”?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
七、名著阅读
  • 9. (2020九上·三明期末) 根据要求填空。
    1. (1) 这个人是谁?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

      (《朝花夕拾》)

    2. (2) 下面是有关《水浒传》的一段京剧唱词:

      当年关西把人伤,五台山上改僧装。醉打山门把祸闯,师父荐某到此方。老方正对我来言讲,他言说,紧提防,菜园里面有强梁。

      “某”(“我”)是谁?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写其一)

  • 10. (2020九上·三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邓发?邓发……哦,是的,邓发就是中国红军特务队的首领。而且还有,我的天,还悬赏五万元要他的头啊!邓发泄露了他的身份,快乐得跳起舞来。他被这有趣的局面所鼓舞,就无法压制他的兴奋;他,这著名的“共匪”,现在是生活在敌人的营幕之中,拿他的鼻子碰着到处密布的侦探呢。(《红星照耀中国》)

    邓发见“我”的任务是什么?见到邓发“我”有什么感受?请简要概括。

八、作文
  • 11. (2020九上·三明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守住责任,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壮士断腕,三钢厂区已成“3A”级工业旅游景区;敢打敢拼,沙县小吃进阶国民美食;创新发展,三明保持向前的姿态……近期,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三明实践,讲述三明人民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努力建设新三明的故事。

    作为三明学子,我们也是三明实践的践行者,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与思考?请以“三明实践”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